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拿出新的竹條,這次想編竹筐。加看著竹條,又想學(xué):
ch.加拿大“上次編竹籃沒編好,這次編竹筐我得更認真?!?/p>
德也湊過來:
ch.德國“我陪你一起學(xué),兩人互相提醒,說不定學(xué)得更快。”
中耐心教兩人起底:
ch.瓷“編筐底要先固定竹條,再交叉編織,才能穩(wěn)?!?/p>
加捏著竹條,慢慢跟著穿插,時不時抬頭看中手里的樣子,生怕錯了步驟;德則看得仔細,還會把竹條理得整整齊齊,遇到加卡殼時,主動幫忙調(diào)整角度。英和法坐在一旁,法拿起剩下的細竹條,試著編小竹簍,英則幫忙遞剪刀、理線頭。
沒多久,加的竹筐有了雛形,雖然邊緣有些歪,卻滿是成就感:
ch.加拿大“總算不像上次那樣散架了!”
德的竹筐則編得規(guī)整,他笑著說:
ch.德國“多虧兩人一起學(xué),比獨自摸索快多了。”
中看著他們的成果,點頭道:
ch.瓷“多練幾次就熟練了,編好的竹筐正好裝曬干的野菜?!?/p>
午后的陽光落在竹條上,編織的聲響里滿是細碎的歡喜。
竹條在指尖穿梭,新手的笨拙與默契的配合交織,寒露的午后,在編織里藏著慢慢成長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