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法酒,皆用春酒曲。其米、糠、沈汁、 、飯,皆不用人及狗鼠食之。
黍米法酒:預銼曲,曝之令極燥。三月三日,秤曲三斤三兩,取水三斗
三升浸曲。經(jīng)七日,曲發(fā),細泡起,然后取黍米三斗三升,凈淘——凡酒米,
皆欲極凈,水清乃止,法酒尤宜存意,淘米不得凈,則酒黑——炊作再餾飯。
攤使冷,著曲汁中,搦黍令散。兩重布蓋甕口。侯米消盡,更炊四斗半米酘
之。每皆搦令散。第三酘,炊米六斗。自此以后,每酘以漸加米。甕無大小,
以滿為限。酒味醇美,宜合醅飲之。飲半,更炊米重酘如初,不著水、曲,
唯以漸加米,還得滿甕。竟夏飲之,不能窮盡,所謂神異矣。
作當梁法酒:當梁下置甕,故曰“當梁”。以三月三日日未出時,取水
三斗三升,干曲末三斗三升,炊黍米三斗三升為再餾黍,攤使極冷:水、曲、
黍俱時下之。三月六日,炊米六斗酘之。三月九日,炊米九斗酘之。自此以
后,米之多少,無復斗數(shù),任意酘之,滿甕便止。若欲取者,但言“偷酒”,
勿云取酒。假令出一石,還炊一石米酘之,甕還復滿,亦為神異。其糠、沈
悉瀉坑中,勿令狗鼠食之。
粳米法酒:糯米大佳。三月三日,取井花水三斗二升,絹簁曲末三斗三
升,粳米三斗三升——稻米佳,無者,旱稻米亦得充事——再餾弱炊,攤令
小冷,先下水、曲,然后酘飯。七日更酘,用米二石六斗四升,乃止——量
酒備足,便止。合醅飲者,不復封泥。令清者,以盆蓋,密泥封之。經(jīng)七日,
便極清澄。接取清者,然后押之。
《食經(jīng)》七月七日作法酒方:“一石曲作‘燠餅’:編竹甕下,羅餅竹
上,密泥甕頭。二七日出餅,曝令燥,還內(nèi)甕中。一石米,合得三石酒也?!?
又法酒方:焦麥曲末一石,曝令干,煎湯一石,黍一石,合糅,令甚熟。
以二月二日收水,即預煎湯,停之令冷。初酘之時,十日一酘,不得使狗鼠
近之。于后無若或八日、六日一酘,會以偶日酘之,不得只日酘。二月中即
酘令足。常預煎湯停之,酘畢,以五升洗手,蕩甕。其米多少,依焦曲殺之。
三九酒法:以三月三日,收水九斗,米九斗,焦曲末九斗——先曝干之:
一時和之,揉和令極熟。九日一酘,后五日一酘,后三日一酘。勿令狗鼠近
之。會以只日酘,不得以偶日也。使三月中,即令酘足,常預作湯,甕中停
之,酘畢,輒取五升洗手,蕩甕,傾于酒甕中也。
治酒酢法:若十石米酒,炒三升小麥,令甚黑,以絳帛再重為袋,用盛
之,周筑令硬如石,安在甕底。經(jīng)二七日后,飲之,即回。
大州白墜曲方餅法:谷三石:蒸兩石,生一石,別硙之令細,然后合和
之也。桑葉、胡葈葉、艾,各二尺圍,長二尺許,合煮之使爛。去滓取汁,
以冷水和之,如酒色,和曲。燥濕以意酌之。日中搗三千六百杵,訖,餅之。
安置暖屋床上:先布麥秸厚二寸,然后置曲,上亦與秸二寸覆之。閉戶勿使
露見風日。一七日,冷水濕手拭之令遍,即翻之。至二七日,一倒側(cè)之。三
七日,籠之。四七日,出置日中,曝令干。
作酒之法:凈削刮去垢,打碎,末,令干燥。十斤曲,殺米一石五斗。
作桑落酒法:曲末一斗,熟米二斗。其米令精細,凈淘,水清為度。用
熟水一斗。限三酘便止。漬曲,候曲向發(fā)使酘,不得失時。勿令小兒人狗食
黍。
作春酒,以冷水漬曲,余各同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