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三十五歲
——“我回來了,可你不在?!?/p>
一、2015·霜降
2015 年 10 月 23 日,長沙又落雨。
雨絲像細長的銀線,把橘子洲頭縫進霧里。
張駿站在老柳樹下,手里拎著一只白色蛋糕盒。
盒子上插著一根數(shù)字蠟燭:3 和 5,并排。
今天,他三十五歲。
二、蛋糕
蛋糕是坡子街那家老店做的,招牌寫著“糖油粑粑味”。
店員說新口味,沒人試過。
張駿笑:“那就做吧,我朋友愛吃?!?/p>
店員又問要不要寫祝詞,他搖頭,只在空白處寫了“白”字。
一筆一劃,像刻進奶油。
三、舊鑰匙
他掏出那把七年沒換的鑰匙,插進鎖孔——
后湖民宅 3 棟 502。
門“咔噠”一聲開了。
屋里空蕩蕩,墻面斑駁,香樟樹影在地板游走。
他放下蛋糕,走到陽臺。
梔子花盆早碎了,只剩干硬的泥土。
他在土里翻出一枚生銹的銀色領(lǐng)針,梔子花形狀,背面刻著“張駿?南康”。
四、湘江大橋
傍晚六點,他提著蛋糕走上湘江大橋。
路燈一盞接一盞亮起,像有人替他點燃生日蠟燭。
橋中央,他把蛋糕放在欄桿上,拆開,點燃 3 和 5。
火苗在風(fēng)里晃,卻始終不滅。
他雙手合十,閉眼許了一個只有江風(fēng)聽得見的愿。
然后,像吹蠟燭那樣,一口氣把兩個數(shù)字吹滅。
五、荷花燈
他從口袋里掏出早已折好的紙船——
車票改的,2005 年 6 月 1 日長沙—大理,未使用。
他把紙船放進蛋糕盒,扣好蓋子,輕輕推入江面。
盒子漂了兩米,被浪頭打翻,蛋糕沉下去,車票浮起來,
墨跡暈開,像一朵黑色的花。
六、對岸
對岸燈火通明,有人在放煙花。
一束銀色光柱沖上天,炸成巨大的白菊。
張駿仰頭看,光映在他瞳孔里,像一場遲到的雪。
他忽然想起 2002 年的初雪,南康在橘子洲頭說:
“以后每年我都陪你放。”
如今雪來了,人沒來。
七、聲音
橋下,有流浪歌手抱著吉他唱《戀戀風(fēng)塵》。
“那天黃昏,開始飄起了白雪……”
張駿走過去,把一張百元紙幣放進琴盒。
歌手抬頭:“先生,點歌嗎?”
“隨便?!?/p>
歌手想了想,換了一首《白樺林》。
張駿站在雨里聽完,轉(zhuǎn)身時說了句“謝謝”,
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
八、短信
回到出租屋,他打開手機——
草稿箱里有一條 2008 年 3 月 9 日未發(fā)出的短信:
“南康,列車晚點,我還在長沙站。
別生我氣,我回來陪你吃長壽面?!?/p>
他按下發(fā)送鍵,屏幕提示:
“該號碼已注銷?!?/p>
他笑了笑,把短信刪除,又把手機調(diào)成靜音。
九、歸鴻
夜里十一點,張駿坐在地板,打開那只舊鐵盒:
· 一張 2005 年 3 月 9 日的電影票根,《春光乍泄》;
· 一張共同存折的注銷回執(zhí),金額 0.00;
· 一截被水浸爛的襯衫布片,繡著褪色的“白”。
他把布片貼在胸口,像貼一張創(chuàng)可貼。
十、三十五歲的愿望
蠟燭早已熄滅,屋里只剩雨聲。
張駿對著空氣舉杯,聲音低?。?/p>
“三十五歲到了,我來赴約。
你失約一次,我等你一生?!?/p>
窗外,湘江的水漲了又退,退了又漲。
三十五歲的張駿坐在地板上,像坐在一條再也回不去的河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