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云則高,水有魚則清,土有草木則為潤。
萬物生生相息,不可或缺。
而人若離了書本,便不知如何生存。
所以,蘇夢河經(jīng)常嘮叨不愛看書的桓思玉,叫他多學(xué)學(xué)書中的道理,每次桓思玉也都只是提起耳朵聽聽,過后就當(dāng)沒事人一樣忘在腦后了。
不過今天,他很想拿起一本看一看。
于是翻騰帶來的行囊,但是沒有發(fā)現(xiàn)蘇夢河平日里熟讀的那本《論語》。
阿蘇把它放哪里去了?不會是弄丟了吧?
帶著這樣的想法,桓思玉忙下床梳整一番,打算去集市上逛一逛。
“這么大的客棧就只有你一個人忙活嗎?”桓思玉下了樓,看見樓下吃飯的食客聚集在一起,形單影只的小二就顯得孤單。
茗憶此刻在柜臺結(jié)賬,算盤的聲音清脆,手法嫻熟。
“我家掌柜平日里不經(jīng)常在店里,這里生意又忙,無暇顧及招聘的事?!避鴳涱^也不抬的翻看賬目,回答道。
“廚師有吧?”
“有兩個?!?
“也就是加上那兩個廚師,這里只有四名員工啊?!?/p>
桓思玉驚奇不已,咂了咂舌。
“不過客官這么晚,要去哪里?”茗憶這才抬起了頭,看著桓思玉問。
“想去集市逛逛買本書?!被杆加裾f。
“現(xiàn)在只有夜市?!避鴳浿噶酥敢讶缒镜奶臁?/p>
桓思玉想了想:長安與咸陽果然差距甚遠(yuǎn)。
見桓思玉的眼神迷茫,茗憶給他指了條明路----鼓樂書閣。
鼓樂書閣中,冉冉燭燈,寥寥煙絲,紫色紗幔卷起,編鐘宮商角徵羽微妙轉(zhuǎn)換。
林長安跟蘇夢河諸子百家、百家爭鳴得聊了幾個時辰,心生困倦,睡意朦朧,借蘇夢河膝上一靠,
漸入夢鄉(xiāng)。
原來我們已這般親近。
蘇夢河趁林長安睡覺之際,打好姿勢,觀賞美人睡顏。
林長安在夢里哼哼唧唧的,時而咧嘴時而皺眉,蘇夢河每每都替他揉開眉間的憂愁。
睡覺時候這么不安,多在夢里笑笑的好。
蘇夢河覺得林長安睡覺的時候可愛至極,努力想把這畫面記下,描摹到畫紙上。
不知不覺,日晷影斜大半邊,天愈發(fā)深黑。
桓思玉像木人站在鼓樂書閣外好久。
他上來的時候,先是被書閣美如仙境的布景震撼,又被燭燈下拉長重疊的人影觸及心臟。
阿蘇和別的人在一起。
---林長安夢境---
皇城里本是萬里無云的晴天,頃刻間,瓢潑大雨,將干土翻成泥濘骯臟的泥土。
群臣跪拜,手拿竹簽,連連發(fā)聲。
“妖人不可留于世啊皇上!”
“長安他是人,不是妖媚!”高高在上的人揮甩龍袖,背去手來。
“江山社稷,黎明百姓,皇上請三思啊!”
這樣的聲音,從未停止過。
雨下得愈來愈大,一路奔跑的人兒,不知摔了多少次,為了心愛的人準(zhǔn)備的新衣裳被泥土染上斑駁的污點(diǎn)。
他不會相信的。
大殿就快到眼前,心里始終吶喊著。
“不能殺了他!讓他離開,送他出宮?!?/p>
迷離中,似乎聽到的熟悉的聲音。
讓他出宮,朕不會再見他。
昏厥的一剎那,心早已涼了。
讓我離開你,還不如送我去死。
君之,你,何其殘忍。
淚順著眼角,顆顆滴落下來,他想要從夢里醒過來。
見林長安淚目,蘇夢河用手沾著淚珠,拭去。
“為什么,人總是偏執(zhí),不懂相信?”突然,林長安抓住蘇夢河的手,問道。
他醒過來了。
“大家合樂,彼此信任,都只出現(xiàn)于大同世界。而大同世界本就是人云亦云,大體的構(gòu)建還是不能實(shí)現(xiàn)的。”蘇夢河答曰。
“世上真無與世隔絕,遠(yuǎn)離紛爭俗世的世外桃源?”林長安,問的緊切。
“不是不信神學(xué),怎么突然提起這虛構(gòu)的東西了?”蘇夢河輕輕笑問。
或許,我不信,卻心生向往。
林長安沒有開口,靜靜的躺在蘇夢河的膝上,不知思考著什么。
“客官,怎么下來了?”茗憶見夜深,準(zhǔn)備關(guān)門暫停今天的業(yè)務(wù),看到方才的桓思玉,問。
“書閣美不勝收,但在下今日無心情讀書?!被杆加穸Y貌道。
“那客官早點(diǎn)回去休息?!?/p>
見桓思玉心氣不穩(wěn),像是剛才發(fā)生了不愉快的事情,茗憶便沒再多問。
“ 餓不餓?晚上都沒吃東西?!碧K夢河見林長安如此消沉,想讓他提提精神。
“夢河陪我小酌兩杯,如何?”
林長安的提議被贊同,兩人在鼓樂書閣中,擺滿酒壺杯盞,月下飲酒。
“長安城里出長安?!碧K夢河道。
“我本不是長安人,家父因官職調(diào)動,才在長安城定居。”林長安癡迷于月色,道。
之后兩人便沒了話題。
蘇夢河卻懷心事。
長安想被人相信是為何?
美人心思縝密,難以捉摸。
桓思玉回到房里,打開葉窗,明月高高掛起,長安城上空起了小霧,讓人無限遐想。
沒有阿蘇陪伴的夜是寂寞無聊的。
桓思玉不知如何解聊,偷偷從后院跑出去,眼前梅林,不禁駐足。
“好美。”桓思玉用手撫上那梅枝,粗糙的感覺讓他的心酸澀。
可惜了這么美的景致,如果阿蘇知道了,一定會高興的。
阿蘇……
桓思玉又走了不遠(yuǎn),踩到一處十分柔軟的地方,好奇心驅(qū)使,彎腰撥開松動的土壤,雪白梅瓣顯露出來。
有人來這里葬花啊。
花瓣掉落后并不是一無是處,把它們埋進(jìn)土壤,腐花可以提供營養(yǎng),滋潤更多的生靈。
這是之前林長安葬花的時候說的。
桓思玉到?jīng)]想太多,只當(dāng)是斷腸人的一舉惆悵罷了,將花瓣重新埋起來,打算離開。
噠噠噠得馬蹄聲,在梅林深處響起,愈發(fā)逼近。
有人造訪。
夜太深,桓思玉看不清來人,卻知是個多情郎,下馬來,便開始拾起地上的梅瓣,桓思玉知道他也要葬花。
長安城里思故人,故人癡念斷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