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二区,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亚洲av成人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話本小說網(wǎng) > 二次元小說 > 史記
本書標(biāo)簽: 二次元  公版書  劇情文     

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第六

史記

正義此泰山上筑土為壇以祭天,報(bào)天之功,故曰封。

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bào)地之功,故曰禪。言禪者,神之也。白虎通云:“或曰封者,金泥銀繩,或曰石泥金繩,封之印璽也?!蔽褰?jīng)通義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梁父,(荷)?天命以為王,使理髃生,告太平于天,報(bào)髃神之功?!?

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禪?蓋有無(wú)其應(yīng)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見而不臻乎泰山者也。雖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是以即事用希。傳曰:“三年不為禮,禮必廢;三年不為樂,樂必壞?!泵渴乐?,則封禪答焉,及衰而息。厥曠遠(yuǎn)者千有余載,近者數(shù)百載,故其儀闕然堙滅,其詳不可得而記聞云。

尚書曰,舜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遂類于上帝,禋于六宗,望山川,篃髃神。

輯五瑞,擇吉月日,見四岳諸牧,還瑞。①歲二月,東巡狩,至于岱宗。岱宗,泰山也。②柴,望秩于山川。遂覲東后。東后者,諸侯也。合時(shí)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贄。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③八月,巡狩至西岳。

西岳,華山也。④十一月,巡狩至北岳。北岳,恒山也。⑤皆如岱宗之禮。

中岳,嵩高也。⑥五載一巡狩。

注①集解徐廣曰:“還,一作‘班’?!?

注②正義括地志云:“泰山,一曰岱宗,東岳也,在兗州博城縣西北三十里。

周禮云兗州鎮(zhèn)曰岱宗?!?

注③正義括地志云:“衡山,一名岣嶁山,在衡州湘潭縣西四十里?!?

注④正義括地志云:“華山在華州華陰縣南八里,古文以為敦物。周禮云豫州鎮(zhèn)曰華山?!?

注⑤正義括地志云:“恒山在定州恒陽(yáng)縣西北百四十里。周禮云并州鎮(zhèn)曰恒山?!?

注⑥索隱獨(dú)不言“至”者,蓋以天子所都也。正義括地志云:“嵩山,亦名曰太室,亦名曰外方也。在洛州陽(yáng)城縣西北二十三里?!?

禹遵之。后十四世,至帝孔甲,淫德好神,神瀆,二龍去之。①其后三世,湯伐桀,欲遷夏社,不可,作夏社。后八世,至帝太戊,有桑谷生于廷,一暮大拱,懼。伊陟曰:②“妖不勝德?!碧煨薜拢9人?。伊陟贊巫咸,巫咸之興自此始。③后十四世,帝武丁得傅說為相,殷復(fù)興焉,稱高宗。有雉④登鼎耳雊,武丁懼。祖己曰:“修德。”武丁從之,位以永寧。后五世,帝武乙慢神而震死。⑤后三世,帝紂淫亂,武王伐之。由此觀之,始未嘗不肅祗,后稍怠慢也。

注①索隱如淳按:國(guó)語(yǔ)“二龍漦于夏庭”是也。

注②集解徐廣曰:“陟,古作‘敕’?!?

注③索隱案尚書,巫咸殷臣名,伊陟贊告巫咸。今此云“巫咸之興自此始”,則以巫咸為巫覡。然楚詞亦以巫咸主神。蓋太史公以巫咸是殷臣,以巫接神事,太戊使禳桑谷之災(zāi),所以伊陟贊巫咸,故云巫咸之興自此始也。

注④集解徐廣曰:“一作‘鷮’,音嬌?!?

注⑤索隱謂武乙射天,后獵于河渭而震死也。

周官曰,冬日至,祀天于南郊,迎長(zhǎng)日之至;夏日至,祭地祗。皆用樂舞,而神乃可得而禮也。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祭其疆內(nèi)名山大川。四瀆者,江、河、淮、濟(jì)也。天子曰明堂、辟雍,①諸侯曰泮宮。②

注①集解韋昭曰:“水外四周圓如辟雍,蓋以節(jié)觀者也?!?

注②集解張晏曰:“制度半于天子之辟雍?!彼麟[按:服虔云“天子水澘,為辟雍。諸侯水不澘,至半,為泮宮”。禮統(tǒng)又云“半有水,半有宮”是也。

周公既相成王,郊祀后稷以配天,①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②自禹興而修社祀,后稷稼穡,故有稷祠,郊社所從來尚矣。

注①集解王肅曰:“配天,于南郊祀之?!?

注②集解鄭玄曰:“上帝者,天之別名也。神無(wú)二主,故異其處,避后稷也?!?

自周克殷后十四世,世益衰,禮樂廢,諸侯恣行,而幽王為犬戎所敗,①周東徙雒邑。秦襄公攻戎救周,始列為諸侯。②秦襄公既侯,居西垂,③自以為主少璤之神,作西畤,祠白帝,其牲用□駒④黃牛羝羊各一云。⑤其后十六年,秦文公東獵汧渭之閑,卜居之而吉。⑥文公夢(mèng)黃蛇自天下屬地,其口止于鄜衍。⑦文公問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征,君其祠之?!庇谑亲鬣~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

注①集解徐廣曰:“犬,一作‘畎’?!?

注②正義秦襄公,周平王元年封也。

注③正義漢隴西郡西縣也。今在秦州上邽縣西南九十里也。

注④索隱赤馬黑鬣曰□也。

注⑤索隱詩(shī)傳云:“羝,牡羊?!?

注⑥索隱按:地理志汧水出汧縣西北入渭。皇甫謐云“文公徙都汧”者也。

正義括地志云:“郿縣故城在岐州郿縣東北十五里,即此城也?!?

注⑦集解李奇曰:“鄜音孚。山阪曰衍。”索隱鄜,地名,后為縣,屬馮翊。

衍者,鄭觽注周禮云“下平曰衍”;又李奇三輔記云“三輔謂山阪閑為衍”也。

自未作鄜畤也,而雍旁故有吳陽(yáng)武畤,①雍東有好畤,皆廢無(wú)祠?;蛟唬骸白怨乓杂褐莘e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諸神祠皆聚云。蓋黃帝時(shí)嘗用事,雖晚周亦郊焉?!逼湔Z(yǔ)不經(jīng)見,縉紳者②不道。

注①集解李奇曰:“于旁有吳陽(yáng)地。”

注②集解李奇曰:“縉,插也,插笏于紳。紳,大帶?!彼麟[姚氏云“縉,當(dāng)作‘搢’”。鄭觽注周禮云“縉讀為‘薦’,謂薦之于紳帶之閑”。今按:鄭意以縉為薦,則薦亦是進(jìn),進(jìn)而置于紳帶之閑,故史記亦多作“薦”字也。

作鄜畤后九年,文公獲若石云,①于陳倉(cāng)北阪城祠之。②其神或歲不至,或歲數(shù)來,來也常以夜,光輝若流星,從東南來集于祠城,則若雄雞,其聲殷云,野雞夜雊。③以一牢祠,命曰陳寶。④

注①集解蘇林曰:“質(zhì)如石也。”服虔曰:“在北,或曰在陳倉(cāng)北。”索隱蘇林云:“質(zhì)如石,似肺?!?

注②正義三秦記云:“太白山西有陳倉(cāng)山,山有石雞,與山雞不別。趙高燒山,山雞飛去,而石雞不去,晨鳴山頭,聲聞三里?;蜓允怯耠u?!崩ǖ刂驹疲骸瓣悅}(cāng)山在今岐州陳倉(cāng)縣南?!庇衷疲骸皩氹u神祠在漢陳倉(cāng)縣故城中,今陳倉(cāng)縣東。

石雞在陳倉(cāng)山上?!膘粼陉悅}(cāng)城,故言獲若石于陳倉(cāng)北阪城祠之。

注③集解如淳曰:“野雞,雉也。呂后名雉,故曰野雞。”瓚曰:“殷,聲也。

云,足句之詞?!?

注④集解瓚曰:“陳倉(cāng)縣有寶夫人祠,或一歲二歲與葉君合。葉君神來時(shí),天為之殷殷雷鳴,雉為之雊也。在長(zhǎng)安正西五百里?!表f昭曰:“在陳倉(cāng)縣。寶而祠之,故曰陳寶?!彼麟[案:列異傳云“陳倉(cāng)人得異物以獻(xiàn)之,道遇二童子,云:‘此名為媦,在地下食死人腦。’媦乃言云:‘彼二童子名陳寶,得雄者王,得雌者伯?!酥鹜?,化為雉。秦穆公大獵,果獲其雌,為立祠。

祭,有光,雷電之聲。雄止南陽(yáng),有赤光長(zhǎng)十余丈,來入陳倉(cāng)祠中”。所以代俗謂之寶夫人祠,抑有由也。葉,縣名,在南陽(yáng)。葉君即雄雉之神,故時(shí)與寶夫人神合也。

作鄜畤后七十八年,秦德公既立,卜居雍,“后子孫飲馬于河”,遂都雍。雍之諸祠自此興。用三百牢于鄜畤。①作伏祠。②磔狗邑四門,以御蠱菑。③

注①索隱案秦本紀(jì),德公元年以犧三百祠鄜畤。今案:“百”當(dāng)為“白”,秦君西祀少昊時(shí)牲尚白。秦,諸侯也,雖奢侈,祭郊本特牲,不可用三百牢以祭天,蓋字誤耳。

注②索隱案:服虔云“周時(shí)無(wú)伏,磔犬以御災(zāi),秦始作之”。漢舊儀云“伏者,萬(wàn)鬼行日,故閉不干求也”,故東觀漢記“和帝初令伏閉晝?nèi)铡笔且?。又歷忌釋曰“伏者何?金氣伏藏之名。四時(shí)代謝,皆以相生。而春木代水,水生木也。

夏火代木,木生火也。冬水代金,金生水也。至秋,則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日也”。

注③索隱案:左傳云“皿蟲為蠱”,梟磔之鬼亦為蠱。故月令云“大儺,旁磔”,注云“磔,禳也。厲鬼為蠱,將出害人,旁磔于四方之門”。故此亦磔狗邑四門也。風(fēng)俗通云“殺犬磔禳也”。

德公立二年卒。其后(六)④年,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青帝。

其后十四年,秦繆公立,病臥五日不寤;寤,乃言夢(mèng)見上帝,上帝命繆公平晉亂。史書而記藏之府。而后世皆曰秦繆公上天。

秦繆公即位九年,齊桓公既霸,會(huì)諸侯于葵丘,①而欲封禪。管仲曰:②“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③七十二家,④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wú)懷氏⑤封泰山,禪云云;⑥虙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nóng)封泰山,禪云云;炎帝⑦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⑧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溋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huì)稽;⑨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⑩皆受命然后得封禪?!被腹唬骸肮讶吮狈ド饺?,⑾過孤竹;⑿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馬懸車,上卑耳之山;⒀南伐至召陵,⒁登熊耳山⒂以望江漢。兵車之會(huì)三,⒃而乘車之會(huì)六,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諸侯莫違我。昔三代受命,亦何以異乎?”于是管仲睹桓公不可窮以辭,因設(shè)之以事,曰:“古之封禪,鄗上之黍,北里之禾,⒅所以為盛;江淮之閑,一茅三脊,⒆所以為藉也。東海致比目之魚,[二0]西海致比翼之鳥,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今鳳皇麒麟不來,嘉谷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鴟梟數(shù)至,而欲封禪,毋乃不可乎?”于是桓公乃止。是歲,秦繆公內(nèi)晉君夷吾。其后三置晉國(guó)之君,平其亂??姽⑷拍甓洹?

注①正義括地志云:“葵丘在曹州考城縣東南一里五十步郭內(nèi),即桓公所會(huì)處也。”

注②索隱案:今管子書其封禪篇亡。

注③正義括地志云:“梁父山在兗州泗水縣北八十里。”

注④正義韓詩(shī)外傳云:“孔子升泰山,觀易姓而王可得而數(shù)者七十余人,不得而數(shù)者萬(wàn)數(shù)也?!卑福汗苤偎涀詿o(wú)懷氏以下十二家,其六十家無(wú)紀(jì)錄也。

注⑤集解服虔曰:“古之王者,在伏羲前,見莊子?!?

注⑥集解李奇曰:“云云山在梁父東?!彼麟[晉灼云:“山在蒙陰縣故城東北,下有云云亭也。”正義括地志云:“云云山在兗州博城縣西南三十里也。”

注⑦索隱鄧展云“神農(nóng)后子孫亦稱炎帝而登封者”,律歷志“黃帝與炎帝戰(zhàn)于阪泉”,豈黃帝與神農(nóng)身戰(zhàn)乎?皇甫謐云炎帝傳位八代也。

注⑧集解徐廣曰:“在鉅平。”骃案:服虔曰“亭亭山在牟陰”。索隱應(yīng)劭云“在鉅平北十余里”。服虔云“在牟陰”,非也。正義括地志云:“亭亭山在兗州博城縣西南三十里也?!?

注⑨索隱晉灼云“本名茅山”。吳越春秋云“禹巡天下,登茅山,髃臣乃大會(huì)計(jì),更名茅山為會(huì)稽”。亦曰苗山也。正義括地志云:“會(huì)稽山一名衡山,在越州會(huì)稽縣東南一十二里也。”

注⑩集解應(yīng)劭曰:“山名,在博縣?!睍x灼曰:“在鉅平南十三里?!?

注⑾索隱服虔云:“蓋今鮮卑是?!?

注⑿正義括地志云:“孤竹故城在平州盧龍縣南一十里,殷時(shí)孤竹國(guó)也?!?

注⒀集解韋昭曰:“將上山,纏束其馬,懸鉤其車也。卑耳即齊語(yǔ)所謂‘辟耳’?!彼麟[案:山名,在河?xùn)|大陽(yáng)。卑讀如字也。齊語(yǔ),即春秋外傳國(guó)語(yǔ)之書也。辟音僻。賈逵云“山險(xiǎn)也”。

注⒁正義召音邵。括地志云:“召陵故城在豫州郊城縣東四十五里也?!?

注⒂索隱登熊耳。案:荊州記耒陽(yáng)﹑益陽(yáng)二縣東北有熊耳,東西各一槵,狀如熊耳,因以為名。齊桓公并登之?;蛟坪朕r(nóng)熊耳,下云“望江漢”,知非也。

注⒃索隱案左傳,三,謂魯莊十三年會(huì)北杏,平宋亂;僖四年侵蔡,遂伐楚;六年伐鄭,圍新城是也。

注⒄索隱據(jù)左氏傳云,謂莊十四年會(huì)于鄄,十五年又會(huì)鄄,十六年盟于幽,僖五年會(huì)于首止,八年盟于洮,九年會(huì)葵丘也。

注⒅集解應(yīng)劭曰:“鄗上,山也。鄗音臛?!碧K林曰:“鄗上﹑北里皆地名?!?

索隱韋昭云:“設(shè)以不可得之物。”鄗音霍。應(yīng)劭云:“光武改高邑曰鄗?!币κ显疲骸班z縣屬常山?!币辉凄z上,山名。

注⒆集解孟康曰:“所謂靈茅也。”

注[二0]集解韋昭曰:“各有一目,不比不行,其名曰鰈?!彼麟[鰈音荅。郭璞云:“如牛脾,身薄,細(xì)鱗,紫黑色,只一眼,兩片合乃得行,今江東呼為王余,亦曰版魚。”

注集解韋昭曰:“各有一翼,不比不飛,其名曰鶼鶼?!彼麟[案:山海經(jīng)云“崇吾之山有鳥,狀如鳧,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云蠻”。郭璞注爾雅亦作“鶼鶼”。

注索隱三置晉君。案:謂惠公﹑懷公﹑文公也。

其后百有余年,而孔子論述六蓺,傳略言易姓而王,封泰山禪乎梁父者七十余王矣,其俎豆之禮不章,蓋難言之?;騿柖E之說,孔子曰:“不知。知禘之說,其于天下也視其掌?!雹僭?shī)云紂在位,文王受命,政不及泰山。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寧而崩。爰周德之洽維成王,成王之封禪則近之矣。及后陪臣執(zhí)政,季氏旅于泰山,仲尼譏之。②

注①集解孔安國(guó)曰:“為魯諱也?!卑显唬骸翱鬃又^或人言知禘之說者,于天下之事如指視以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注②集解馬融曰:“旅,祭名。禮,諸侯祭山川在封內(nèi)者。陪臣祭泰山,非禮也?!?

是時(shí)萇弘以方事周靈王,諸侯莫朝周,周力少,萇弘乃明鬼神事,設(shè)射貍首。

貍首者,諸侯之不來者。①依物怪欲以致諸侯。諸侯不從,而晉人執(zhí)殺萇弘。

②周人之言方怪者自萇弘。

注①集解徐廣曰:“貍,一名‘不來’?!?

注②集解皇覽曰:“萇弘頉在河南洛陽(yáng)東北山上?!?

其后百余年,秦靈公作吳陽(yáng)上畤,①祭黃帝;②作下畤,祭炎帝。

注①索隱吳陽(yáng),地名,蓋在岳之南。又上云“雍旁有故吳陽(yáng)武畤”,今蓋因武畤又作上﹑下畤以祭黃帝﹑炎帝。

注②集解徐廣曰:“凡距作密畤二百五十年?!?

后四十八年,周太史儋①見秦獻(xiàn)公曰:“秦始與周合,合而離,五百歲當(dāng)復(fù)合,②合十七年而霸王出焉。”③櫟陽(yáng)雨金,秦獻(xiàn)公自以為得金瑞,故作畦畤櫟陽(yáng)而祀白帝。④

注①索隱音丁甘反。孟康云即老子也。韋昭案年表,儋在孔子后百余年,非老桞也。

注②索隱案:大顏歷評(píng)諸家,而云周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至昭王五十二年西周君獻(xiàn)邑,凡五百一十六年為合,亦舉全數(shù)。

注③索隱合十七年伯王出。自昭王滅周之后至始皇元年誅嫪?dú)?,正一十七年?

孟康云:“謂周封秦為別,秦并周為合。此襄公為霸,始皇為王也?!闭x王,于放反。秦周俱黃帝之后,至非子末別封,是合也。合而離者,謂非子末年,周封非子為附庸,邑之秦,是離也。五百歲當(dāng)復(fù)合者,謂從非子邑秦后二十九君,至秦孝公二年五百歲,周顯王致文武胙于秦孝公,復(fù)與之親,是復(fù)合也。

十七年霸王出焉者,謂從秦孝公三年至十九年,周顯王致伯于秦孝公,是霸出也;至惠王稱王,王者出焉。然五百歲者,非子生秦侯已下二十八君,至孝公二年,合四百八十六年,兼非子邑秦之后十四年,則五百歲矣。諸家解皆非也。

注④集解晉灼曰:“漢注在隴西西縣人先祠山下,形如種韭畦,畦各一土封?!?

索隱漢舊儀云:“祭人先于隴西西縣人先山,山上皆有土人,山下有畤,埒如菜畦,畤中各有一土封,故云畤?!比n云:“畤,埒也?!?

其后百二十歲而秦滅周,①周之九鼎入于秦。或曰宋太丘社亡,②而鼎沒于泗水彭城下。

注①集解徐廣曰:“去太史儋言時(shí)百二十年?!?

注②集解爾雅曰:“右陵太丘?!彼麟[應(yīng)劭云:“亡,淪入地也?!卑福和?,社主亡也。爾雅云“右陵太丘”。郭璞云“宋有太丘”。

其后百一十五年而秦并天下。

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黃帝得土德,黃龍地螾見。①夏得木德,青龍止于郊,草木暢茂。殷得金德,銀自山溢。②周得火德,有赤烏之符。③今秦變周,水德之時(shí)。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庇谑乔馗釉弧暗滤保远聻槟晔?,色上黑,度以六為名,④音上大呂,事統(tǒng)上法。⑤

注①集解應(yīng)劭曰:“螾,丘蚓也。黃帝土德,故地見其神。蚓大五六圍,長(zhǎng)十余丈。”韋昭曰:“黃者地色,螾亦地物,故以為瑞?!彼麟[出呂氏春秋。音引。

注②集解蘇林曰:“流出也。”

注③索隱中候及呂氏春秋皆云“有火自天止于王屋,流為赤烏,五至,以谷俱來”。

注④正義張晏云:“水,北方,黑。水終數(shù)六,故以方六寸為符,六尺為步?!?

注⑤集解服虔曰:“政尚法令也?!杯懺唬骸八帲幹餍虤?,故尚法?!?

即帝位三年,東巡郡縣,祠騶嶧山,①頌秦功業(yè)。于是征從齊魯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諸儒生或議曰:“古者封禪為蒲車,②惡傷山之土石草木;埽地而祭,席用葅羂,③言其易遵也?!笔蓟事劥俗h各乖異,難施用,由此絀儒生。而遂除車道,上自泰山陽(yáng)至巔,立石頌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從**下,禪于梁父。其禮頗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記也。

注①索隱騶縣之嶧山。騶縣本邾國(guó),魯穆公改作“鄒”。從征記北巖有秦始皇所勒銘。

注②索隱謂蒲裹車輪,惡傷草木。

注③集解應(yīng)劭曰:“羂,禾焒也。去其皮以為席?!比绱驹唬骸叭{讀曰租。讀曰戛?!睍x灼曰:“葅,藉也。”索隱上音租,下音戛。周禮“祭祀供茅葅”。

說文云:“葅,茅藉也。羂,禾焒去其皮,祭天以此?!?

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風(fēng)雨,休于大樹下。諸儒生既絀,不得與用于封事之禮,聞始皇遇風(fēng)雨,則譏之。

于是始皇遂東游海上,行禮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僊人羨門之屬。八神將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來作之。齊所以為齊,以天齊也。①其祀絕莫知起時(shí)。

八神:一曰天主,②祠天齊。天齊淵③水,居臨菑南郊山下者。④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蓋天好陰,祠之必于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⑤地貴陽(yáng),祭之必于澤中圜丘云。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東平陸監(jiān)鄉(xiāng),⑥齊之西境也。四曰陰主,祠三山。⑦五曰陽(yáng)主,祠之罘。⑧六曰月主,祠之萊山。⑨皆在齊北,并勃海。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⑩最居齊東北隅,以迎日出云。八曰四時(shí)主,祠瑯邪。⑾瑯邪在齊東方,蓋歲之所始。皆各用一牢具祠,而巫祝所損益,珪幣雜異焉。

注①集解蘇林曰:“當(dāng)天中央齊?!?

注②索隱謂主祠天。

注③索隱顧氏案:解道彪齊記云“臨菑城南有天齊泉,五泉并出,有異于常,言如天之腹齊也”。

注④索隱下下者。小顏云:“下下謂最下也?!?

注⑤集解徐廣曰:“一云‘之下(上)畤命曰畤’。”索隱此之“一云”,與漢書郊祀志文同也。

注⑥集解徐廣曰:“屬東平郡。”索隱監(jiān)音闞。韋昭云:“縣名,屬東平?!?

皇覽云:“蚩尤頉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xiāng)城中?!?

注⑦索隱小顏以為下所謂三神山。顧氏案:地理志東萊曲成有參山,即此三山也,非海中三神山也。

注⑧正義括地志云:“之罘山在萊州文登縣西北九十里。”

注⑨集解韋昭曰:“在夷萊長(zhǎng)廣縣?!?

注⑩集解韋昭曰:“成山在東萊不夜,斗入海。不夜,古縣名?!彼麟[不夜,縣名,屬東萊。案:解道彪齊記云“不夜城蓋古有日夜出見于境,故萊子立城以不夜為名”。斗入海,謂斗絕曲入海也。

注⑾索隱案:山海經(jīng)云“瑯邪臺(tái)在勃海閑”。案:是山如臺(tái)。地理志瑯邪縣有四時(shí)祠也。

自齊威﹑宣①之時(shí),騶子之徒②論著終始五德之運(yùn),③及秦帝而齊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而宋毋忌﹑④正伯僑﹑⑤充尚﹑⑥羨門高⑦最后皆燕人,⑧為方僊道,⑨形解銷化,⑩依于鬼神之事。騶衍以陰陽(yáng)主運(yùn)⑾顯于諸侯,而燕齊海上之方士傳其術(shù)不能通,然則怪迂阿諛茍合之徒自此興,不可勝數(shù)也。

注①索隱威王﹑宣王也。

注②集解韋昭曰:“名衍?!?

注③集解如淳曰:“今其書有五德終始。五德各以所勝為行。秦謂周為火德,滅火者水,故自謂水德。”

注④索隱案:樂產(chǎn)引老子戒經(jīng)云“月中仙人宋無(wú)忌”。白澤圖云“火之精曰宋無(wú)忌”。蓋其人火仙也。

注⑤索隱樂產(chǎn)案:馬相如云“正伯僑,古仙人”。顧氏案:裴秀冀州記云“緱山仙人廟者,昔有王喬,犍為武陽(yáng)人,為柏人令,于此得仙,非王子喬也”。

注⑥索隱無(wú)別所見。

注⑦索隱案:秦始皇求羨門子高是也。

注⑧索隱案:最后猶言甚后也。服虔說止有四人,是也。小顏云自宋無(wú)忌至最后凡五人,劉伯莊亦同此說,非也。

注⑨集解韋昭曰:“皆慕古人名效神仙者?!?

注⑩集解服虔曰:“尸解也?!睆堦淘唬骸叭死隙馊?,故骨如變化也。今山中有龍骨,世人謂之龍解骨化去也?!?

注⑾集解如淳曰:“今其書有主運(yùn)。五行相次轉(zhuǎn)用事,隨方面為服。”索隱案:主運(yùn)是鄒子書篇名也。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①去人不遠(yuǎn);患且至,則船風(fēng)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僊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fēng)輒引去,終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②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則方士言之不可勝數(shù)。始皇自以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風(fēng)為解,③曰未能至,望見之焉。其明年,始皇復(fù)游海上,至瑯邪,過恒山,從上黨歸。后三年,游碣石,考入海方士,④從上郡歸。后五年,始皇南至湘山,遂登會(huì)稽,并海上,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藥。不得,還至沙丘崩。⑤

注①集解服虔曰:“傅音附?;蛟黄鋫鲿茽??!杯懺唬骸笆廊讼鄠髦??!?

注②索隱謂心甘羨也。

注③索隱顧野王云:“皆自解說,遇風(fēng)不至也。”

注④集解服虔曰:“疑詐,故考之?!杯懺唬骸翱夹F涮搶?shí)也?!?

注⑤正義括地志云:“沙丘臺(tái)在邢州平鄉(xiāng)東北三十里?!?

二世元年,東巡碣石,并海南,歷泰山,至?xí)远Y祠之,而刻勒始皇所立石書旁,以章始皇之功德。①其秋,諸侯畔秦。三年而二世弒死。

注①索隱小顏云:“今諸山皆有始皇所刻石及胡亥重刻,其文具存也?!?

始皇封禪之后十二歲,秦亡。諸儒生疾秦焚詩(shī)書,誅僇文學(xué),百姓怨其法,天下畔之,皆斗曰:“始皇上泰山,為暴風(fēng)雨所擊,不得封禪?!贝素M所謂無(wú)其德而用事者邪?①

注①索隱即封禪書序云“蓋有無(wú)其應(yīng)而用事者矣”。此當(dāng)有所本,太史公再引以為說。

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閑,①故嵩高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瀆咸在山東。至秦稱帝,都咸陽(yáng),則五岳﹑四瀆皆并在東方。自五帝以至秦,軼興軼衰,名山大川或在諸侯,或在天子,其禮損益世殊,不可勝記。及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

注①正義世本云:“夏禹都陽(yáng)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yáng),或在安邑,或在晉陽(yáng)?!?

帝王世紀(jì)云:“殷湯都亳,在梁,又都偃師,至盤庚徙河北,又徙偃師也。周文﹑武都酆﹑鄗,至平王徙都河南。”案: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閑也。

于是自殽以東,①名山五,大川祠二。曰太室。太室,嵩高也。恒山,泰山,會(huì)稽,湘山。②水曰濟(jì),曰淮。③春以脯酒為歲④祠,因泮凍,⑤秋涸凍,⑥冬塞⑦禱祠。其牲用牛犢各一,牢具珪幣各異。

注①索隱案:殽即崤山。杜預(yù)云“崤在弘農(nóng)澠池縣西南”,即今之崤山是也。

亦音豪。

注②索隱相山。地理志在長(zhǎng)沙。

注③索隱案:風(fēng)俗通云“濟(jì)廟在臨邑,淮廟在平氏也”。

注④索隱為,于偽反。

注⑤集解服虔曰:“解凍?!?

注⑥索引案:字林“涸,竭也,下各反”。小顏云“涸,讀與‘冱’同。冱,凝也,下故反。春則解,秋則凝”。

注⑦索隱先代反,與“賽”同。賽,今報(bào)神福也。

自華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曰華山,①薄山。薄山者,衰山也。②岳山,③岐山,④吳岳,⑤鴻頉,⑥瀆山。瀆山,蜀之汶山。⑦水曰河,祠臨晉;⑧沔,祠漢中;⑨湫淵,祠朝毶;⑩江水,祠蜀。⑾亦春秋泮涸禱塞,如東方名山川;而牲牛犢牢具珪幣各異。而四大頉⑿鴻﹑岐﹑吳﹑岳,皆有嘗禾。⒀

注①正義括地志云:“華山在華州華陰縣南八里,古文以為敦物也。注云‘華﹑岳本一山,當(dāng)河水過而行,河神巨靈手蕩龏蹋,開而為兩,今龏跡在東首陽(yáng)下,手掌在華山,今呼為仙掌,河流于二山之閑也。開山圖云巨靈胡者,偏得神仙之道,能造山川,出江河也’。”

注②集解徐廣曰:“蒲阪縣有襄山,或字誤也?!彼麟[薄山者,襄山也。應(yīng)劭云“在潼關(guān)北十余里”。穆天子傳云“自河首襄山”。酈元水經(jīng)云“薄山統(tǒng)目與襄山不殊,在今芮城北,與中條山相連”。是薄﹑襄一山也。正義薄音白落反。衰音色眉反。括地志云:“薄山亦名衰山,一名寸棘山,一名渠山,一名雷首山,一名獨(dú)頭山,一名首陽(yáng)山,一名吳山,一名條山,在陜州芮縣城北十里?!贝松轿髌鹄咨?,東至吳阪,凡十名,以州縣分之,多在蒲州。今史文云“自華以西”,未詳也。

注③集解徐廣曰:“武功縣有大壺山,又有岳山。”

注④索隱地理志在美陽(yáng)縣西北也。

注⑤集解徐廣曰:“在汧也?!彼麟[徐廣云在汧。

注⑥索隱黃帝臣大鴻葬雍,鴻頉蓋因大鴻葬為名也。

注⑦索隱地理志蜀郡湔氐道,愍山在西。郭璞注云“山在汶陽(yáng)郡廣陽(yáng)縣,一名瀆山也”。

注⑧索隱韋昭云:“馮翊縣?!钡乩碇九R晉有河水祠。正義即同州馮翊縣,本漢臨晉縣,故大荔,秦獲之更名。括地志云“大河祠在同州朝邑縣南三十里。

山海經(jīng)云‘冰夷,人面,乘兩龍也’。太公金匱云‘馮修也’。龍魚河圖云‘河伯姓呂,名公子,夫人姓馮名夷。河伯,字也。華陰潼鄉(xiāng)堤首人水死,化為河伯’。應(yīng)劭云‘夷,馮夷,乃水仙也’?!?

注⑨索隱水經(jīng)云“沔水出武都沮縣”,注云“東南注漢。謂漢水”,故祠之漢中。樂產(chǎn)云“漢女,漢神也”。

注⑩集解蘇林曰:“湫淵在安定朝毶縣,方四十里,停不流,冬夏不增減,不生草木。音將蓼反?!彼麟[湫音子小反,又子由反,即龍之所處也。正義括地志云:“朝毶湫祠在原州平高縣東南二十里。湫谷水源出寧州安定縣?!?

注⑾索隱案:風(fēng)俗通云“江出琒山,琒山廟在江都”。地理志江都有江水祠。

蓋漢初祠之于源,后祠之于委也。又廣雅云“江神謂之奇相”。江記云“帝女也,卒為江神”。華陽(yáng)國(guó)志云“蜀守李冰于彭門闕立江神祠三所”。漢舊儀云“祭四瀆用三正牲,沉圭,有車馬紺蓋也”。正義括地志云:“江瀆祠在益州成都縣南八里。秦并天下,江水祠蜀?!?

注⑿索隱案:謂四山為大頉也。又爾雅云“山頂曰頉”,蓋亦因鴻頉而為號(hào)也。

注⒀集解孟康曰:“以新谷祭?!?

陳寶節(jié)來祠。①其河加有嘗醪。此皆在雍州之域,近天子之都,故加車一乘,□駒四。

注①集解服虔曰:“陳寶神應(yīng)節(jié)來也?!?

霸﹑產(chǎn)﹑①長(zhǎng)水﹑②灃﹑③澇﹑④涇﹑渭皆非大川,以近咸陽(yáng),盡得比山川祠,而無(wú)諸加。⑤

注①正義括地志云:“灞水,古滋水也,亦名藍(lán)谷水,即秦嶺水之下流,在雍州藍(lán)田縣。浐水□荊溪狗枷之下流也,在雍州萬(wàn)年縣。”

注②索隱案:百官表有長(zhǎng)水校尉。沈約宋書云“營(yíng)近長(zhǎng)水,因以為名”。水經(jīng)云“長(zhǎng)水出白鹿原”,今之荊溪水是也。

注③索隱十三州記:“灃水出鄠縣南?!闭x括地志云:“灃水源在雍州長(zhǎng)安縣西南山灃谷?!?

注④集解徐廣曰:“音勞?!斌S案:漢書音義“水名,在鄠縣界”。

注⑤集解韋昭曰:“無(wú)車□之屬?!?

汧﹑洛①二淵,②鳴澤﹑③蒲山﹑岳徚山之屬,④為小山川,亦皆歲禱塞泮涸祠,禮不必同。

注①正義括地志云:“汧水源出隴州汧源縣西南汧山,東入渭。洛水源出慶州洛源縣白于山,南流入渭?!庇衷疲?

“洛水,商州洛南縣西頉嶺山,東北流入河?!卑福河卸逅粗艉握?。

注②正義地理志云二川源在慶州華池縣西子午嶺東,二川合,因名也。

注③索隱案:服虔云“鳴澤,澤名,在涿郡遒縣也”。正義括地志云:“鳴澤在幽州范陽(yáng)縣西十五里?!卑福哄倏h在易州淶水縣北一里,故遒城是也。澤在遒南。

注④集解徐廣曰:“徚音先許反。”

而雍有日﹑月﹑參﹑辰﹑①南北斗﹑熒惑﹑太白﹑歲星﹑填星﹑﹑二十八宿﹑風(fēng)伯﹑雨師﹑四海﹑九臣﹑十四臣﹑②諸布﹑③諸嚴(yán)﹑諸逑④之屬,百有余廟。西亦有數(shù)十祠。⑤于湖⑥有周天子祠。于下邽有天神。

灃﹑滈有昭明﹑⑦天子辟池。⑧于(社)﹑亳⑨有三社主之祠﹑壽星祠;⑩而雍菅廟亦有杜主。⑾杜主,故周之右將軍,⑿其在秦中,最小鬼之神者。⒀各以歲時(shí)奉祠。

注①索隱案:漢舊儀云“祭參﹑辰星于池陽(yáng)谷口,夾道左右為壇也”。

注②集解晉灼曰:“自此以下星至天淵玉女,凡二十六,小神不說?!彼麟[九臣,十四臣,并不見其名數(shù)所出,故昔賢不論之也。

注③索隱案:爾雅“祭星曰布”,或諸布是祭星之處。

注④索隱逑亦未詳,漢書作“遂”。

注⑤索隱西即隴西之西縣,秦之舊都,故有祠焉。

注⑥索隱地理志湖縣屬京兆,有周天子祠二所。

注⑦索隱案:樂產(chǎn)引河圖云“熒惑星散為昭明”。

注⑧索隱樂產(chǎn)云未聞。顧氏以為璧池即滈池,所謂“華陰平舒道逢使者,持璧以遺滈池君”,故曰璧池。今謂天子辟池,即周天子辟雍之地。故周文王都酆,武王都滈,既立靈臺(tái),則亦有辟雍耳。張衡亦以辟池為雍。

注⑨集解韋昭曰:“亳音薄,湯所都?!杯懺唬骸皾?jì)陰薄縣是?!彼麟[徐廣云:

“京兆杜縣有亳亭,則‘社’字誤,合作‘于杜亳’。且據(jù)文列于下皆是地邑,則杜是縣?!卑福呵貙幑c亳王戰(zhàn),亳王奔戎,遂滅湯社。皇甫謐亦云“周桓王時(shí)自有亳王號(hào)湯,非殷也”。而臣瓚以亳為成湯之邑,故云在濟(jì)陰,非也。案:

謂杜﹑亳二邑有三社主之祠也。

注⑩索隱壽星,蓋南極老人星也,見則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壽。正義角﹑亢在辰為壽星。三月之時(shí),萬(wàn)物始生建,于春氣布養(yǎng),各盡其性,不罹災(zāi)夭,故壽。

注⑾集解李奇曰:“菅,茅也?!?

注⑿索隱案:地理志杜陵,故杜伯國(guó),有杜主祠四。墨子云“周宣王殺杜伯不以罪,后宣王田于圃,見杜伯執(zhí)弓矢射,宣王伏弢而死也”。正義括地志云:

“杜祠,雍州長(zhǎng)安縣西南二十五里?!?

注⒀索隱謂其鬼雖小,而有神靈。

唯雍四畤①上帝為尊,其光景動(dòng)人民唯陳寶。故雍四畤,春以為歲禱,因泮凍,秋涸凍,冬塞祠,五月嘗駒,及四仲之月(祠若)月祠,陳寶節(jié)來一祠。春夏用骍,秋冬用□。畤駒四匹,木禺龍②欒車③一駟,木禺車馬一駟,各如其帝色。黃犢羔各四,珪幣各有數(shù),皆生瘞埋,無(wú)俎豆之具。④三年一郊。秦以冬十月為歲首,故常以十月上宿郊見,⑤通權(quán)火,⑥拜于咸陽(yáng)之旁,而衣上白,其用如經(jīng)祠云。⑦西畤﹑畦畤,祠如其故,上不親往。

注①索隱雍有五畤而言四者,顧氏以為兼下文“上帝”為五,非也。案:四畤,據(jù)秦舊而言也。正義括地志云:“鄜畤﹑吳陽(yáng)上下畤是。言秦用四畤祠上帝,青﹑黃﹑赤﹑白最尊貴之也。”

注②集解漢書音義曰:“禺,寄也,寄生龍形于木也?!彼麟[禺,一音寓,寄也。寄龍形于木,寓(鳥)馬亦然。一音偶,亦謂偶其形于木也。

注③索隱謂車有鈴,鈴乃有欒和之節(jié),故取名也。

注④正義豆以木為之,受四升,高尺二寸,漆其中。大夫以上赤云氣畫,諸侯加象飾口足,天子以玉飾之也。

注⑤集解李奇曰:“宿猶齋戒也?!?

注⑥集解張晏曰:“權(quán)火,烽火也,狀若井絜皋矣。其法類稱,故謂之權(quán)。欲令光明遠(yuǎn)照通祀所也。漢祠五畤于雍,五里一烽火?!比绱驹唬骸皺?quán),舉也?!?

索隱權(quán),如字,解如張晏。一音爟,周禮有司爟。爟,火官,非也。

注⑦集解服虔曰:“經(jīng),常也?!?

諸此祠皆太祝常主,以歲時(shí)奉祠之。至如他名山川諸鬼及八神之屬,上過則祠,去則已??たh遠(yuǎn)方神祠者,民各自奉祠,不領(lǐng)于天子之祝官。祝官有秘祝,即有菑祥,輒祝祠移過于下。①

注①正義謂有災(zāi)祥,輒令祝官祠祭,移其咎惡于觽官及百姓也。

漢興,高祖之微時(shí),嘗殺大蛇。有物曰:“蛇,白帝子也,而殺者赤帝子?!备咦娉跗?,禱豐枌榆社。①徇沛,為沛公,則祠蚩尤,釁鼓旗。遂以十月至灞上,與諸侯平咸陽(yáng),立為漢王。因以十月為年首,而色上赤。

注①集解張晏曰:“枌,白榆也。社在豐東北十五里?;蛟粬層?,鄉(xiāng)名,高祖里社也?!?

二年,東擊項(xiàng)籍而還入關(guān),問:“故秦時(shí)上帝祠何帝也?”對(duì)曰:“四帝,有白﹑青﹑黃﹑赤帝之祠。”高祖曰:“吾聞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說。

于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蹦肆⒑诘垤?,命曰北畤。有司進(jìn)祠,上不親往。悉召故秦祝官,復(fù)置太祝﹑太宰,如其故儀禮。因令縣為公社。

①下詔曰:“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諸神當(dāng)祠者,各以其時(shí)禮祠之如故?!雹?

注①集解李奇曰:“猶官社。”

注②集解徐廣曰:“高祖本紀(jì)曰‘二年六月,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時(shí)祀也’。”

后四歲,天下已定,詔御史,令豐謹(jǐn)治枌榆社,常以四時(shí)春以羊彘祠之。令祝官立蚩尤之祠于長(zhǎng)安。長(zhǎng)安置祠祝官﹑女巫。其梁巫,祠天﹑地﹑天社﹑天水﹑房中﹑堂上①之屬;晉巫,祠五帝﹑東君﹑云中﹑②司命﹑巫社﹑巫祠﹑族人﹑先炊之屬;③秦巫,祠社主﹑④巫保﹑族累⑤之屬;荊巫,祠堂下﹑巫先﹑⑥司命﹑⑦施糜⑧之屬;

九天巫,祠九天:⑨皆以歲時(shí)祠宮中。其河巫祠河于臨晉,而南山巫祠南山秦中。秦中者,二世皇帝。⑩各有時(shí)(月)。

注①索隱案:禮樂志有安世房中歌,皆謂祭時(shí)室中堂上歌先祖功德也。

注②索隱廣雅曰:“東君,日也?!蓖跻葑⒊~“云中,云也”。東君﹑云中亦見歸藏易也。

注③正義先炊,古炊母神也。

注④索隱社主,即上文三社主也。

注⑤索隱二神名。累,力追反。

注⑥集解應(yīng)劭曰:“先人所在之國(guó),及有靈施化民人,又貴,悉置祠巫祝,博求神靈之意。”文穎曰:“巫,掌神之位次者也。范氏世仕于晉,故祠祝有晉巫。

范會(huì)支庶留秦為劉氏,故有秦巫。劉氏隨魏都大梁,故有梁巫。后徙豐,豐屬荊,故有荊巫?!彼麟[巫先謂古巫之先有靈者,蓋巫咸之類也。

注⑦索隱案:周禮“以樵燎祠司命”。鄭觽云“司命,文昌四星也”。

注⑧索隱鄭氏云:“主施糜粥之神?!?

注⑨索隱案:孝武本紀(jì)云“立九天廟于甘泉”。三輔故事云“胡巫事九天于神明臺(tái)”?;茨献釉啤爸醒朐烩x天,東方曰蒼天,東北旻天,北方玄天,西北幽天,西方魭天,西南朱天,南方炎天,東南陽(yáng)天”也。正義太玄經(jīng)云一中天,二羨天,三徒天,四罰更天,五晬天,六郭天,七咸天,八治天,九成天也。

注⑩集解張晏曰:“子產(chǎn)云匹夫匹婦強(qiáng)死者,魂魄能依人為厲也?!?

其后二歲,或曰周興而邑邰,立后稷之祠,至今血食天下。①于是高祖制詔御史:“其令郡國(guó)縣立靈星祠,②常以歲時(shí)祠以牛?!?

注①正義顏師古云:“祭有牲牢,故言血食遍于天下?!?

注②集解張晏曰:“龍星左角曰天田,則農(nóng)祥也,晨見而祭。”正義漢舊儀云:

“五年,修復(fù)周家舊祠,祀后稷于東南,為民祈農(nóng)報(bào)厥功。夏則龍星見而始雩。

龍星左角為天田,右角為天庭。天田為司馬,教人種百谷為稷。靈者,神也。

辰之神為靈星,故以壬辰日祠靈星于東南,金勝為土相也。”廟記云:“靈星祠在長(zhǎng)安城東十里?!?

高祖十年春,有司請(qǐng)令縣常以春(三)②月及(時(shí))臘祠社稷以羊豕,民里社各自財(cái)以祠。制曰:“可?!?

其后十八年,孝文帝即位。即位十三年,下詔曰:“今秘祝移過于下,朕甚不取。

自今除之?!?

始名山大川在諸侯,諸侯祝各自奉祠,天子官不領(lǐng)。及齊﹑淮南國(guó)廢,①令太祝盡以歲時(shí)致禮如故。

注①正義齊有泰山,淮南有天柱山,二山初天子祝官不領(lǐng),遂廢其祀,令諸侯奉祠。今令太祝盡以歲時(shí)致禮,如秦故儀。

是歲,制曰:“朕即位十三年于今,賴宗廟之靈,社稷之福,方內(nèi)艾安,民人靡疾。閑者比年登,朕之不德,何以饗此?皆上帝諸神之賜也。蓋聞古者饗其德必報(bào)其功,欲有增諸神祠。有司議增雍五畤路車各一乘,駕被具;①西畤畦畤禺車各一乘,禺馬四匹,駕被具;其河﹑湫﹑漢水②加玉各二;③及諸祠,各增廣壇場(chǎng),珪幣俎豆以差加之。而祝厘者歸福于朕,百姓不與焉。自今祝致敬,毋有所祈。”

注①正義顏師古云:“駕車被馬之飾皆具?!?

注②正義河﹑湫,黃河及湫泉。

注③正義言二水祭時(shí)各加玉璧二枚。

魯人公孫臣上書曰:“始秦得水德,今漢受之,推終始傳,則漢當(dāng)土德,土德之應(yīng)黃龍見。宜改正朔,易服色,色上黃?!笔菚r(shí)丞相張蒼好律歷,以為漢乃水德之始,故河決金堤,①其符也。②年始冬十月,色外黑內(nèi)赤,③與德相應(yīng)。如公孫臣言,非也。罷之。后三歲,黃龍見成紀(jì)。④文帝乃召公孫臣,拜為博士,與諸生草改歷服色事。其夏,下詔曰:“異物之神見于成紀(jì),無(wú)害于民,歲以有年。朕祈郊上帝諸神,禮官議,無(wú)諱以勞朕?!庇兴窘栽弧肮耪咛熳酉挠H郊,祀上帝于郊,故曰郊”。于是夏四月,文帝始郊見雍五畤祠,衣皆上赤。

注①集解漢書音義曰:“在東郡界?!?

注②索隱謂河決乃水德之符應(yīng)也。

注③集解服虔曰:“十月陰氣在外,故外黑;陽(yáng)氣尚伏在地,故內(nèi)赤?!?

注④集解徐廣曰:“在文帝十五年春?!闭x案:成紀(jì)今秦州縣也。

其明年,趙人新垣平以望氣見上,言“長(zhǎng)安東北有神氣,成五采,若人冠絻焉。

或曰東北神明之舍,西方神明之墓也。①天瑞下,宜立祠上帝,以合符應(yīng)”。

于是作渭陽(yáng)五帝廟,同宇,②帝一殿,面各五門,各如其帝色。祠所用及儀亦如雍五畤。

注①集解張晏曰:“神明,日也。日出東北,舍謂陽(yáng)谷;日沒于西,墓謂蒙谷也。”

注②集解韋昭曰:“宇謂上同下異,禮所謂‘復(fù)廟重屋’也。”瓚曰:“一營(yíng)宇之中立五廟?!闭x括地志云:“渭陽(yáng)五帝廟在雍州咸陽(yáng)縣東三十里。宮殿疏云‘五帝廟一宇五殿也’?!卑矗阂挥钪畠?nèi)而設(shè)五帝,各依其方帝別為一殿,而門各如帝色也。

夏四月,文帝親拜霸渭之會(huì),①以郊見渭陽(yáng)五帝。五帝廟南臨渭,北穿蒲池溝水,②權(quán)火舉而祠,若光輝然屬天焉。于是貴平上大夫,賜累千金。而使博士諸生刺六經(jīng)中作王制,③謀議巡狩封禪事。

注①集解如淳曰:“二水之會(huì)?!闭x渭陽(yáng)五廟在二水之合北岸。

注②正義顏師古云“蒲池,為池而種蒲也。蒲字或作‘滿’,言其水滿”,恐顏說非。按:括地志云“渭北咸陽(yáng)縣有蘭池,始皇逢盜蘭池者也”。言穿溝引渭水入蘭池也。疑“蘭”字誤作“蒲”,重更錯(cuò)失。

注③索隱小顏云“刺謂采取之也”。劉向七錄云文帝所造書有本制、兵制、服制篇。刺音七賜反。

文帝出長(zhǎng)門,①若見五人于道北,遂因其直北立五帝壇,②祠以五牢具。

注①集解徐廣曰:“在霸陵?!斌S按:如淳曰“亭名”。索隱徐云“在霸陵”也。正義括地志云:“久長(zhǎng)門故亭在雍州萬(wàn)年縣東北苑中,后館陶公主長(zhǎng)門園,武帝以長(zhǎng)門名宮,即此。”

注②集解孟康曰:“直,值也。值其立處以作壇。”

其明年,新垣平使人持玉杯,上書闕下獻(xiàn)之。平言上曰:“闕下有寶玉氣來者?!?

已視之,果有獻(xiàn)玉杯者,刻曰“人主延壽”。平又言“臣候日再中”。①居頃之,日卻復(fù)中。于是始更以十七年為元年,令天下大酺。

注①索隱晉灼云:“淮南子云‘魯陽(yáng)公與韓構(gòu),戰(zhàn)酣日暮,援戈麾之,日為卻三舍’。豈其然乎?”

平言曰:“周鼎亡在泗水中,今河溢通泗,臣望東北汾陰直有金寶氣,意周鼎其出乎?兆見不迎則不至?!庇谑巧鲜故怪螐R汾陰南,臨河,欲祠出周鼎。①

注①集解徐廣曰:“后三十七年,鼎出汾陰?!?

人有上書告新垣平所言氣神事皆詐也。下平吏治,誅夷新垣平。自是之后,文帝怠于改正朔服色神明之事,而渭陽(yáng)、長(zhǎng)門五帝使祠官領(lǐng),以時(shí)致禮,不往焉。

明年,匈奴數(shù)入邊,興兵守御。后歲少不登。

數(shù)年而孝景即位。十六年,祠官各以歲時(shí)祠如故,無(wú)有所興,至今天子。①

注①集解自此后武帝事,褚先生取為武帝本紀(jì),注解已在第十二卷,今直載徐義。

今天子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

元年,漢興已六十余歲矣,天下艾安,搢紳之屬皆望天子封禪改正度也,而上鄉(xiāng)儒術(shù),招賢良,趙綰、王臧等以文學(xué)為公卿,欲議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諸侯。

草巡狩封禪改歷服色事未就。會(huì)竇太后治黃老言,不好儒術(shù),使人微伺得趙綰等奸利事,召案綰、臧,綰、臧自殺,諸所興為皆廢。

后六年,竇太后崩。其明年,征文學(xué)之士公孫弘等。

明年,今上初至雍,郊見五畤。后常三歲一郊。③是時(shí)上求神君,舍之上林中縞氏觀。神君者,長(zhǎng)陵女子,以子死,見神于先后宛若。宛若祠之其室,民多往祠。平原君往祠,其后子孫以尊顯。及今上即位,則厚禮置祠之內(nèi)中。聞其言,不見其人云。

注①索隱案:漢舊儀云“元年祭天,二年祭地,三年祭五畤。三歲一遍,皇帝自行也”。

是時(shí)李少君亦以祠醦、谷道、卻老方見上,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澤侯①舍人,主方。匿其年及其生長(zhǎng),常自謂七十,能使物,卻老。其游以方篃諸侯。

無(wú)妻子。人聞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饋遺之,常余金錢衣食。人皆以為不治生業(yè)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愈信,爭(zhēng)事之。少君資好方,善為巧發(fā)奇中。嘗從武安侯②飲,坐中有九十余老人,少君乃言與其大父游射處,老人為兒時(shí)從其大父,識(shí)其處,一坐盡驚。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于柏寢。”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為少君神,數(shù)百歲人也。

注①索隱案表,深澤侯趙將夕,孫夷侯胡紹封。

注②索隱案:是田蚡也。

注③索隱案:韓子云“齊景公與晏子游于少海,登柏寢之臺(tái)而望其國(guó)”。

少君言上曰:“祠醦則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僊者乃可見,見之以封禪則不死,黃帝是也。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棗,①大如瓜。安期生僊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庇谑翘熳邮加H祠醦,遣方士入海求蓬萊安期生之屬,而事化丹沙諸藥齊為黃金矣。

注①索隱案:包愷云“巨,或作‘臣’”。

居久之,李少君病死。天子以為化去不死,而使黃錘①史寬舒受其方。求蓬萊安期生莫能得,而海上燕齊怪迂之方士多更來言神事矣。

注①集解徐廣曰:“錘音才恚反。錘縣、黃縣皆在東萊?!?

亳人謬忌奏祠太一方,曰:“天神貴者太一,①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東南郊,用太牢,七日,為壇開八通之鬼道?!雹谟谑翘熳恿钐A⑵潇糸L(zhǎng)安東南郊,常奉祠如忌方。其后人有上書,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天一、地一、太一”。天子許之,令太祝領(lǐng)祠之于忌太一壇上,如其方。后人復(fù)有上書,言“古者天子常以春解祠,③祠黃帝用一梟破鏡;冥羊用羊祠;馬行用一青牡馬;太一、澤山君地長(zhǎng)④用牛;武夷君用干魚;⑤陰陽(yáng)使者以一?!薄A铎艄兕I(lǐng)之如其方,而祠于忌太一壇旁。

注①索隱樂汁征圖曰:“天宮,紫微。北極,天一、太一?!彼尉疲骸疤煲弧⑻?,北極神之別名?!贝呵镒糁谠唬骸白蠈m,天皇曜魄寶之所理也?!笔显疲骸疤煲?、太一各一星,在紫宮門外,立承事天皇大帝?!?

注②索隱開八通鬼道。案:司馬彪續(xù)漢書祭祀志云“壇有八陛,信道以為門”。

又三輔**云“上帝壇八觚,神道八通,廣三十步”。

注③索隱謂祠祭以解殃咎,求福祥也。

注④集解徐廣曰:“澤,一作‘皋’?!彼麟[此則人上書言古天子祭太一。太一,天神也。澤山,本紀(jì)作“皋山”。

皋山君地長(zhǎng),謂祭地于皋山。同用太牢,故云“用?!?。蓋是異代之法也。

注⑤索隱顧氏案:地理志云建安有武夷山,溪有仙人葬處,即漢書所謂武夷君。是時(shí)既用越巫勇之,疑即此神。今案:其祀用干魚,不饗牲牢,或如顧說也。

其后,天子苑有白鹿,以其皮為幣,以發(fā)瑞應(yīng),造白金①焉。

注①索隱案:樂產(chǎn)云“謂龍、馬、龜”。

其明年,郊雍,①獲一角獸,若麃然。有司曰:“陛下肅祗郊祀,上帝報(bào)享,錫一角獸,蓋麟云?!庇谑且运]五畤,畤加一牛以燎。錫諸侯白金,風(fēng)符應(yīng)合于天也。

注①集解徐廣曰:“武帝立已十九年?!?

于是濟(jì)北王以為天子且封禪,乃上書獻(xiàn)太山及其旁邑,天子以他縣償之。常山王有罪,遷,天子封其弟于真定,以續(xù)先王祀,①而以常山為郡,然后五岳皆在天子之(邦)。

注①集解徐廣曰:“元鼎四年時(shí)。”

其明年,齊人少翁以鬼神方見上。上有所幸王夫人,①夫人卒,少翁以方蓋夜致王夫人及醦鬼之貌云,天子自帷中望見焉。于是乃拜少翁為文成將軍,賞賜甚多,以客禮禮之。

文成言曰:“上即欲與神通,宮室被服非象神,神物不至?!蹦俗鳟嬙茪廛嚕案饕詣偃闸隈{車辟惡鬼。又作甘泉宮,中為臺(tái)室,畫天、地、太一諸鬼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居歲余,其方益衰,神不至。乃為帛書以飯牛,詳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殺視得書,書言甚怪。天子識(shí)其手書,問其人,果是偽書,于是誅文成將軍,隱之。

注①集解徐廣曰:“外戚傳曰趙之王夫人幸,有子,封為齊王?!?

注②索隱案:樂產(chǎn)云“謂畫青車以甲乙,畫赤車丙丁,畫玄車壬癸,畫白車庚辛,畫黃車戊己。將有水事則乘黃車,故下云‘駕車辟惡鬼’是也”。

其后則又作柏梁、銅柱、①承露仙人掌之屬矣。

注①集解徐廣曰:“元鼎二年時(shí)?!?

文成死明年,天子病鼎湖①甚,巫醫(yī)無(wú)所不致,不愈。游水發(fā)根言上郡有巫,病而鬼神下之。上召置祠之甘泉。及病,使人問神君。神君言曰:“天子無(wú)憂病。

病少愈,強(qiáng)與我會(huì)甘泉?!庇谑遣∮?,遂起,幸甘泉,病良已。大赦,置壽宮神君。壽宮神君最貴者太一,其佐曰大禁、司命之屬,皆從之。非可得見,聞其言,言與人音等。時(shí)去時(shí)來,來則風(fēng)肅然。居室帷中。時(shí)晝言,然常以夜。

天子祓,然后入。因巫為主人,關(guān)飲食。所以言,行下。又置壽宮、北宮,張羽旗,設(shè)供具,以禮神君。神君所言,上使人受書其言,命之曰“畫法”。其所語(yǔ),世俗之所知也,無(wú)絕殊者,而天子心獨(dú)喜。其事秘,世莫知也。

注①索隱案:三輔**“鼎湖,宮名,在藍(lán)田”。韋昭云“地名,近宜春”。

案:湖本屬京兆,后分屬弘農(nóng),恐非鼎湖之處也。

其后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數(shù)。一元曰“建”,二元以長(zhǎng)星曰“光”,三元以郊得一角獸曰“狩”云。

其明年冬,天子郊雍,議曰:“今上帝朕親郊,而后土無(wú)祀,則禮不答也。”有司與太史公、祠官寬舒議:“天地牲角繭栗。今陛下親祠后土,后土宜于澤中圜丘為五壇,壇一黃犢太牢具,已祠盡瘞,而從祠衣上黃。”于是天子遂東,始立后土①祠汾陰脽丘,如寬舒等議。上親望拜,如上帝禮。禮畢,天子遂至滎陽(yáng)而還。過雒陽(yáng),下詔曰:“三代邈絕,遠(yuǎn)矣難存。其以三十里地封周后為周子南君,以奉其先祀焉。”是歲,天子始巡郡縣,侵尋于泰山矣。

注①集解徐廣曰:“元鼎四年?!?

其春,樂成侯上書言欒大。欒大,膠東宮人,故嘗與文成將軍同師,已而為膠東王尚方。而樂成侯姊為康王后,①無(wú)子??低跛?,他姬子立為王。②而康后有淫行,與王不相中,③相危以法。康后聞文成已死,而欲自媚于上,乃遣欒大因樂成侯求見言方。天子既誅文成,后悔其蚤死,惜其方不盡,及見欒大,大說。大為人長(zhǎng)美,言多方略,而敢為大言處之不疑。大言曰:“臣常往來海中,見安期、羨門之屬。顧以臣為賤,不信臣。又以為康王諸侯耳,不足與方。臣數(shù)言康王,康王又不用臣。臣之師曰:‘黃金可成,而河決可塞,不死之藥可得,僊人可致也?!怀伎中某?,則方士皆奄口,惡敢言方哉!”上曰:“文成食馬肝死耳。④子誠(chéng)能修其方,我何愛乎!”⑤大曰:“臣師非有求人,人者求之。陛下必欲致之,則貴其使者,令有親屬,以客禮待之,勿卑,使各佩其信印,乃可使通言于神人。神人尚肯邪不邪。致尊其使,然后可致也。”于是上使驗(yàn)小方,□澙,澙自相觸擊。⑥

注①索隱康王名寄也。

注②集解徐廣曰:“以元狩二年薨?!?

注③索隱案:三蒼云“中,得也”。

注④索隱案:論衡云“氣熱而毒盛,故食走馬肝殺人”。儒林傳云“食肉無(wú)食馬肝”是也。

注⑤索隱上語(yǔ)欒大,言子誠(chéng)能修文成方,我更何所愛惜乎!謂不□金寶及祿位也。

注⑥索隱顧氏案:萬(wàn)畢術(shù)云“取雞血雜磨針鐵杵,和磁石澙頭,置局上,即自相抵擊也”。

是時(shí)上方憂河決,而黃金不就,乃拜大為五利將軍。居月余,得四印,①佩天士將軍、地士將軍、大通將軍印。制詔御史:“昔禹疏九江,決四瀆。閑者河溢皋陸,堤繇不息。朕臨天下二十有八年,②天若遺朕士而大通焉。干稱‘蜚龍’,‘鴻漸于般’,朕意庶幾與焉。其以二千戶封地士將軍大為樂通侯?!辟n列侯甲第,僮千人。乘轝斥車馬帷幄器物以充其家。又以韂長(zhǎng)公主妻之,③赍金萬(wàn)斤,更命其邑曰當(dāng)利公主。④天子親如五利之第。使者存問供給,相屬于道。自大主⑤將相以下,皆置酒其家,獻(xiàn)遺之。于是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將軍”,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五利將軍亦衣羽衣,夜立白茅上受印,以示不臣也。

而佩“天道”者,且為天子道天神也。于是五利常夜祠其家,欲以下神。神未至而百鬼集矣,然頗能使之。其后裝治行,東入海,求其師云。大見數(shù)月,佩六印,⑥貴震天下,而海上燕齊之閑,莫不搤捥而自言有禁方,能神僊矣。

注①索隱謂五利將軍、天士將軍、地士將軍、大通將軍為四也。

注②集解徐廣曰:“元鼎四年也?!?

注③索隱案:韂子夫之子曰韂太子,女曰韂長(zhǎng)公主。是韂后長(zhǎng)女,故曰長(zhǎng)公主,非如帝姊曰長(zhǎng)公主之例。

注④索隱案:地理志東萊有當(dāng)利縣。

注⑤集解徐廣曰:“武帝姑。”

注⑥索隱更加樂通侯及天道將軍印,為六印。

其夏六月中,汾陰巫錦為民祠魏脽后土營(yíng)旁,見地如鉤狀,掊視得鼎。鼎大異于觽鼎,文鏤無(wú)款識(shí),怪之,言吏。吏告河?xùn)|太守勝,勝以聞。天子使使驗(yàn)問巫得鼎無(wú)奸詐,乃以禮祠,迎鼎至甘泉,從行,上薦之。至中山,①曣廍,有黃云蓋焉。有麃過,上自射之,因以祭云。②至長(zhǎng)安,公卿大夫皆議請(qǐng)尊寶鼎。天子曰:“閑者河溢,歲數(shù)不登,故巡祭后土,祈為百姓育谷。今歲豐廡未報(bào),鼎曷為出哉?”有司皆曰:“聞昔泰帝③興神鼎一,一者壹統(tǒng),天地萬(wàn)物所系終也。黃帝作寶鼎三,象天地人。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亨鬺④上帝鬼神。遭圣則興,鼎遷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

頌云‘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不吳不驁,胡考之休’。今鼎至甘泉,光潤(rùn)龍變,承休無(wú)疆。合茲中山,⑤有黃白云降蓋,若獸為符,路弓乘矢,集獲壇下,報(bào)祠大享。⑥唯受命而帝者心知其意而合德焉。鼎宜見于祖禰,藏于帝廷,以合明應(yīng)?!敝圃唬骸翱?。”

注①集解徐廣曰:“河渠書鑿涇水自中山西?!?

注②集解徐廣曰:“上言‘從行,上薦之’,或者祭鼎也?!?

注③索隱案:孔文祥云“泰帝,太昊也”。

注④集解徐廣曰:“亨,煮也。鬺音殤。皆嘗以亨牲牢而祭祀?!?

注⑤集解徐廣曰:“關(guān)中亦復(fù)有中山也,非魯中山?!?

注⑥集解徐廣曰:“一云‘大報(bào)祠享’?!?

入海求蓬萊者,言蓬萊不遠(yuǎn),而不能至者,殆不見其氣。上乃遣望氣佐候其氣云。

其秋,上幸雍,且郊?;蛟弧拔宓?,太一之佐也,宜立太一而上親郊之”。上疑未定。齊人公孫卿曰:“今年得寶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與黃帝時(shí)等。”卿有札書曰:“黃帝得寶鼎宛朐,問于鬼臾區(qū)。鬼臾區(qū)對(duì)曰:‘(黃)帝得寶鼎神策,是歲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紀(jì),終而復(fù)始?!谑屈S帝迎日推策,后率二十歲復(fù)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黃帝僊登于天?!鼻湟蛩矣嘀?。所忠視其書不經(jīng),疑其妄書,謝曰:“寶鼎事已決矣,尚何以為!”卿因嬖人奏之。

上大說,乃召問卿。對(duì)曰:“受此書申公,申公已死?!鄙显唬骸吧旯稳艘玻俊?

卿曰:“申公,齊人。...

上一章 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第五 史記最新章節(jié) 下一章 史記卷二十九河渠書第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