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東明人的血火洗禮在西西里弗斯群島的玄武巖上烙下第一道咒痕時(shí),蒼藍(lán)的穹頂曾裂開縫隙——天明教的圣典如燃燒的鴉羽般紛落,在銹蝕的齒輪與禱詞交織的土地上,第一代西西里弗斯王以鐵腕攥緊了權(quán)柄。
他的野心曾如火山口的巖漿般翻涌,欲將群島的每道峽灣都鑄成榮光的勛章,卻在猩紅熱病蔓延的第四十七個秋分日,于鑲嵌著天青石的王座上枯萎成一尊蠟像,指縫間還攥著未寫完的征服詔諭。
他那群佩戴著琺瑯紋章的子嗣們,卻將父王的雄心熔鑄成了內(nèi)斗的砝碼。當(dāng)兩個世紀(jì)的沙漏流盡最后一粒塵埃時(shí),王朝的宮墻已被內(nèi)訌蛀成蜂巢,穹頂?shù)牟世L在戰(zhàn)火中剝落,露出底下猙獰的磚石。
天明教的圣輝在此刻裂為兩半:追隨日輪徽記的天日教仍守著殘?jiān)珨啾谥械恼y(tǒng),而奉月鐮為圖騰的天月教,則在血月祭祀的暗影中走向癲狂。
那些飄揚(yáng)著月鐮黑旗的城邦如瘟疫般擴(kuò)散,鐵蹄踏碎了圣日教國最后的禱鐘聲。硫磺火照亮的海峽間,天月教的神廟已開始滴血——保守派與激進(jìn)派的分裂如毒蛇的信子,在祭壇下嘶鳴。激進(jìn)派高舉著"凈化群島"的染血權(quán)杖,卻在進(jìn)攻圣日教國的同時(shí),用黃金的鎖鏈捆住同教城邦的手腳;而保守派則在陰暗的港埠里,將刻著圣日教徽的火槍賣給垂死的敵人,每一筆交易都在死者的瞳孔里凝成冰冷的笑意。
就在這被詛咒的年代,當(dāng)圣日教國最后的堡壘淪為烏鴉的巢穴時(shí),他們在地下禁忌的工坊里,用殉教者的骸骨與星界的隕鐵,鑄造著終結(jié)一切的造物。
熔爐中迸濺的火星映照著工匠們扭曲的面容,那尊被稱為"終末之諭"的兵器,在齒輪與符文的咬合中蘇醒——它的誕生并非神諭,而是絕望者向深淵賒借的契約,即將用一道撕裂蒼穹的光,為這片浸泡在血與蜜中的土地,寫下焚盡一切的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