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春風歸】
杏花帖
七月廿五,雪月城飛帖遍江湖:
“春風酒仙百里東君,以杏花為令,邀天下釀酒師赴雪月。
攜酒一斗,攜劍一柄,共釀‘濟世春’,救北地大旱?!?/p>
帖尾,一朵風干杏花,香透紙背。
萬酒入城
八月初一,雪月城門四開。
北荒烈酒、南詔蜜釀、東海鯨骨醉、西域葡萄春……
萬壇萬香,匯成一條酒香長河。
少年與阿朝立于城頭,以劍挑酒,酒霧映日,如虹。
共釀
城西校場,百爐同開。
酒匠斷臂揮勺,藥娘添百草,琴師以笛引音火,
失語劍童以劍擊壇,節(jié)拍成韻。
阿朝捧雪月冰泉,少年滴百里血,
萬酒歸一,色作琥珀,香透九霄。
壇身刻一字——“生”。
酒行天下
八月初八,三千壇“濟世春”封泥,
以春風令為印,沿洛水、越秦嶺、抵北荒。
酒到之處,枯井涌泉,焦土生綠,
百姓跪迎,稱之“杏花雨”。
孩童以杏花枝蘸酒,寫“春”字于干裂田壟,
字未干,新芽已破土。
酒盟碑
雪月城立碑,碑面空白,
少年以劍劃掌,血書:
“天下酒盟——
以酒濟世,以劍止戈,
杏花為證,春風長存?!?/p>
阿朝以指尖蘸酒,補一行小字:
“凡飲濟世春者,皆為春風一脈。”
春歸
八月十五,中秋月滿。
少年與阿朝并肩立于杏谷,
看北荒新綠,聽南詔細雨。
少年以劍挑下一枝杏花,插入阿朝鬢邊:
“阿朝,天下已春,我們回家?!?/p>
阿朝舉杯,酒映月,輕聲:
“杏花未謝,君不許老?!?/p>
——天下酒盟,以酒濟世;
杏花為證,春風永駐。
———— 最后一戰(zhàn)
旱魃降世
八月十六,子夜。
北荒赤地千里,干裂的河床突然炸開一道黑紅裂縫。
裂縫深處,旱魃披葉鼎之殘甲,胸口嵌著最后一頁焦黑策頁,黑焰凝成實質,一步踏出,十里草灰。
它仰天無聲嘶吼,干裂天空竟被撕開一道火口,赤火流星墜落如雨。
少年請戰(zhàn)
少年單騎出杏谷,劍掛“春風令”,背一壇未封的“濟世春”。
阿朝以銀針封發(fā),腰懸藥囊,囊內焚焰春僅余三滴。
司空長風、李寒衣各率雪月精銳三百,立于赤地邊緣,卻無一人上前——
少年朗聲:“這是我的債,也是我的春。”
赤地三劍
第一劍 春風起
少年劍尖挑起“濟世春”,酒化白龍,直撲旱魃。
白龍所過,焦土生綠,卻瞬間又被黑焰吞噬。
第二劍 杏花燃
阿朝以血滴入酒囊,焚焰春炸成漫天火蓮,
火蓮落地,化作一片杏林,杏花未開先焦,卻逼停旱魃一步。
第三劍 血春歸
少年割腕,血線入酒,白龍化赤虹,
赤虹貫旱魃胸口策頁,焦黑紙頁遇血火,發(fā)出嬰兒般啼哭。
策魂碎,旱魃滅
紙頁自燃,黑焰逆卷,旱魃身形寸寸龜裂,
裂縫透出金藍光芒,像初春暖陽。
少年一劍斬下,旱魃轟然崩散,化作漫天黑雪,
黑雪落地即化,滲入干裂土地,裂縫迅速合攏。
春回大地
赤地盡頭,枯河涌泉,焦土生綠,
一夜之間,北荒開滿杏花。
少年跪于泉邊,以劍支身,血染杏花,卻笑如少年:
“阿朝,你看,春風回來了?!?/p>
六 江湖歸春
次日,天下酒盟立碑于赤地——
“最后一戰(zhàn),春風勝。
江湖歸春,杏花永存?!?/p>
碑下,少年與阿朝并肩而立,
杏花落在兩人肩頭,像一場不會醒的夢。
——最后一戰(zhàn),春風勝;
杏花歸雪,江湖永春。
———— 杏花依舊
十年一瞬
乾元二十五年,春。
柴桑谷,杏花又開,卻比往年更盛。
枝頭堆雪,風一過,便落一場香雨。
少年已生華發(fā),卻仍每日清晨在樹下舞劍,劍鋒挑起花瓣,像把歲月削成薄片。
阿朝在灶間溫酒,銅釜里的“歸來醉”已陳十年,香透瓦檐。
稚子問春
小徑上跑來一個扎杏色發(fā)帶的小丫頭,手里攥著一把落花。
“爹爹,為什么杏花年年開,卻年年不同?”
少年彎腰,劍尖點地,花瓣旋成小漩渦:
“因為春風不老,花便常新?!?/p>
阿朝倚門笑,眸里映著兩代春風。
江湖傳燈
午后,谷口來了一隊旅人。
他們背著新釀的杏花酒,奉“春風令”而來——
北荒雪線退了三十里,南詔蝗災絕跡,東海漁歌再起。
老乞丐已拄杖,卻仍端破碗討一口“歸來醉”,喝完大笑:
“老叫花子沒白等十年!”
雪月來書
司空長風銀槍換桃枝,書信千里:
“雪月城杏花又開,春風一脈弟子遍布天下。
江湖無冬,皆賴君酒。”
李寒衣劍已封,卻在信尾添一句:
“劍歸鞘,春歸心?!?/p>
杏花誓言
黃昏,少年與阿朝并肩坐在老杏樹下。
枝頭最后一瓣花落在少年掌心,他合攏,遞到阿朝面前。
“再許一個愿?”
阿朝以指尖蘸酒,在花瓣上寫:
“愿春風常在,愿杏花常開,愿江湖永無寒冬?!?/p>
花瓣隨風落入酒壇,酒面漾開一圈漣漪,像回應。
歸路
夜深,少年與阿朝執(zhí)手回屋。
身后老杏樹影斑駁,枝丫間懸著那枚銅錢——
正面“永安”,背面“朝”。
風過,銅錢輕碰,叮當作響。
少年回頭,輕聲:
“阿朝,我們回家了?!?/p>
阿朝笑應:“春風未老,杏花未謝,我們一直在家?!?/p>
——卷七終。
杏花依舊,春風依舊;
江湖萬里,終歸一壇歸來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