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掌柜第一次把“月信”寫在賬本上,被繡坊的老主顧罵了“傷風敗俗”。
那年她剛接手亡夫的繡坊,正趕上一批急活,繡娘們卻接二連三地請假。林掌柜查問才知,都是來了月信,疼得拿不起針。
“這有什么好請假的?”賬房先生撇嘴,“我家婆娘來月信,該做飯還做飯,該納鞋底還納鞋底?!?/p>
林掌柜沒理他,在賬本上記下:“三月初六,王繡娘、李繡娘因月信不適,歇三日,工錢照發(fā)?!?/p>
老主顧來看樣衣時瞥見賬本,指著那行字罵:“婦道人家就是頭發(fā)長見識短!這種腌臜事也寫在賬本上,不怕污了財神爺?shù)难???/p>
林掌柜把賬本合上,淡淡道:“張老爺家的公子傷風咳嗽,您會請大夫;怎么到了女子身上,疼得直哭就是腌臜事?”
老主顧被噎得說不出話,甩袖而去。賬房先生急得直跺腳:“掌柜的,這生意沒法做了!”
“做不下去就不做,”林掌柜看著后院里捂著肚子呻吟的繡娘們,“總不能拿人命換銀子?!?/p>
她讓人在繡坊后院辟了間暖房,鋪了軟褥,備了紅糖、姜片和暖爐,讓經(jīng)期不適的繡娘在里面歇息。又請了郎中,教繡娘們按穴位緩解疼痛。
有個新來的小繡娘,才十四歲,第一次來月信,嚇得把繡繃都扔了,跪在地上磕頭:“掌柜的,我不是故意弄臟繡品的,我不是臟東西……”
林掌柜把她扶起來,給她擦眼淚:“傻孩子,這是正經(jīng)事。你看這朵牡丹,得有根才能開花,這血啊,就是咱們女人的根?!?/p>
暖房的事傳開后,有人罵林掌柜“離經(jīng)叛道”,也有姑娘偷偷來繡坊應聘,說“在這兒干活,活得像個人”。
有回知府夫人來訂做嫁衣,見暖房里的繡娘們有說有笑地喝著姜茶,好奇地問:“林掌柜不怕她們偷懶?”
“夫人懷著身孕,”林掌柜笑著說,“想必知道身子不適時,強撐著也做不好事。這些姑娘們把繡坊當自家,歇息好了,繡出來的花樣才更活泛?!?/p>
知府夫人愣了愣,摸著自己的肚子說:“我懷這胎時,前三個月總吐,知府大人卻罵我嬌氣。若是他能像你這樣想就好了。”
后來知府夫人常來繡坊,有時會帶來些上好的紅糖,說是“給姐妹們補補”。有回她來的時候,正趕上林掌柜在給小繡娘講經(jīng)期護理,她站在門口聽了半晌,忽然說:“林掌柜,能不能把這些話寫下來?我想讓府里的丫鬟們也學學?!?/p>
林掌柜笑著點頭。那天她們聊了很多,從經(jīng)期的疼痛聊到生娃的辛苦,從深閨的規(guī)矩聊到外面的世界。知府夫人說:“以前總覺得,女人就得忍,忍過這陣子就好了。原來忍得多了,心就涼了。”
賬本上的“月信”記錄越來越多,繡坊的生意卻越來越好。有個老繡娘的兒子來看娘,見暖房里的景象,紅著臉說:“掌柜的,我娘總說您是活菩薩?!?/p>
林掌柜正在核賬,聞言笑了:“我不是菩薩,我只是覺得,女人不必跟自己的身子較勁?!彼_賬本,指著那一行行字,“你看,承認疼,承認累,日子才能過得踏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