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次意外的發(fā)生考驗著他們的系統(tǒng)。崔瀚率所在的街區(qū)因基礎設施故障大規(guī)模斷網,持續(xù)了將近兩天。夫勝寬發(fā)了無數條信息都石沉大海,電話也打不通。最初的擔心逐漸升級為焦慮,他甚至開始查找紐約當地的新聞,害怕崔瀚率出了什么意外。
就在夫勝寬快要忍不住想聯系崔瀚率在韓國的家人時,網絡恢復了。崔瀚率的訊息如潮水般涌來,先是解釋斷網情況,然后是一條條補發(fā)的日常分享,最后是一條長長的語音。
“勝寬哩,”崔瀚率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但很平穩(wěn),“斷網的時候,我畫了很多畫。畫了想象中你上班的樣子,畫了我們一起吃過的烤肉店,還畫了如果我們在紐約街頭相遇的場景……我發(fā)現,即使沒有網絡,我的系統(tǒng)里也全都是你的信號。它好像已經內置了,不需要外部連接也能運行?!?/p>
夫勝寬聽著這條語音,懸了兩天的心終于重重落下,同時又因這番話而柔軟得一塌糊涂。他回復道:“笨蛋……嚇死我了。不過……我的系統(tǒng)好像也是。這兩天我老是下意識看手機,才發(fā)現不是手機壞了,是收不到你的信號了。原來我的世界,早就默認你的信號是基礎背景音了。”
這次意外的“斷聯測試”,非但沒有削弱他們的聯系,反而讓他們更確信彼此在對方生命中的嵌入程度之深。他們的系統(tǒng),已經完成了從“需要外部信號連接”到“內置核心程序”的升級。
幾個月的時間在時而緩慢時而飛快的節(jié)奏中流過。歸期將至。
項目結束前,崔瀚率寄回了一個大大的包裹到韓國。里面不是紐約的紀念品,而是厚厚一沓畫作。每一幅畫都源自他們分離期間分享的碎片:夫勝寬描述的電視臺辦公室窗外的景色、他語音里提到的下班路上常去的便利店、甚至是他開玩笑說想吃而紐約沒有的濟州島柑橘……都被崔瀚率用他獨特的視角和筆觸重新詮釋。隨畫附有一張紙條:【所有你傳遞過來的頻率,都已接收并完成可視化處理。即將帶著更強的信號返回?!?/p>
夫勝寬抱著這些畫,又哭又笑。他小心翼翼地把畫作收好,然后開始策劃一件大事——他要親自去機場接崔瀚率,并且,要給他一個前所未有的、清晰的“信號”。
當崔瀚率拖著行李箱走出國際到達口時,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那個格外顯眼的身影。夫勝寬穿著一件亮黃色的衛(wèi)衣,像一個小太陽站在那里。這不算特別,特別的是,他手里舉著一個手工制作的、略顯粗糙但誠意滿滿的牌子,上面畫著一個巨大的、正在發(fā)射波段的雷達圖案,旁邊用韓文和英文寫著:
【Vernon's Signal —— 最強接收站,已就位。歡迎回家?!?/p>
崔瀚率愣在原地一秒,隨即,臉上綻放出無比燦爛的笑容,比紐約時代的霓虹還要耀眼。他快步穿過人群,走到夫勝寬面前,放下行李,什么也沒說,只是張開雙臂,將這個小太陽緊緊擁入懷中。
這一次的擁抱,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用力,都要踏實。分離沒有拉遠他們的距離,反而讓他們的頻率在考驗中完成了同步升級,信號變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強大。他們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但無論遇到什么,他們的內置系統(tǒng),都將保證彼此永不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