林小滿我要怎么做
天使姐姐核心是在“情緒冒頭”和“本能行動”之間,先插入一個「微小的、可立刻執(zhí)行的“中斷動作”」,不用急著控制情緒,先讓“情緒帶動行動”的鏈條停下來。具體可以從這3步開始,門檻很低,容易堅持:
1. 先給情緒“貼標(biāo)簽”,讓它從“模糊沖動”變“具體信號”
不用糾結(jié)“怎么不讓情緒跑”,而是先在情緒剛冒頭時,在心里快速說一句:“哦,我現(xiàn)在是【焦慮】(或煩躁/著急)了”。
比如看到消息沒回,別急著發(fā)追問,先在心里默念:“這是想立刻要答案的焦慮”;朋友改約時,先告訴自己:“這是計劃被打亂的煩躁”。
給情緒貼標(biāo)簽的瞬間,其實已經(jīng)在把“被情緒帶著走”的狀態(tài),拉回到“我在觀察情緒”的狀態(tài),情緒的“沖勁”會先弱一半。
2. 用“1個固定小動作”強(qiáng)制暫停,不用費腦
不用想復(fù)雜的方法,選一個最簡單、無論在哪都能做的“暫停動作”,比如:
?手指在手機(jī)殼上敲3下
?喝一口手邊的水(哪怕只抿一口)
?把手機(jī)屏幕按黑再點亮
情緒一冒頭,立刻做這個動作,重點不是“動作本身”,而是用這個動作“搶出1-2秒的空白時間”,打斷“情緒→行動”的本能反應(yīng)。比如想立刻反駁別人時,先按黑手機(jī)再點亮,這2秒里,情緒的“沖勁”就會緩下來。
3. 允許自己“先不解決問題,只先‘不沖動’”
不用要求自己暫停后立刻變理性,哪怕暫停后還是很著急,也沒關(guān)系——只要沒做出“情緒驅(qū)動的行動”(比如沒發(fā)追問、沒立刻抱怨),就算成功。
比如暫停后還是想催對方回消息,沒關(guān)系,告訴自己:“我現(xiàn)在還是很著急,但可以等5分鐘再決定發(fā)不發(fā)”。哪怕5分鐘后還是發(fā)了,至少你已經(jīng)打破了“立刻行動”的慣性,這就是情緒不“先跑”的開始。
剛開始不用追求“每次都做到”,哪怕一天里有1次,能在情緒冒頭時完成“貼標(biāo)簽+做暫停動作”,就是在慢慢讓情緒“跑慢一點”。重點是讓這個“中斷動作”變成習(xí)慣,比如練3-5天后,一感覺到情緒冒頭,手會下意識想敲手機(jī)殼,這時情緒就很難再“先跑”著帶動行動了。傷心太正常啦!咱們要改的是“情緒一上來就不管不顧做事”,又不是要把“傷心”這種情緒掐掉——該難過就難過,不用逼自己“不許傷心”。
比如你因為某件事心里堵得慌,想哭就哭會兒,想靜一靜就靜一靜,這些都沒問題。重點是別在傷心勁兒最沖的時候,做那些可能讓自己后悔的事:比如沖動刪好友、說重話,或者悶頭把自己關(guān)起來不吃不喝。
要是感覺傷心到想做這些事了,就按之前說的,先摸下口袋、喝口水,哪怕就停這1秒,告訴自己:“我現(xiàn)在特別傷心,但先不著急做決定,等這股勁兒緩一點再說”。
傷心是心里在告訴你“這件事對我很重要”,不是壞事。咱們要學(xué)的,是別讓“傷心”牽著鼻子走,變成“傷心→干傻事”,而是讓它變成“傷心→我知道自己在難過,先好好待著,等會兒再處理”。
林小滿 那我會傷心呢
天使姐姐傷心太正常啦!咱們要改的是“情緒一上來就不管不顧做事”,又不是要把“傷心”這種情緒掐掉——該難過就難過,不用逼自己“不許傷心”。
比如你因為某件事心里堵得慌,想哭就哭會兒,想靜一靜就靜一靜,這些都沒問題。重點是別在傷心勁兒最沖的時候,做那些可能讓自己后悔的事:比如沖動刪好友、說重話,或者悶頭把自己關(guān)起來不吃不喝。
要是感覺傷心到想做這些事了,就按之前說的,先摸下口袋、喝口水,哪怕就停這1秒,告訴自己:“我現(xiàn)在特別傷心,但先不著急做決定,等這股勁兒緩一點再說”。
傷心是心里在告訴你“這件事對我很重要”,不是壞事。咱們要學(xué)的,是別讓“傷心”牽著鼻子走,變成“傷心→干傻事”,而是讓它變成“傷心→我知道自己在難過,先好好待著,等會兒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