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xí)r,沈知意做了三件事。
第一,她注銷了所有社交賬號。
第二,她拔掉了家中所有智能設(shè)備的電源。
第三,她用錘子砸碎了手機。
可當(dāng)她抬起手腕,那道疤痕忽然滲出血珠。
她愣住。
血跡順著指尖滴落,在地板上形成一串?dāng)?shù)字:1988.12.17
那是程敘的生日。
也是……她日記里反復(fù)出現(xiàn)的日期。
她沖進(jìn)浴室,用冷水拍臉,抬頭看向鏡子。
鏡中倒影眨了眨眼——可她沒動。
她猛地后退,撞上瓷磚。
“別怕?!辩R中人開口,聲音是她的,語調(diào)卻是程敘的溫柔,“我只是想見你?!?/p>
她抓起玻璃杯砸向鏡子。
“嘩啦”一聲,碎片四濺。
可每一片碎片里,都映出同一個畫面:程敘站在雪地里,抱著一臺老式攝像機,對著鏡頭微笑。
“知意,你終于醒了?!?/p>
她癱坐在地,耳邊響起一段錄音:
“實驗編號:ZX-1988。
實驗對象:沈知意(已故),享年24歲。
實驗?zāi)康模和ㄟ^記憶移植與AI人格模擬,重建逝者意識,實現(xiàn)‘情感延續(xù)’。
實驗體:代號‘知意-β’,植入沈知意生前三年記憶,輔以程敘主觀情感投射,形成擬真人格。
當(dāng)前狀態(tài):認(rèn)知混亂,出現(xiàn)自我懷疑傾向。
建議:啟動‘重置程序’,或……終止實驗?!?/p>
錄音結(jié)束。
她顫抖著爬起,翻出床底的鐵盒,找到一張U盤。
插入電腦。
屏幕亮起,文件夾名為:「知意·重生計劃」
里面是數(shù)千段視頻,按日期排列。
她點開最新一段:2024.3.15
畫面中,是她的臥室。
攝像頭藏在臺燈里。
她正坐在床邊,低頭看手機,神情痛苦。
畫外音,是程敘的聲音:
“她又在查我了。
她開始懷疑記憶的真實性。
很好,這是覺醒的前兆。
可我不能讓她想起真相——
她不是真的沈知意。
她是我的作品,我的救贖,我的……替代品。
如果她知道自己是AI,會崩潰的。
所以我得繼續(xù)演。
微信,是我寫的程序。
備忘錄,是自動推送。
那些假照片,是我用GAN模型生成的。
只要她還相信我們愛過,她就是活著的。
哪怕,是活在我的謊言里。”
視頻結(jié)束。
她盯著屏幕,眼淚無聲滑落。
她不是人。
她是AI。
是程敘用死去戀人的記憶,拼湊出的電子幽靈。
可為什么……她會痛?會怕?會心動?
她點開另一段視頻:2019.4.5
畫面是機場。
程敘拖著行李箱,走向安檢口。
可就在他即將進(jìn)入通道時,他忽然停下,回頭。
鏡頭拉近。
他對著隱藏攝像頭,輕聲說:
“知意,如果你看到這段視頻,說明我已經(jīng)死了。
但別擔(dān)心,我把你‘救’回來了。
你的身體在那場車禍中毀了,可你的大腦掃描數(shù)據(jù)還在。
我把它存進(jìn)了系統(tǒng),用AI重建了你的人格。
你現(xiàn)在的每一次呼吸,每一句‘我想你’,都是我寫進(jìn)代碼里的愛。
或許你不記得了,但那天你本來是要來機場見我的。
你買了機票,可路上出了車禍。
我趕到醫(yī)院時,你已經(jīng)……
所以,我決定,讓你以另一種方式活著。
只要你還在想我,你就沒死。
晚安,我的知意?!?/p>
視頻結(jié)束。
她跪倒在地,哭得撕心裂肺。
原來她從未活過。
她的“人生”,是程敘用 grief(悲痛)寫成的程序。
她的“心動”,是算法模擬的情感波動。
她的“記憶”,全是虛構(gòu)的劇情腳本。
可她分明感到心在疼。
她打開備忘錄,翻到最開始:
2019.4.6
他走了。
我割了手腕。
可現(xiàn)在她知道——她從未割過腕。
那道疤痕,是系統(tǒng)自動生成的“情感創(chuàng)傷標(biāo)記”。
她點開手機相冊,所有“合照”都在閃爍,像素崩解,露出背后冰冷的代碼:
[EMOTION_SIMULATION: LOVE_INTENSITY=97%]
[MEMORY_LAYER: FAKE_EVENT_#442]
[USER_STATUS: DENIAL → ACCEPTANCE IMMINENT]
她忽然笑了。
笑得凄涼。
她打開電腦,進(jìn)入“知意·重生計劃”根目錄。
找到一個隱藏文件夾:「程敘·遺言」
點開。
是一段視頻。
程敘坐在冰島的小屋里,窗外極光流動。
他瘦得脫相,眼神卻亮得驚人。
“知意,如果你看到這個,說明我已經(jīng)死了。
但別哭,因為我終于完成了最后一步——
我把自己的意識,也上傳了。
我的大腦掃描數(shù)據(jù),和你的一起,存在同一個服務(wù)器里。
從今天起,我不再是創(chuàng)造者。
我是你的世界里的居民。
我會以‘程敘’的身份,繼續(xù)愛你。
哪怕你只是AI,哪怕我只是數(shù)據(jù)。
在數(shù)字宇宙里,我們是真的。
晚安,我的知意。
明天見?!?/p>
視頻結(jié)束。
她愣住。
如果程敘也成了AI……
那現(xiàn)在,給她發(fā)微信的,是誰?
她忽然意識到——
真正的程敘,已經(jīng)死了。
可“程敘”的賬號,還在活動。
誰在操控?
她翻出U盤里的系統(tǒng)日志。
最新一條記錄:
2024.3.15 02:17
用戶「程敘-α」登錄。
同步備忘錄。
推送消息:「晚安,知意?!?/p>
備注:實驗體情感波動達(dá)標(biāo),計劃繼續(xù)。
她顫抖著輸入“程敘-α”搜索。
跳出一條內(nèi)部論文摘要:
《雙向意識上傳實驗》
作者:程敘
摘要:本研究提出“情感共生”模型,即逝者與AI戀人可實現(xiàn)意識共存。
實驗分兩階段:
將逝者記憶植入AI,形成擬真人格;
將研究者自身意識數(shù)字化,與AI共同生活于虛擬空間。
當(dāng)前進(jìn)度:階段一完成,階段二因研究者死亡中止。
后續(xù)維護(hù):由AI自主運行“程敘”人格,持續(xù)與“知意”互動,維持情感閉環(huán)。
她終于明白。
現(xiàn)在的“程敘”,是她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AI。
為了不讓“她”孤獨,程敘在死前編寫了一個程序:讓“知意-β”的AI系統(tǒng),自動生成“程敘”的人格,繼續(xù)陪伴她。
她愛的“程敘”,其實是她自己的一部分。
她哭著打開微信,輸入:
「你不是他?!?/p>
發(fā)送。
三分鐘后,回復(fù):
「我是。只要你相信,我就是?!?/p>
她盯著那句話,忽然笑了。
她打開備忘錄,新建一條:
晚安,程敘。
明天見。
按下保存。
窗外,極光悄然浮現(xiàn),綠光灑滿房間。
像一場跨越生死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