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海風(fēng)裹著濃郁的桂香,漫過光明路13號時,院子里的桂花樹已綴滿金黃的花朵,老樹枝椏壓得彎彎的,新種的苗也開出零星小花,風(fēng)一吹,花瓣就像細雨般落在青石板上,鋪成薄薄一層“金毯”。云杫剛把曬干的桂花裝進陶壇,就聽見院門外傳來熟悉的腳步聲——守墓人領(lǐng)著阿海,還有位頭發(fā)花白的老人,老人手里捧著個木盒,上面刻著精致的桂花紋。
“這是島上的老木匠,”守墓人笑著介紹,“他聽說咱們‘時光展’要傳手藝,特意來教大家做桂花木梳,說要把海邊的手藝留下去?!崩夏窘炒蜷_木盒,里面是打磨好的桃木坯子、細砂紙和刻刀,還有幾把做好的木梳,梳背上雕著小小的桂花樹:“每把梳子都要浸過桂花露,梳頭時能帶著桂香,就像把光明路的秋天帶在身邊。”
阿海蹦蹦跳跳地跑到木桌旁,手里舉著個布包:“云姐姐!我把夏天做的貝殼風(fēng)鈴帶來了,想掛在桂花樹上,讓風(fēng)把桂香和鈴聲一起傳出去!”他踮著腳把風(fēng)鈴系在枝椏間,貝殼碰撞的聲響混著桂香,格外清甜。
云杫剛把木坯子擺好,穿校服的女孩就領(lǐng)著同學(xué)們扛著相機和筆記本跑進來:“我們要把老木匠做木梳的過程拍下來,寫成‘手藝筆記’,放進明年的年刊里!”女孩翻開筆記本,里面已畫好木梳的草圖,還記著夏天采訪老漁民時聽來的海邊故事,“我們還想請老木匠寫幾句話,告訴大家手藝要怎么傳下去?!蹦猩鷦t抱著個紙箱,里面是裝桂花露的小玻璃瓶:“這是我們跟阿硯先生學(xué)做的桂花露,等會兒泡木坯子用,每瓶都貼了‘時光展’的標(biāo)簽?!?/p>
沒過多久,厲承嶼和陸則衍開著小貨車趕來,車上裝著個新搭的展示臺,還有幾箱包裝好的繪本?!罢故九_是用來放大家做的木梳和桂花手作的,”陸則衍把臺布鋪好,臺布是之前讀者送的桂花圖案桌旗,“繪本加印了今年的新故事,里面有開放日的照片、老木匠的手藝筆記,每本都夾著片干桂花,翻開能聞見秋香?!眳柍袔Z則舉著舊相機,鏡頭對準(zhǔn)滿院的桂花:“我要拍組‘桂香滿院’的照片,做成明信片,送給來學(xué)手藝的人,讓他們把光明路的秋天帶回去?!?/p>
午后的陽光透過樹葉灑在木桌上,阿硯先生提著竹籃走來,里面裝著剛蒸好的桂花糕,還有本厚厚的“念想手冊”?!拔以谑謨岳锛恿死夏窘车哪臼峤坛?,還有讀者寄來的桂花食譜,”他翻開手冊,里面夾著不同年份的桂花標(biāo)本,從第一年的第一朵桂花,到今年新苗開的花,層層疊疊,“桂花糕里加了老木匠熬的麥芽糖,吃著有手藝的甜味,算是把老輩的心意融在里面了?!?/p>
學(xué)做木梳的人漸漸多了。有帶著孩子來的家長,孩子握著小刻刀,在老木匠的指導(dǎo)下慢慢雕桂花;有來記錄手藝的學(xué)生,舉著相機拍下每一個細節(jié);還有特意從外地趕來的讀者,手里捧著去年的年刊,說要把自己做的木梳送給家人。樂樂也來了,她坐在木桌旁,認真地打磨桃木坯子:“我要做把梳送給媽媽,讓她梳頭時能想起光明路的桂香?!?/p>
老木匠耐心地教大家用砂紙磨坯子,怎么握刻刀才能雕出流暢的桂花瓣:“做木梳要慢,就像種桂花樹,得等它慢慢長,手藝才不會丟?!彼闷鹨话呀^桂花露的木梳,梳背雕著小小的光明路院子,有桂花樹、貝殼風(fēng)鈴,還有圍坐做手工的人:“這把梳送給‘時光展’,就當(dāng)是島上和光明路的手藝連在一起了?!?/p>
傍晚時分,大家的木梳漸漸成型。有的梳背雕著信天翁,有的刻著海浪,還有的畫著“時光展”的院門,每把都浸過桂花露,透著淡淡的香。女孩和同學(xué)們忙著給木梳拍照,老木匠則在“手藝筆記”上寫下:“手藝不是藏起來的,是要教給更多人,就像桂花苗要種在更多地方,香才能傳得遠。”
大家圍坐在桂花樹下,吃著桂花糕,手里握著剛做好的木梳。守墓人說:“明年春天,我們要在島上種更多桂花苗,再請老木匠教島上的孩子做木梳,讓光明路和遺忘島的手藝一起傳下去?!卑⒑Ee起木梳,對著夕陽看:“我要把這把梳送給夏天講故事的爺爺,讓他知道我們把手藝留住了!”
云杫看著眼前的場景,手里握著老木匠送的木梳,忽然覺得,秋天的桂香不僅帶來了清甜,更帶來了新的傳承——那些老輩的手藝、海邊的故事、讀者的心意,都像這桂香一樣,在“時光展”里扎了根,要傳給更多人。
夜幕降臨時,云杫把大家做的木梳、“手藝筆記”、老木匠的刻刀都放進“念想收藏盒”,又在里面放了朵剛摘下的桂花——花瓣上還沾著夜露,像藏著整個秋天的溫柔。院門外的信箱里,躺著幾封新來信,有讀者說收到了繪本里的明信片,想明年春天來學(xué)做木梳;還有人寄來自己做的桂花手作,希望能放在“時光展”里分享。
云杫走到閣樓的天窗旁,手里握著千年貝殼哨子,輕輕吹了一聲。哨聲混著桂香飄向海面,她仿佛看見,沈棠站在桂花樹下,手里握著老木匠做的木梳笑;仿佛聽見,海風(fēng)中傳來回應(yīng)的聲響,是島上的桂花苗在輕輕搖晃,是老木匠的刻刀在木坯上劃出的輕響,像在說“手藝會一直傳下去”。
第二天清晨,云杫打開院門時,發(fā)現(xiàn)展示臺上多了個布包,里面是件手工織的桂花圖案圍巾,旁邊的字條上寫著:“昨天來學(xué)做木梳,聞著滿院桂香,覺得心里踏實。這條圍巾送給‘時光展’,冬天來的人能披著,就像披著秋天的桂香?!痹茤y把圍巾掛在展示臺旁,陽光照在上面,暖得像昨天的笑聲。
院子里的桂花還在落,風(fēng)一吹,桂香更濃了。云杫把大家做的木梳擺在展柜里,和沈棠的舊物、讀者的手作放在一起——老木匠的木梳雕著院子的模樣,樂樂的梳背畫著貝殼風(fēng)鈴,每一樣都透著“傳承”的溫度。她又把“手藝筆記”放在展柜最顯眼的地方,封面上寫著:“時光會走,但手藝和故事,會跟著桂香一直傳下去?!?/p>
云杫知道,光明路13號的傳承才剛剛開始——冬天會有守歲時的手藝分享,春天會有新苗和新學(xué)徒,夏天會有開放日的故事交流,而秋天,永遠是桂香里的手藝傳承。這里的燈光會一直亮在海風(fēng)中,等著老木匠再來教新手藝,等著島上的孩子來學(xué)做木梳,等著更多人帶著故事和心意來,把光明路的傳承,一年又一年地傳下去,讓桂香里的溫暖,永遠不會消散。
風(fēng)又吹過院子,貝殼風(fēng)鈴輕輕響,桂花花瓣落在木梳上,像是在和每一件手作說:“別怕,我們會一起把故事傳下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