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點五十分,天還沒亮透。巷口的風裹著隔夜的油煙味兒,梧桐樹影斑駁地落在青石板上。我背著畫箱,腳步輕得像是怕吵醒誰。路過早點攤時,爐火剛點著,油鍋“滋啦”一聲,熱氣騰騰地冒出來。老板娘探出頭,看見是我,愣了一下,沒說話。
我知道他們在想什么。
林家那個丫頭,讀了那么多書,又回來了?
我低著頭,加快腳步,拐進老宅的院門。
門軸還是那聲“吱呀”,像是從記憶深處傳來的嘆息?;睒湓诔快F里靜悄悄的,枝葉間漏下幾縷微光。我走到書房門口,鑰匙插進鎖孔,“咔噠”一聲,門開了。
屋子里靜得能聽見自己心跳。百葉窗縫隙漏下的陽光像一條條金線,橫七豎八地切在黑板上。塵土在光束里浮沉,像是小時候爺爺念詩時,我盯著天花板發(fā)呆時看到的畫面。
我放下畫箱,深吸一口氣??諝饫镉蟹N陳舊的味道,混合著木頭、墨香和紙張的氣息。講臺就在眼前,邊角已經(jīng)磨圓了,桌面上刻著幾道淺淺的劃痕,是我小時候練字時劃出來的。
我走過去,手指輕輕拂過那些痕跡。
“寫字如做人,一筆一畫都要穩(wěn)?!睜敔斦f過的話,現(xiàn)在聽起來,有點遙遠。
我搖頭,甩開這些念頭,打開畫箱,拿起一支藍色粉筆,緩緩落下第一筆。
線條輕柔卻堅定。
六點二十,窗外傳來腳步聲。
有人在門口張望,窸窸窣窣的議論聲飄進來:
“這是干啥呢?”
“林老師家孫女吧?咋在黑板上亂涂亂畫?”
“聽說她要在家里辦學堂……哎喲,這年頭誰還學這些?”
我聽見這些話,手指微微一頓,但沒停下。繼續(xù)勾勒梧桐樹的輪廓,粉筆灰簌簌地往下掉。
六點三十五分,第一縷完整的陽光照進教室。
我退后幾步,看著黑板上的畫面:梧桐樹下,是阿婆的繡坊,旁邊是周大爺?shù)呐f書攤,墻角還有一輛歪七扭八的自行車——那是我小時候最愛騎的那輛。
汗水滑下來,我用袖子一抹,繼續(xù)補細節(jié)。
門外的人漸漸多了起來。
有遛狗的老太太,有送孩子上學的年輕父母,還有幾個剛下夜班的工人,站在門口看熱鬧。
“哎呦,這不是林家那姑娘嗎?”
“聽說她碩士畢業(yè),不找工作,在家里畫畫?”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啊,讀書讀傻了?!?/p>
我聽見這些話,心口一陣陣發(fā)緊。但我沒回頭,也沒停下。
我繼續(xù)畫。
六點五十,一陣清脆的童聲打破了沉寂。
“Mama, look! It’s like magic!”
我轉頭,看見一個金發(fā)女人牽著一個小女孩站在門口。小女孩眼睛亮晶晶的,指著黑板上的梧桐樹笑。
女人也看著畫,眼神里有些驚訝和欣賞。
“Excuse me,”她開口,英語,“This is beautiful. It’s not just a drawing. It’s… memory.”
我愣了一下,沒想到會在這里聽到英文。
“Thank you,”我用英文回應,聲音有些局促,“It’s about this place. About the people here.”
她點點頭,笑著掏出一張名片遞給我。
“Fleur Chen. I work at my husband’s company in French business. My daughter loves art.”
我接過名片,上面印著一家法國公司的名字。
“Would you mind if she joins your class?”
我心頭猛地一震,像是被什么輕輕推了一把。
“Of course not,”我說,聲音有點啞,“She’s welcome anytime.”
女人點點頭,拉著女兒的手走了。小女孩臨走前還回頭看了一眼黑板上的畫,眼睛里閃著光。
我站在原地,手心里攥著那張名片,指尖微微發(fā)抖。
這是第一次,有人主動來找我報名。
七點整,陽光灑滿了整個教室。
我放下粉筆,轉身面對門外的人群。
他們還在議論紛紛,但不像剛才那樣冷嘲熱諷了。有幾個年紀大的阿婆站在門口,眼神里帶著一絲好奇。
我走上前,站在門檻上,看著他們。
“我不是來教你們怎么畫的,”我說,“我是來教你們怎么看見的?!?/p>
人群安靜了幾秒。
然后,有人低聲說:“這丫頭,倒是有點意思?!?/p>
另一個男人皺眉:“可孩子要考學的,哪有空學這個?”
我沒接話,只是笑了笑。
我知道,改變不會一蹴而就。但至少,有人開始愿意聽我說了。
我轉身回屋,準備收拾畫具。
忽然,余光瞥見一個人影靠在門口的墻邊。
是個少女,穿著黑色衛(wèi)衣,戴著耳機,頭發(fā)染成深棕色,低垂著眼簾,手里拿著一瓶礦泉水。她站在那兒,像是無意經(jīng)過,卻又一直沒走。
我注意到她盯了黑板很久。
等我走近,她忽然抬起頭,嘴角微微一揚,眼神里透出一絲不屑。
“這也叫藝術?”她低聲說了一句,然后轉身離開。
我站在原地,看著她的背影,心里莫名地一緊。
我知道,她不是普通的孩子。
她會是我的第一個挑戰(zhàn)者。
\[未完待續(xù)\] | \[本章完\]七點零三分,晨風卷著梧桐葉擦過門檻。我站在陽光里,聽見人群的腳步聲拖得慢了,像被什么拽住似的。
“林老師家孫女啊,”一個熟悉的聲音從人堆里冒出來,“你們記得不?她小時候總在巷口畫花,拿粉筆在地上描繡娘阿婆的影子?!?/p>
“可不是嘛,”另一個婦人接話,“那會兒她爺爺還活著,天天在院子里教她認字,說她將來要當大畫家?!?/p>
我背對著他們,手指還搭在黑板邊沿。粉筆灰沾在指甲縫里,洗不掉的那種。
“現(xiàn)在回來啦,”遛狗的王嬸語氣忽然輕下來,“聽說讀到碩士呢。”
我沒有回頭,但能感覺到門外的目光變了。不再只是看熱鬧,倒像是重新打量什么人似的。
“這畫……”有人低聲說,“還真有點意思?!?/p>
墻上的老巷在晨光里活過來。梧桐枝葉間漏下的光斑落在繡坊門前,仿佛真有阿婆坐在那里穿針引線。舊書攤的木頭桌子歪了一邊,是當年周大爺總愛靠著曬太陽的樣子。
“我小時候也在這條巷子長大的。”我終于開口,聲音不大,卻讓門口的人都靜了聲,“可你們知道嗎?我最怕的就是這條巷子。”
人群里起了輕微的騷動。
“怕它太安靜。”我轉過身,看著門外一張張帶著疑慮的臉,“怕它看不見自己有多好。”
幾個送孩子上學的家長還在猶豫,但已經(jīng)有人悄悄把孩子往門邊帶了帶。
“這不是畫畫課,”我說,“這是看見課?!?/p>
七點十五分,趙美琳留下的名片躺在我掌心。紙張帶著淡淡的香水味,不是那種濃烈的外國香,倒像是茉莉混著檀木的味道。
“Mama,”小女孩走遠了還在問,“我們可以每天都來嗎?”
我望著她們的背影,忽然想起昨夜那個夢。夢里爺爺坐在槐樹下,手里拿著一本書,風吹動書頁時,他抬頭看了我一眼。
“別指望他們會歡迎你?!彼f。
“可他們會記住?!蔽以趬衾锎?。
現(xiàn)實比夢境更冷,但也更暖。
七點二十五分,門外只剩幾個遲疑的身影。
“林姑娘,”一個阿婆探進半張臉,“我家小孫子下午放學,能來瞧瞧不?”
“當然。”我點頭。
她退回去跟另一個老太太嘀咕幾句,兩人一前一后走了。我聽清了幾個詞:“碩士生”、“法國人”、“有點本事”。
我低頭收拾粉筆,把畫箱輕輕合上。
七點三十分,一陣腳步聲急促地踩碎寂靜。
我抬頭,看見那個穿黑衛(wèi)衣的少女又回來了。這次她沒靠墻,而是徑直走到門口。
“你就是林老師孫女?”她嗓音有些沙啞,像是剛睡醒。
“是?!蔽铱粗?。
她盯著黑板看了很久,忽然嗤笑一聲:“就這也叫看見?”
我還沒說話,她已經(jīng)轉身走了。衛(wèi)衣拉繩在風里晃了一下,像根倔強的琴弦。
七點三十七分,我坐回講臺邊的椅子上。木頭椅腳發(fā)出吱呀一聲,驚醒了角落里的一只蜘蛛。
它順著墻縫爬走了,留下空蕩蕩的網(wǎng),在陽光下閃著微弱的銀光。
我摸了摸口袋,趙美琳的名片還在。指尖碰到一角,硬硬的,像一塊小小的錨。
外面?zhèn)鱽碓绨喙坏膭x車聲,接著是書包碰撞的響動——孩子們該放學了。
我站起身,拉開百葉窗。
陽光猛地涌進來,照亮整個教室。墻上那幅畫,在光里微微顫動,仿佛下一秒就要活過來。
門軸“吱呀”一聲。
有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