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所有來不及說出口的愛,都隨江遠行,又隨江歸來。”
一、2015 年 10 月 24 日·后半夜
雨停了。
湘江的水位比昨日退了兩寸。
張駿坐在橘子洲頭的石階上,腳邊擺著一只鐵皮小桶,桶里盛著水,水里漂著七只手工折的紙船。
每只船底都用鉛筆寫了一句話——
1. “我回來了?!?/p>
2. “苦短,甜長。”
3. “長沙太冷,記得添衣。”
4. “糖油粑粑味蛋糕,我替你嘗過,不甜?!?/p>
5. “香樟樹又開花,氣味像你?!?/p>
6. “三十五歲,我替你活到了?!?/p>
7. “下一世,換你先找我?!?/p>
二、放燈
他劃亮一根火柴,依次點燃船尾的蠟燭芯。
火光在江風里搖曳,卻固執(zhí)地不肯熄滅。
七只船排成一條短短的橫線,像七盞小小的路燈,照亮一條沒人走過的路。
張駿伸手,把桶輕輕傾斜。
紙船順著水流,一只接一只離開桶沿,漂向江心。
漂得最遠的那只,寫著“我回來了”;
最先沉沒的,是“下一世”。
三、回聲
船影消失后,水面上浮起一層碎金——
是遠處解放西路的霓虹燈在江里的倒影,
也是 2002 年那場初雪落在橘子洲頭的反光。
張駿忽然聽見身后有腳步聲,回頭,卻只剩風聲。
他笑了笑,對著空無一人的長椅說:
“坐吧,蛋糕還有一塊?!?/p>
四、對岸
對岸的燈火依舊。
有剛從酒吧出來的年輕人,在江堤上放煙花;
有夜班出租車司機,把車停在路邊,對著江水吃盒飯;
有保潔阿姨,拿著長鉗撿塑料瓶,鉗口碰到水面,發(fā)出清脆的“咚”。
他們都沒有看見,在更遠的下游,七只紙船正被浪花重新托起,
像七片不肯腐爛的梔子花瓣,
像七句被風撕碎又重新拼好的對白。
五、天光
東方既白。
第一縷晨光落在江面,水紋像一張慢慢展開的信紙。
紙船早已不見,但水留下了它們的痕跡——
一道極淺的影子,在波浪之間時隱時現(xiàn),
像一句被江水反復抄寫的情書。
張駿站起身,拍了拍褲腿上的灰。
他轉身往城里走,背影被晨光拉得很長,像一條通往過去的橋,
也像一條通往未來的路。
六、后記
后來,長沙的夜里流傳一個說法:
如果你在 3 月 9 日或 10 月 23 日去湘江邊放一盞荷花燈,
燈上寫一個人的名字,
那個人就會在夢里回來看你,
不說話,只對你搖一下尾巴。
于是,每一年的這兩天,
湘江的水面都會亮起無數(shù)盞細小的光,
遠遠看去,像一條流動的星河。
星河里,有七只紙船在悄悄返航,
它們載著同一句話——
“我回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