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號()】表明行文中注釋性的話語。行文中的注釋性話語要用括號括起來,以便與正文區(qū)別開。括號里的話語如果是用來注釋句子里某些詞語的,這種括號叫句內(nèi)括號。例如:“中國猿人(全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或簡稱‘北京人’)在我國的發(fā)現(xiàn),是對古人類學的一個重大貢獻?!本鋬?nèi)括號要緊貼在被注釋的詞語之后。括號里的話語如果是用來注釋整個句子的,這種括號叫句外括號。例如:“果戈里作《巡按使》,使演員直接對看客道:‘你們笑自己!’(奇怪的是中國的譯本,卻將這極要緊的一句刪去了。)”句外括號要放在句末的標點之后。括號除了最常用的圓括號之外,還有方括號({})、方頭括號(【】)等幾種。同一本書,可用不同的括號標明不同性質(zhì)的注釋。
【省略號(……)】標明行文中省略了的話語。常見的有兩種:(1)引文的省略。例如:“大家懷著非常激動的心情,堅定而響亮地高唱:‘……團結(jié)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xiàn)?!保?)列舉的省略。例如:“我國東北的小興安嶺,有數(shù)不清的紅松、白樺、柞樹……幾百里連城一片,就像綠色的海洋。”此外,表示話未說完,語意未盡,或說話時斷斷續(xù)續(xù)。例如:“車隊像一條河,緩緩地流在深冬的風里……”“黨……派我……到蘭考……工作,我……沒有……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
【連接號(-)】表示連接,把意義密切相關(guān)的詞語連城一個整體。連接號表示時間、地點、數(shù)目字的起止,或者表示相關(guān)事物的聯(lián)系。例如:“抗日戰(zhàn)爭時期(1937年-1945年),”“北京-長沙直達快車,”“巨峰葡萄畝產(chǎn)2000-3000斤?!?/p>
【間隔號(·)】表示某些外國人和國內(nèi)某些少數(shù)民族的姓和名之間的分界,月份和日期間的分界,書名和篇名間的分界,詩體、詞牌和題目間的分界,還可以表示標題中并列詞語間的停頓。例如:“諾爾曼·白求恩”,“一二·九運動”,“《史記·陳涉世家》”,“《七律·長征》”,“《念奴嬌·赤壁懷古》”,“《狗·貓·鼠》”。
【書名號(《》)】標明書名、篇名、報刊名稱等。例如:《紅樓夢》、《狂人日記》、《人民日報》、《語文報》。書名號里邊還要用書名號時,外邊的用雙層尖角號,里邊的用單層尖角號。例如:《〈中國工人〉發(fā)刊詞》。某些文史著作里面,為了和專名號配合,書名號用浪線(~)。
【標點符號的位置】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和冒號不出現(xiàn)在 一行之首。在書寫和印刷時,句號、逗號、頓號、分號和冒號的位置偏下;問號和嘆號上端比字略低,下端與字平齊。以上七種標點符號均各占一個字的位置。引號 、括號、書名號的前一半不出現(xiàn)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現(xiàn)在一行之首。省略號是六個點,長度為兩個字,中間不宜斷開。連接號為一短橫,長度一般為三分之二個字。在書寫和印刷時,省略號和連接號高低居中。書名號(波浪式)放在字的下邊。間隔號在所隔詞語中間,高低居中,占一個字的位置,書名號(波浪式)長度與其上面的字數(shù)相等。
這第一篇就此完成,接下來請欣賞
《古代漢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