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我就聽到外面?zhèn)鱽砟_步聲,向外望去,只見清華道人領(lǐng)來一名頭戴紫陽巾,身穿八卦衣的道士,在徐徐清風(fēng)中飄然而來。只見他鶴頂龜背,鳳目疏眉,面色紅潤,神態(tài)飄逸。端的是一副得道高人的飄逸模樣。
紫陽真人一進門就看到我正在向外面伸頭觀望,當看到我的臉的時候臉色都變了。當即進屋來,謝老頭看到昔日友人很是高興,連忙上前拉住紫陽真人,正準備說話,哪知紫陽真人先開口了,只聽他問道,門口這娃娃是誰家的?
謝老頭一聽這話,趕緊回答"這是我同村的娃娃,你看……"話還沒說完就被打斷了,"這娃娃有點不對,我問你答。"好嘞,你問吧。"謝老頭說道。"一,這娃娃的生辰八字,二,這娃娃接觸了什么東西。三,你們做好這娃娃的后事沒有?
我爸一聽前面的問題,心里覺得這道士有些能耐??墒且宦牶竺娴膯栴}頓時慌亂了,"咋會事?咋還安排后事呢?"我爸急到。"你別著急,你先回答我問題先?!野蛛m然著急但是也快速的說了我的生辰跟我遇到鐵猴子的經(jīng)過。紫陽真人聽完說道‘這就對了,你家娃娃是極陰之時出生,再加上遇到那種怨念極重的極陰之物,自然就有生命危險了,而且就算這次度過,本命年時也有一次災(zāi)劫,度過了自然一輩子平安富貴,渡不過就萬事皆休。’
謝老頭在一旁早就聽明白了,連忙問紫陽真人‘這娃娃我看著長大,雖然淘氣,但是還是挺招人喜歡的。你看看啥法子救助一下?!详栒嫒顺烈髌陶f道‘法子是有,就看你們舍不舍得了?!裁崔k法?!野旨泵Φ馈?/p>
‘這幾年隨我修行,讓他住在我們道觀,每天陪我去誦經(jīng),做法事,積攢功德?!篱L,這樣就可以嗎?’我爸問道?!恢贿@些,你們回去也要積攢功德,俗話說,積陰德,就是父母長輩為孩子或為親人積攢功德,以求的孩子長命富貴。’‘哦,我明白了,謝謝道長?!野终f道。
就這樣,我被留在了玄妙觀,開始了有規(guī)律的生活。
每天早晨5點,道士們就起床了,梳頭、洗臉、穿袍、戴冠。道士著裝也有講究,剛出家時披發(fā),平時穿便衣小褂,分直襟、斜襟,大領(lǐng)、小領(lǐng),上殿時穿長袍,頭巾也分福字巾、逍遙巾、莊子巾、混元巾、一字巾、上陽巾等,道冠分太陽冠、混元冠、蓮花冠、上清冠、五老冠、卯酉冠。
5:30,燒香鼓敲響,值殿道士給神像供茶、供水、燒香,打掃殿堂衛(wèi)生。不值殿的道士們打拳、散步、靜坐、練功。除了燒香鼓,還有召集鼓、長征鼓,板路都不一樣,出家時間長了,一聽就能分辨出鼓聲中傳遞的信息。鼓聲中有風(fēng)雨雷電,呼嘯而來像刮風(fēng),點點滴落像下雨。平時只敲鼓,大的齋醮日才敲鐘,早晨先鐘后鼓,晚上先鼓后鐘。
“道眾每日三次上殿誦經(jīng)的程序在這里被簡化了。只有農(nóng)歷初一、十五和諸神圣誕做法事時,道士們才進入主殿老子殿念《全真功課經(jīng)》,有時也念《無量度人經(jīng)》《三官北斗經(jīng)》《鐵觀四十》《黃經(jīng)》和其他經(jīng)。
7:00,道士們進入齋堂吃早飯,早餐是饅頭小菜和稀飯。卯時進早餐,午時進午餐,酉時進晚餐,每餐半小時,四季不變。道家很講究卯(5:00~7:00)、午(11:00~3:00)、酉(17:00~19:00)、子(23:00~1:00)這四個時辰,認為每日當臨其時,正是陰陽交媾之時,此時辰進餐有利于養(yǎng)生保健。
7:30,清掃院落衛(wèi)生。
8:00,開啟廟門,迎接游人和進香客。
搖簽是道教廟宇的特有項目,從道家角度看,一般人求簽都想求上上簽,其實是一種誤解。正春風(fēng)得意時,抽到上上簽并不好,上到極點就轉(zhuǎn)勢了,是壞事,提醒你謹慎從事。正背運時抽到下下簽最好,陰到極點就轉(zhuǎn)陽。陰極轉(zhuǎn)陽,陽極轉(zhuǎn)陰,世事萬物都處在變化之中,都在一定的條件下向自己的對立面轉(zhuǎn)化。
一個宮觀就是一個社會組織,有許多道士在這里工作、生活。上午道士們就開始一天的工作,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值殿道士每天守殿4~5小時,中午11:20兩班交接輪換。
玄妙觀本來屬于正一教,后來云游道士入住玄妙觀,前殿屬于全真教,后殿則是正一教,全觀共有80多名道士,60歲以上的12人。30歲以下的連我算起共8人,其余全部是中年人。道觀里內(nèi)外大事由監(jiān)院負責,下設(shè)八大執(zhí)事:客堂負責來客接待,寮房負責具體安排,典灶負責膳食安排,經(jīng)主負責齋醮法事,賬房負責財務(wù)管理,巡照負責安全保衛(wèi),保管負責廟產(chǎn)公物。主殿老子啟玄殿設(shè)有大殿主,相當于祖師爺和護法者角色。老道士張余曾任殿主,每日負責早晚敲鐘擊鼓,傳遞法令,奠茶奠酒祭祀,打理法事。他除了完成分工事務(wù),還經(jīng)常接待來訪專家,共同切磋經(jīng)義。還有一位老道士額任玖,已82歲,德高望重,是全國道教界僅有的幾位高功法師之一。他的諸多弟子成為北京白云觀、武漢長春觀、武當山、南岳廟等道教勝地的大法師。他不僅在道教符咒研習(xí)方面深有見地,而且多才多藝,擅長雕刻技藝,殿里做齋醮所用的簪、冠、令尺、朝笏皆由他自己精心刻制而成,他還諳熟醫(yī)道,善治胃病,凡登門求醫(yī)者皆免費治療,分文不取,廣享善名。
老道士常道:“不言藥不言丹,不言白日上青天。把老子學(xué)說只看作養(yǎng)生理論是不正確的,有人看到兵法,有人看到治國之策,有人看到廣義交際,不要單獨看差了。如水,進入圓池就是圓的,進入方壺就是方的。道法自然,不要勉強,現(xiàn)在社會上一些人打著養(yǎng)生術(shù)旗號,走火入魔,老子在第10章、第54章已講得很清楚,老子不具體講養(yǎng)生,老子超越生死觀,是不問生死,心無掛礙,被視為最高境界。缺乏寬闊胸懷的人,難以正確把握老子思想?!?/p>
我挺喜歡這個老道士的,覺得他道法精深。
午餐,11:30開飯,道人進入齋堂坐定,午餐4個菜,有米飯,也有面條。用膳以前要化食念咒,先念供養(yǎng)咒,繼念結(jié)齋咒,典灶向灶神化紙、上香,并象征性供飯,逢戊日除外。戊日為道家忌日,不僅是齋堂,廟內(nèi)各殿均不上香,亦不敲磬。這一天常常用于清理神臺衛(wèi)生擦洗神像打掃神龕。齋堂有行堂者二人,各持其桶,專供菜飯。如需要菜飯多少,均以執(zhí)筷劃圈為令,甚忌言語。吃完后不想再添了便筷子平放,還想添飯就把筷子豎起來,并用手指在筷子上比劃高低,以示添飯之多少。用齋畢,各自擦凈桌面,洗碗放入碗柜。朝上拱禮而退。“全真道”飲食從素,不動葷腥。但道家所說的葷腥,最主要的還不是雞鴨魚肉,而是蔥蒜香菜,吃這類刺激性強烈的調(diào)味品能引起五臟反胃。
下午,是一部分道人的業(yè)余時間,道士業(yè)余生活豐富多彩,有的喜歡武術(shù),有的打拳,各擁其樂。丁道人喜歡玩電腦和擺弄無線電。廟里有大學(xué)畢業(yè)生4人,道士中有電腦8臺,都是筆記本電腦,出外隨身攜帶,上網(wǎng)檢索信息查詢資料特別方便,道家也早已與時共進了。道士每人都有一個房間,約20平方米大,隔為里外間。道士朱法道高中畢業(yè)后即從甘肅來學(xué)道,他努力研究《易經(jīng)》,擅長推演之術(shù)。不但能識樂譜,且能自譜曲調(diào),還善吹簫,吹時注入感情,曲調(diào)極其幽怨,常在說經(jīng)臺上吹《漁舟唱晚》《蘇武牧羊》等古曲,引來游人駐足聆聽。
傍晚5:00,鼓聲再次想起。晚飯5:30,晚餐2個菜,還是米飯饅頭。偶有辟谷的道人不吃飯,實際不吃主食,還吃蔬菜和水果。
道教十分重視師父的作用,道教有“三寶”之說。三寶指的是道、經(jīng)、師。道為三教之宗,萬有之祖;經(jīng)為度世津梁;師為人天眼目。因此,歷史上道教對于師徒傳承十分重視。學(xué)道的人剛進道門拜的師父,就是度師,俗稱“小師”。進了道門,學(xué)習(xí)了道教基本的誦經(jīng)禮懺,修煉養(yǎng)生,需要進一步學(xué)習(xí)做法事,當法師,再拜師父俗稱“大師”。舉行拜師禮儀先要設(shè)個壇場,首先由道士行祝愿禮儀。接著師父三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禮,然后端坐于壇場一側(cè)。準備拜師的學(xué)道者跟著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禮,然后向師父行三拜禮。師父賜起以后,賜道號于弟子。然后,在道士祝愿禮儀之中,師父再率領(lǐng)弟子向神位行大禮,拜師儀式結(jié)束。這天徒弟穿的里外新衣都是師傅提供,師傅賜道名時還要給徒弟發(fā)一個“紅包”。道門中對于弟子侍奉師父的禮儀也有許多規(guī)定,與師同食不得先食,與師共寢不得在師前眠在師后起,師遠歸弟子須整衣出迎。總之“弟子見師,敬事如父母。師主見弟子,念之如赤子”。
黃昏,廟院里已很少有道士出入。廟里歷來有清規(guī)戒律,樓觀臺的道士們淡定自如,潔身自好。廟里的運行準則是:個人的行為舉止,不影響集體的秩序和利益,集體不干涉道友的個人自由和日常生活。道家戒律有清規(guī)、清戒、禁戒、無得戒、說戒、持戒、違戒、破戒、九真戒、十善勸助戒、三界戒、三遵戒、太上十戒、受持八戒、洞玄十惡戒、修齋十戒等66種,齋法也有九天齋、涂炭齋、三元齋、八節(jié)齋、自然齋、長善齋等86種,每條戒律自成一制,管束道士行止。違背戒律就會受到處罰。如《律壇清規(guī)榜》便規(guī)定:開靜后貪睡不起者跪香,止靜后不熄燈安單者跪香,上殿拜斗、朝真、誦經(jīng)、禮懺有不敬慎者跪香,毀謗怨罵者跪香,犯清規(guī)不受罰者杖責,偷盜財物者拐責四十逐出,奸盜邪淫者頂清規(guī)上柴籠火化示眾??由于道院風(fēng)清氣正,道士們都比較自覺,所以違背清規(guī)戒律現(xiàn)象很少發(fā)生,因而極少有人受罰。
農(nóng)歷每月初三、廿七、甲子庚辰日之夜,要拜北斗星。儀式通常從7:30開始在老子殿舉行,眾道士先在大殿內(nèi)壇前念《北斗經(jīng)》,念過一陣后魚貫出壇,再到殿外院子設(shè)的外壇念經(jīng),并轉(zhuǎn)太極,先順轉(zhuǎn)幾圈,再逆轉(zhuǎn)幾圈,主祭的道長手舉寶劍,口中念念有詞,旁邊插五色旗,置放七星燈和一口方斗,斗內(nèi)放五谷。儀式一般持續(xù)1.5~2小時。
客堂里住宿著外地云游掛單的道友,作息也與常住道人完全相同。玄妙觀經(jīng)常接待掛單的道人,陌生道友見面問話皆有講究,不能問“打哪兒來”,而是問“這位爺尊姓?仙姓?從哪兒回來?”因為出家人以廟為家,處處廟宇都是家。陌生道友如愿意回答,就如實說,比如“我從武當山小山剛回來”,若不想回答,就會說“我踏云而來”。掛單道人初進客堂,按規(guī)矩要拜見接待的主家,但作揖打躬卻不對著主家,而是對著客堂里供奉的神像,或是對著床鋪,說的話卻是對主家的。主家受禮后也要對掛單者還禮。如果掛單者一進殿就對著主家叩頭,一看便知禮數(shù)不周,沒經(jīng)過正式培訓(xùn)。天下道觀規(guī)矩大致相同,只要掛單客住進客堂,不用再具體交待,他自然便知每日該做哪些事務(wù)。
廟里規(guī)定9:00熄燈,道士們寬袍休息,通常從8:15或8:30后,就不允許“串單”,也就是串門,因就寢前一些道人有打坐的習(xí)慣,不喜歡受到別人打擾。廟里巡查人如發(fā)現(xiàn)有“串單”者即會提醒或警告,嚴重者要“罰香”、“跪香”,屢教不改者就會被“催單”,不讓住了。
《黃帝陰符經(jīng)》認為,天地、人類、萬物是一個生態(tài)圈,三者互相依存,互相利用。只有人類用智慧和慈愛之心善待萬物,天地、人類、萬物的相互利用才能處于協(xié)調(diào)和平衡狀態(tài),各自也才能獲得安全的生存環(huán)境。
對于正一道的可結(jié)婚生子,全真道既不提倡,也不反對。有一些人是半路出家,有兒有女有妻子,人之軀體受之父母,應(yīng)該回報,不可能隔斷情緣,六根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