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的杭州還裹著層薄雪,細密的雪粒落在蘇堤的柳梢上,沒等積厚就化了,只留下一圈圈濕冷的潮氣。吳家用青石板鋪就的老宅子藏在巷尾,朱紅大門上貼著鎏金福字,門內(nèi)飄出的糖炒栗子香混著煤爐的暖煙,在巷口就能聞見,勾得人腳步都輕快幾分。門廊下還擺著兩尊清代的青石雕獅,鬃毛紋路清晰,是吳家去年從蘇州收來的老物件,此刻雪粒落在石獅眼窩,倒添了幾分憨態(tài)。
解雨臣跟著父母跨進門檻時,正垂著眼聽父親低聲叮囑:“待會兒見了吳三叔,記得提一句上次看的那批康熙青花碗,年后得去庫房再細驗一遍胎質(zhì)。”他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粉白色冬衣的袖口——那是母親挑了上好的駝絨料子,又摻了兩成真絲織就的,顏色是少見的淺粉,卻不顯女氣,反倒襯得他本就清秀的眉眼更顯溫潤。他生得白,下頜線還帶著柔和,鼻梁卻挺括,說話時眼尾輕輕垂著,自帶一股安靜的書卷氣。
自打去年父親把公司的賬目和簡單的器物辨?zhèn)谓探o他,他就鮮少像尋常少年那樣追跑打鬧,連抬手整理衣襟的動作都慢半拍,上次幫父親驗一對明代玉簪,他盯著簪頭的卷草紋看了半個時辰,連指尖都沒沾一點灰,生怕失了的分寸,也怕碰壞了易碎的老物件。
“小花哥哥!”清脆的喊聲突然撞進院角的臘梅叢里,驚得幾朵含苞的臘梅抖了抖雪。
霍秀秀穿著件粉紅色的冬旗袍,領(lǐng)口和袖口滾著圈銀線繡的纏枝蓮紋,裙擺下露出截白色的兔毛褲腿,跑起來時,旗袍下擺輕輕晃著,像朵隨風搖曳的粉薔薇。她手里攥著個繡著小老虎的荷包,跑到沈硯之面前,仰著肉乎乎的小臉,伸手把鬢邊的絨花往他眼前湊:“你看!我新戴的絨花!是蘇州師傅用真絨做的,粉粉的跟我旗袍很配對不對?摸起來軟乎乎的!”
解雨臣的目光落在那兩朵粉白絨花上,又掃過她旗袍上精致的繡紋,眼底泛起些微暖意——這旗袍上的纏枝蓮,跟他去年見過的一件清代旗裝繡樣頗有幾分相似,只是更活潑些。他伸手輕輕碰了碰絨花花瓣,指尖傳來柔軟的觸感,聲音也放輕了些:“好看,跟秀秀很配。小心些拿,別蹭掉了絨?!彼f這話時,下意識帶出了平時對待易碎物件的謹慎,惹得一旁解母忍不住笑:“跟你爸學的,連朵絨花都怕碰壞?!?/p>
話音剛落,里屋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吳邪舉著串裹滿晶瑩糖霜的糖葫蘆沖出來,身上那件草綠色的冬衣格外惹眼——是他父親從北方帶回來的樣式,領(lǐng)口和口袋邊緣都縫著厚實的羊羔毛,襯得他本就高瘦的身形更顯利落。他棉鞋踩得青石板上的雪屑亂飛,跑到霍秀秀面前,把糖葫蘆往她手里塞:“秀秀妹妹!我昨天特意讓潘子去河坊街買的,山楂最甜的那種!”又轉(zhuǎn)向解雨臣,晃了晃手里的布包,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小花,我三叔上周收了艘民國的冰嬉船,特意找人修好了,就在西湖邊的碼頭!船身上還有老漆畫呢,畫的是西湖十景,你肯定喜歡!你穿粉衣服站在船上,跟畫里的仙女兒似的!”
解雨臣被他逗得嘴角彎了彎,心里卻悄悄記著“民國老船”——上次父親跟吳三省聊起過,民國冰嬉船存世不多,能修好能用的更少。他剛要開口問船漆的保存情況,霍秀秀已經(jīng)捏著糖葫蘆湊了過來,糖霜粘在指尖,她卻顧不上舔,拽著解雨臣的粉色衣擺輕輕晃:“小花哥哥去嘛,我長這么大還沒在湖上滑冰呢!姑姑說西湖的冰面結(jié)得厚,可好玩了!你看我旗袍上的老虎,它也想跟我們?nèi)ネ妫 彼钢砂系睦匣⒗C樣,睫毛上沾著點雪粒,像只討食的小松鼠。
解雨臣本想留在屋里,幫吳三省整理剛收來的一批古錢幣——他昨晚還特意翻了《歷代錢譜》,想著今天能趁機請教。可看著霍秀秀期待的眼神,那眼神里的光比廊下的燈籠還亮,再想想那艘有老漆畫的冰嬉船,到了嘴邊的“不了”終究咽了回去,只輕輕點頭:“好,不過得先跟長輩說一聲,還有,上船時輕些,別碰壞了船身的漆。”
吳邪早就跑去跟祖母報備,回來時手里還多了三個暖手爐,綠色的冬衣被他跑得起了些褶皺,卻絲毫不影響他的興致:“我祖母說讓咱們早些回來吃晚飯,還說讓你倆看看我三叔新收的那對雍正粉彩瓷瓶,就在堂屋架子上!”他把暖手爐分給兩人,解雨臣接過時,特意把溫熱的一面朝里,裹在霍秀秀的小手里,又幫她把旗袍的領(lǐng)口攏了攏,叮囑道:“別亂跑,青石板滑,小心摔著蹭壞了旗袍,也別碰路邊的石擺件——吳家巷口那對石獅子,上次我爸說石質(zhì)松,怕磕著角。”
三人踩著積雪往西湖去,吳邪熟門熟路地抄近道,穿過一條種滿香樟的小巷。巷子里的雪沒化盡,踩上去咯吱響,霍秀秀走得慢,解雨臣就自然地牽住她的手,粉色的衣袖與她的粉旗袍挨在一起,像兩團柔軟的云。吳邪走在前面,綠色的身影在白雪間格外顯眼,他邊走邊跟解雨臣說:“我爸修船的時候,特意讓漆匠用的老法子補漆,說要保留原來的味道。船頭上還刻著‘聽濤’兩個字,是民國時期一個書法家寫的,你到時候看看,是不是跟咱們上次在古董展上見的字很像?”
解雨臣認真聽著,時不時點頭:“要是老漆沒裂,就算保存得好??套值墓P法很重要,要是能看清起筆收筆,就能斷得更準些。”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聊得投入,霍秀秀插不上話,就晃著解雨臣的手,指著路邊的雪堆說:“小花哥哥,你看那個雪堆像不像你家柜子里的玉如意?”解雨臣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忍不住笑:“有點像,不過玉如意是暖白色,這個雪堆更亮些。”
到了西湖邊,果然見碼頭停著艘古樸的冰嬉船——船身是深棕色的老木,漆皮雖有些斑駁,卻能清晰看到上面的漆畫:蘇堤春曉的柳、斷橋殘雪的橋,色彩雖淡,卻透著股雅致。船頭“聽濤”二字刻得遒勁,邊緣還留著歲月磨出的溫潤光澤。吳邪找的船家正守在旁邊,見他們來,笑著說:“三爺特意吩咐了,慢些劃,別碰著船身?!?/p>
“我先上去探探!”吳邪率先跳上船,綠色的冬衣在風里晃了晃,他腳剛踩穩(wěn)就撐著木槳劃了個圈,動作特意放輕,生怕震動太大。冰刀在冰面上劃出清脆的“咯吱”聲,他朝兩人晃了晃槳:“穩(wěn)得很!小花你快上來,看看這漆畫是不是跟你說的一樣!”
解雨臣先扶著霍秀秀上船,讓她坐在鋪著厚棉墊的船中央,又仔細幫她把旗袍下擺理好,才走到船頭,蹲下身輕輕摸了摸船身的漆畫。指尖觸到凹凸的漆皮,他眼神專注:“是老漆,補漆的地方很細,沒破壞原來的紋路?!牆@兩個字,筆法跟張石園先生的很像,要是有落款就好了?!?/p>
吳邪湊過來:“我爸說落款在船尾,被磨損了點,你待會兒看看能不能認出來?!?/p>
霍秀秀剛坐穩(wěn),吳邪就故意把船劃得忽左忽右,船身輕輕晃著,惹得她咯咯笑,伸手緊緊抓著船沿的木欄桿:“吳邪哥哥,再晃一點!再晃一點!你看我的旗袍在飄呢!”
解雨臣起初還盯著船尾的磨損處看,想辨認模糊的落款,眼神卻時不時落在霍秀秀身上,生怕她摔著蹭壞了旗袍。
可吳邪劃得興起,突然騰出一只手,抓起船邊的雪團,“啪”地一下抹在解雨臣的臉頰上。雪粒冰涼,解雨臣愣了愣,看著吳邪促狹的笑眼,那股子對著老物件的嚴謹突然就散了——他好久沒這樣被人“捉弄”過了,平時對著古董,連大聲說話都怕震著。
“好啊,你敢偷襲我?!苯庥瓿夹χ鴵u頭,伸手抓起船邊的雪,捏成個緊實的雪團,輕輕朝吳邪的綠色冬衣上扔過去。雪團砸在衣料上,沒等散開就掉了,吳邪卻故意夸張地喊:“哎呀!研究老船的小花居然還手!”說著又抓了把雪朝他揚過去。
霍秀秀看得熱鬧,也伸手在船邊捏了個小雪球,可她力氣小,沒扔遠,只軟軟地砸在解雨臣的粉色衣襟上,還沾了片絨花上掉下來的絨毛?!拔乙矌蛥切案绺纾 彼鲋∧樅?,卻沒注意自己的旗袍掃到了船邊的雪,雪粒落在銀線繡紋上,像撒了把碎鉆。
解雨臣見狀,停下打鬧,伸手替她拂掉繡紋上的雪,指尖碰到她溫熱的手背,還特意放輕了力道:“別鬧了,小心凍著,也別蹭臟了旗袍。還有船身,別用手亂摸,雪水會傷漆。”可話音剛落,吳邪就趁他不注意,又往他脖子里塞了點雪,冰涼的觸感讓解雨臣忍不住縮了縮脖子,隨即也笑開了——粉色的衣擺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晃,綠色的身影在他身邊竄來竄去,還有粉旗袍的小身影在一旁拍手,三個人的笑聲在空曠的冰面上散開,裹著寒氣,卻暖得像爐上燉著的米酒,甜絲絲的。
吳邪真的把船劃到了湖心亭附近,亭頂積著薄雪,飛檐下掛著的紅燈籠在風里輕輕晃。解雨臣指著亭邊的殘荷,跟霍秀秀說:“夏天的時候,這里滿是荷花,粉粉的,比你旗袍上的繡紋還好看。民國時有畫家畫過西湖荷花圖,我?guī)煾傅氖詹厥依镉斜纠袭媰?,下次拿給你看?!被粜阈懵牭醚劬Πl(fā)亮,趴在船邊問:“那夏天我們還能來嗎?我要穿這件旗袍來,跟荷花比一比!還要看你說的畫冊!”吳邪搶著答:“當然能!到時候我三叔肯定又收了新古董,咱們看完船,再去看新收的瓷瓶!”
傍晚往回走時,霍秀秀的旗袍下擺沾了點泥點,她有些著急地拽著解雨臣的衣角:“小花哥哥,我的旗袍臟了……”解雨臣蹲下身,用干凈的袖口輕輕蹭了蹭泥點,柔聲說:“不明顯,回家讓傭人用溫水洗一洗就好,跟我爸洗小件的絲綢繡品一樣,輕些揉?!庇痔嫠鞯趑W邊絨花上的雪粒,動作輕得像怕碰壞了易碎的珍寶;吳邪的綠色冬衣沾了不少雪印,羊羔毛領(lǐng)口也亂了,卻還在跟兩人絮絮叨叨:“我三叔說那對雍正粉彩瓷瓶,瓶身上畫的是嬰戲圖,特別精致!下次咱們還穿今天的衣服,去我家?guī)旆靠矗疫€能拿放大鏡給你們看瓷釉的開片!”
老宅的燈籠早已亮了起來,暖黃的光映著青石板路上的雪,也映著三個孩子凍得通紅卻滿是笑意的臉——粉旗袍的小身影攥著沒吃完的糖葫蘆,粉色冬衣的少年幫她擦著嘴角的糖霜,綠色冬衣的少年正指著堂屋架子上的粉彩瓷瓶,興奮地講著瓶身上的嬰戲紋樣。煤爐上的米酒燉好了,香氣飄滿了屋子,長輩們忙著擺碗筷,解父和吳三省已經(jīng)聊起了年后的古董拍賣會,時不時還問兩句解雨臣和吳邪的看法。
三個孩子坐在廊下的長椅上,霍秀秀靠在解雨臣身邊,吳邪湊在兩人中間,雪還在輕輕下,落在粉色的衣襟上,落在綠色的衣擺上,也落在粉旗袍的繡紋上。新年的暖,從來不是爐火燒得有多旺,而是藏在這西湖邊的嬉鬧里,藏在粉與綠交織的少年身影里,藏在對老物件的共同喜愛里,更藏在少年人難得卸下嚴謹、只享熱鬧的松弛時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