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雪落進老巷時,書店的玻璃窗上凝了層薄霜。溫詩祁用手指在霜花上畫了棵小桂樹,剛畫完,就聽見巷口傳來熟悉的自行車鈴鐺聲——是修自行車的爺爺,裹著厚棉襖,車筐里放著個鼓鼓囊囊的布包。
老爺爺溫丫頭,宋小子,看我給你們帶啥了。
爺爺搓著手走進來,把布包放在吧臺上,打開時露出一沓泛黃的信紙
老爺爺這是我老伴當(dāng)年在書店寫的信,那時候她身子弱,不愛出門,就總在這兒給遠嫁的妹妹寫信,寫完了我?guī)退摹?/p>
老爺爺前些天收拾老房子找著的,想著放在書店里,也算給這些信找個家。
溫詩祁拿起最上面的一封,信封上的字跡娟秀,右上角畫著朵小小的桂花,郵戳日期是二十年前的重陽節(jié)。她小心地拆開,信紙里夾著片干枯的桂花,字里行間滿是對妹妹的牽掛,還提了句“書店的燈真暖,今天李丫頭給我泡了杯桂花茶,喝著心里也熱乎”。
宋亞軒爺爺,我們把這些信和之前的舊照片放在一起吧。
宋亞軒拿來個木盒,鋪了層柔軟的棉紙,溫詩祁把信一封封放進去,連帶著那片干桂花,也輕輕夾回信里
溫詩祁這樣來書店的人,就能看到當(dāng)年的故事了。
爺爺看著木盒,眼里泛起光
老爺爺好,好,她要是知道這些信能留在這兒,肯定高興。
老爺爺對了,我還帶了點煤球,你們這書店窗戶大,冬天冷,燒點煤球能暖和些。
說著就轉(zhuǎn)身要去搬煤球,宋亞軒連忙攔住
宋亞軒爺爺,我們有電暖氣,您別操心,快坐下來喝杯熱茶。
正說著,門口的風(fēng)鈴響了,蘇晚抱著個保溫桶走進來,身后跟著蹦蹦跳跳的女兒
蘇晚外面雪下得大,我煮了點姜棗茶,給你們暖暖身子。
蘇晚把保溫桶放在桌上,掀開蓋子,熱氣裹著甜香飄出來
蘇晚我女兒還說,要把她新畫的繪本帶來,說要給書店的‘故事本’添新內(nèi)容。
小姑娘從書包里拿出本畫本,翻開第一頁,是雪天里的書店,門口掛著串紅燈籠,李奶奶坐在窗邊,手里拿著杯熱茶,修自行車的爺爺在門口掃雪,溫詩祁和宋亞軒在整理書架。
“我畫的是‘書店的冬天’,媽媽說,冬天的書店也很暖?!?/p>
小姑娘仰著頭,把畫本遞給溫詩祁,眼里滿是期待。
溫詩祁接過畫本,翻到最后一頁,小姑娘用彩筆寫了行歪歪扭扭的字
“我明年還要來參加桂花故事會,還要畫更多書店的故事?!?/p>
她忍不住笑了,摸了摸小姑娘的頭
溫詩祁畫得真好,我們把這本畫本也放進展示架,讓大家都看看。
午后的雪越下越大,巷口的路燈被雪裹成了個暖黃的光球。溫詩祁和宋亞軒坐在窗邊,喝著姜棗茶,翻看著爺爺帶來的舊信,偶爾和蘇晚聊幾句家常,小姑娘則趴在吧臺上,用彩筆在紙上畫著雪地里的桂花。
忽然,門口傳來輕輕的敲門聲,溫詩祁抬頭,看見個穿著校服的女生站在門外,手里抱著本書,頭發(fā)上落了層雪。
女生請問……這里是老巷書店嗎?
我聽外婆說,這里有很多舊書,還有很多人的故事,我想找一本關(guān)于桂花的書,給外婆當(dāng)生日禮物?!?/p>
溫詩祁進來吧,外面冷。
溫詩祁招呼她進來,遞了杯姜棗茶
溫詩祁你外婆也知道我們書店?
女生接過茶,捧著杯子暖了暖手
女生外婆說,她年輕的時候常來這里看書,還認識李奶奶,說這里的桂花故事會特別熱鬧。
女生她現(xiàn)在身體不好,不能出門,我想找本有桂花的書,再把這里的故事講給她聽,讓她也能感受下書店的暖。
宋亞軒從書架上拿下一本《桂花與老巷》,遞給女生
宋亞軒這本書里寫了很多老巷的故事,還有關(guān)于桂花的傳說,你可以送給外婆。對了,我們展示架上有李奶奶做的樹葉書簽,你可以選一張,夾在書里。
女生選了張畫著桂花的書簽,小心地夾進書里,又翻了翻桌上的“故事本”,看到李奶奶寫的“老巷書店,永遠等你們回家”,眼眶忽然紅了
女生我外婆也常說,老巷是她的家,書店是她的念想。等春天來了,我一定帶她來這里,聽大家講故事。
雪停的時候,女生抱著書離開了,臨走前還跟溫詩祁約定,春天要帶外婆來參加下一次的故事會。溫詩祁站在門口,看著她的背影消失在巷口,雪地上留下一串淺淺的腳印,像串小小的省略號,等著春天來續(xù)寫。
宋亞軒走過來,把一件厚外套披在她身上
宋亞軒別站太久,外面冷。
他指了指展示架上的木盒和畫本
宋亞軒你看,咱們書店的故事,又多了一頁。
溫詩祁裹緊外套,看著滿店的舊物——舊信、舊照片、舊書,還有新添的畫本和故事本,忽然覺得,這些故事就像冬天里的炭火,看似安靜,卻在默默燃燒,暖著每個走進書店的人。她轉(zhuǎn)身走進店里,拿起筆,在“故事本”上寫下新的一行:“雪落時,舊信有了歸處,新約有了期待,老巷的暖,從不缺席?!?/p>
窗外的雪光映著店內(nèi)的暖燈,桂花的余香還在空氣中輕輕飄著,仿佛在說,等春天來了,等桂花開了,又會有新的故事,在這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