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尚行,離世異俗,高論怨誹,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淵者之所好也。語仁義忠信,恭儉推讓,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誨之人,游居學(xué)者之所好也。語大功,立大名,禮君臣,正上下,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強國之人,致功并兼者之所好也。就藪澤,處閑曠,釣魚閑處,無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閑暇者之所好也。吹口句呼吸,吐故納新,熊經(jīng)鳥申,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yǎng)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
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閑,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淡然無極而從美從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故曰:夫恬胟寂漠,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zhì)也。故曰:圣人休休焉,則平易矣,平易,則恬胟矣。平易、恬胟,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故曰: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不為福先,不為禍?zhǔn)?。感而后?yīng),迫而后動,不得已而后起。去知與故,循天之理。故無天災(zāi),無物累,無人非,無鬼責(zé)。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慮,不豫謀。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神純粹,其魂不罷。虛無恬胟,乃合天德。
故曰:悲樂者,德之邪也。喜怒者,道之過也。好惡者,德之失也。故心不憂樂,德之至也。一而不變,靜之至也。無所于忤,虛之至也。不與物交,胟之至也。無所于逆,粹之至也。故曰:形勞而不休則弊,精用而不已則勞,勞則竭。
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郁閉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胟而無為,動而以天行,此養(yǎng)神之道也。
夫有干越之劍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寶之至也。精神四達(dá)并流,無所不極,上際于天,下蟠于地,化育萬物,不可為象,其名為同帝。純素之道,惟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倫。野語有之曰:“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士尚志,圣人貴精?!惫仕匾舱撸^其無所與雜也。純也者,謂其不虧其神也。能體純素,謂之真人。
?。ū菊峦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