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出使西域歸來后,漢武帝命人在長安城外修建“通西域閣”,要將西域的風(fēng)土人情與通使的故事刻在石壁上。張騫帶著安清送的泥板和沿途收集的紋樣來見工匠,指著泥板上的草紋:“這里要刻上波斯的商人,那里要刻上匈奴的牧人,草要從東方一直長到西方,玄鳥和獅子要走在同一條路上。”
工匠們依言雕刻,石壁漸漸生動起來:東方的農(nóng)夫牽著牛,西域的商人騎著駱駝,玄鳥在天上飛,獅子在路邊臥,草葉從長安一直蔓延到波斯,每一片葉子上都刻著小小的“安”字。張騫每天都來查看,有時會站在石壁前,想起阿衡的甲骨、伯禽的鼎,想起安清帳篷里的茶,忽然覺得,這些年的辛苦都值了——阿衡當(dāng)年期盼的“天下一家”,正在慢慢實現(xiàn)。
通西域閣落成那日,百姓爭相前來觀看。有個西域來的小女孩,拉著母親的手,指著石壁上的草紋:“娘,這個和我們帳篷上的一樣!”母親笑著點(diǎn)頭:“這是東方和西方的約定,以后我們來長安,就不會迷路了?!?/p>
張騫站在人群中,看著百姓們的笑臉,忽然聽見身后有人喊他。回頭一看,是安清,他牽著駝隊,駝背上馱著波斯的葡萄酒和西域的絲綢:“我來給你送禮物,也來看看這石壁——我爺爺要是知道,肯定會高興的?!眱扇讼嘁暥?,陽光灑在石壁上,那些刻痕仿佛活了過來,玄鳥展翅,獅子起身,草葉隨風(fēng)擺動,訴說著跨越千年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