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被語文測試的成績打擊了之后,甲班里的人像被注了雞血一樣,課間休息也不像往常那樣站在教室在放風了。
緊迫感愈發(fā)的濃烈。
就是對高考持無所謂態(tài)度的葉靜,也隨入了大流。
天氣越來越熱,放學后的太陽正是曬的時候。
葉靜合上書本放在摞高著的書本上面,見童溪還在做題,沒有要走的意思,不得不開口。
葉靜走吧,吃飯去。
童溪抬起頭,教室里的同學陸陸續(xù)續(xù)的走了。
她對葉靜說:
童溪你和鄺玲去吧!
童溪我早上多買了兩個包子,就不去了。
葉靜給她豎起了大拇指,表示佩服,就和鄺玲離開教室了。
教室里三三兩兩的同學沒有急著走,童溪也不急著吃,繼續(xù)做題。
食堂里的燈光和響動她不覺得受到干擾,反而覺得安心踏實。
童溪沒有去食堂干活,每天也依舊在同樣的時間離開宿舍,教學樓里還是昏暗的,她膽子不大,所以就拿著自己的小臺燈去離食堂不遠處的石凳坐著背書。
只要能學得了就行。
早餐時間到,食堂里的窗口也準時打開,童溪總是第一個到。
吃了早餐,就可以去教室了。
因為這個時候教學樓高三班的教室里已經(jīng)有人開了燈。
原來她和其他人一樣,先到食堂吃了飯再去教室,但今天吃早餐的時候,想到天氣的炎熱,又想到距離高考的時間近了很多,就想到了午飯用兩個包子解決的辦法。
放學將近半個小時后,教室里終于只剩下了童溪一個人,她拿出包子走到窗口看著外面一口一口的咬著,就當是讓腦袋和眼睛休息了。
兩個包子吃完,喝了半杯水,飽了。
有幾個去吃飯的同學也回來了,見童溪在安靜的學習,沒有打擾,各自坐到位置上拿出試卷,或者習題,又或者背書。
很快,教室里再次安靜,偶爾的小動靜也被無視。
時間周而復始,清明節(jié)到了,第二天就是假期,高三班級沒有例外,一樣放假。
離家近的同學都回家了,整棟女生宿舍樓也少了往日里的活潑,變得文靜了不少。
童溪的宿舍里,也只剩她一個人了,她家和上次去的長平村一樣,一天也就中午的一班車。
為了照顧假期沒有回家的學生,食堂還開著一個窗口。
童溪這次倒是早早的去打了飯,回來也不急著吃,反鎖了宿舍門,拿著衣服先去洗澡了。
洗好了衣服掛在晾衣繩上,童溪從后窗看了看外面,太陽已經(jīng)下山了。
宿舍里有書桌,就在每張下鋪的床邊,童溪搬了張凳子坐下,打開飯盒,是一個兩層的圓形飯盒,她嫌這個圓托用來盛菜太小,就給拿出來不用了,她的飯盒地下裝著飯,飯上再是菜。
其實大家都是這樣做的,不是只有她一個人。
只不過童溪的白米飯上,長久以往壓著的總會是一個便宜的菜,今天這頓是黑豆芽。
她喜歡吃黑豆發(fā)出來的豆芽。
猶記得初中的時候,那時候寄宿的學生每個星期都是從家里帶著菜,帶著油鹽,放學后排著隊煮菜,偶爾也會去菜攤買個菜,豆芽菜是他們的首選,因為一塊錢能抓一大把。
吃好了飯,天也黑了,宿舍里的燈管很亮,童溪不由得慶幸,好在宿舍沒有燈禁。
今晚,童溪一個人開著燈睡了一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