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銀行并入“季沈和解基金”的消息傳開后,江晚星在整理總行地下室的舊檔案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上了三重鎖的鐵柜。鎖孔形狀與爺爺留下的那枚黃銅鑰匙完全吻合,打開后,... 更多精彩內(nèi)容,盡在話本小說。" />
季氏銀行并入“季沈和解基金”的消息傳開后,江晚星在整理總行地下室的舊檔案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上了三重鎖的鐵柜。鎖孔形狀與爺爺留下的那枚黃銅鑰匙完全吻合,打開后,里面躺著一本1937年的銀號賬簿,泛黃的紙頁上記錄著一筆巨額債務(wù)——“季氏向沈氏借款三十萬銀元,以祖宅地契為抵押,債務(wù)人:季長風(fēng)(季老爺子原名)”。
【1937年?爺爺那時才十八歲,怎么會借這么多錢?】江晚星翻到賬簿最后一頁,附著一張借款協(xié)議,擔(dān)保人一欄的簽名模糊不清,隱約能辨認出“蘇”字的輪廓。她突然想起外婆蘇婉的父親曾是江城有名的實業(yè)家,1937年因戰(zhàn)亂破產(chǎn),難道這筆錢與蘇家有關(guān)?
季寒琛的讀心術(shù)捕捉到她的困惑,補充道:“銀號的老掌柜說,這筆錢當(dāng)年被用來贖回被日軍扣押的蘇家船隊,而抵押的祖宅地契,后來被沈氏偷偷換成了假的——真地契一直藏在銀號的金庫,去年清點時才發(fā)現(xiàn),上面有蘇婉父親的私章?!?/p>
江晚星立刻讓人調(diào)取金庫記錄,發(fā)現(xiàn)真地契的夾層里藏著一封短信,是蘇婉父親寫給季老爺子的:“長風(fēng)賢侄,此恩不必言謝,唯盼你護小女婉兒周全,地契暫存你處,待戰(zhàn)亂平息,便作她的嫁妝?!?/p>
【原來爺爺借錢是為了救蘇家,沈氏卻用假地契設(shè)局,想一石二鳥吞并季沈兩家的產(chǎn)業(yè)!】她突然注意到賬簿的空白頁上有一行針孔字,破譯后顯示:“族譜漏記一子,名‘念蘇’,為長風(fēng)與婉兒所生,寄養(yǎng)于鄉(xiāng)下?!?/p>
“念蘇?”季寒琛的瞳孔驟縮,“我小時候聽管家提過,爺爺年輕時確實在鄉(xiāng)下寄養(yǎng)過一個孩子,后來因一場瘟疫‘夭折’了,難道……”
兩人立刻趕往鄉(xiāng)下的季氏老宅,在村頭的老槐樹下找到一位百歲老人,是當(dāng)年照顧“念蘇”的奶媽。老人顫巍巍地拿出一個長命鎖,上面刻著“季念蘇”三個字,背面的刻字與爺爺?shù)墓P跡如出一轍:“吾兒念蘇,生于1940年,為保其平安,暫隱其名?!?/p>
“小少爺沒有夭折?!崩先四ㄖ蹨I,“那年瘟疫,是沈家人故意散播的,想斬草除根。我把他換成了鄰村夭折的孩子,自己帶著他逃去了南洋,現(xiàn)在他在檳城開船運公司,名叫蘇念安——隨母姓,是怕被沈氏發(fā)現(xiàn)?!?/p>
江晚星心頭一震——蘇念安?這不正是沈知意的船運公司合伙人嗎?她立刻聯(lián)系檳城,得知蘇念安三天前剛回到江城,此刻正在季氏祖宅外徘徊。
眾人趕到祖宅時,一個兩鬢斑白的男人正撫摸著門楣上的雕花,看到江晚星手里的長命鎖,突然老淚縱橫:“這鎖……是我娘給我的……”
他從懷里掏出一個布包,里面是蘇婉寫給兒子的信:“念蘇吾兒,娘不能認你,是怕沈氏害你,你爹的黃銅鑰匙能打開銀號鐵柜,里面有真相……”
真相終于大白:季念蘇是爺爺與外婆的長子,比母親蘇曼年長五歲,因沈氏的追殺被迫隱姓埋名。而那筆三十萬銀元的債務(wù),早已被蘇念安用蘇家船隊的運費還清,沈氏卻一直隱瞞此事,想用假地契繼續(xù)要挾季家。
就在這時,沈氏的最后殘余勢力突然闖入祖宅,為首的竟是沈知意的堂叔沈從武,手里舉著那份假地契:“季家欠沈氏的錢還沒還!這祖宅該歸我們了!”
季念蘇冷笑一聲,將還款憑證摔在他面前:“1950年就還清了,是你們沈氏貪得無厭,偽造賬目!”他按下手機,播放了沈從武與當(dāng)年銀號掌柜的通話錄音,里面清晰地記錄著如何篡改賬簿、隱瞞還款的經(jīng)過。
沈從武臉色煞白,還想頑抗,卻被季思歸和沈知意攔住——兩人已徹底看清沈氏的真面目,決心站在季家這邊。
祖宅的堂屋里,季老爺子顫抖著握住季念蘇的手,老淚縱橫:“我的兒……爹對不起你……”
季念蘇搖搖頭,從布包里拿出一本手抄的族譜,上面補記著自己的名字:“爹,我從未怪過你。這些年在南洋,我一直看著季家越來越好,就夠了。”
江晚星看著補全的族譜,突然明白:豪門最深的遺憾,不是恩怨未解,是血脈被硬生生隔斷;而最動人的和解,是哪怕隔了八十年,失散的家人終能笑著說一句“我回來了”。
季寒琛握住她的手,讀心術(shù)傳來她此刻的溫暖:【原來銀號鐵柜里鎖的不是債務(wù),是爺爺和外婆用一生守護的秘密,是想告訴我們,家的賬本上,從來沒有“虧欠”,只有“牽掛”?!?/p>
夕陽染紅了祖宅的飛檐,季家人在院子里拍了第一張完整的全家福。季念蘇站在父母的牌位旁,笑得像個孩子。江晚星知道,這場跨越一個世紀(jì)的血脈離散,終于在這一刻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而季家的故事,會像這祖宅的老槐樹一樣,根系綿延,枝葉參天,因為每個家人都明白:無論走多遠,家永遠是等待你歸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