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逸塵道人
原文
????又東三百里柢山。多水,無草木。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魚去]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復生。食之無腫疾。
【譯文】
杻陽山再往東三百里,有座山,叫柢山。山上有很多水流、水洼,長年不生草木。水洼中生長有一種魚,身形像牛,生活在深山谷的水中,長有蛇一樣的尾巴,還長有一對翅膀,羽毛生在兩脅的下邊,它鳴叫的聲音像犁牛哞哞叫一樣。這種魚名叫魚坴。它喜歡在冬季蟄伏,而在夏季到來時才出來活動。人如果吃了這種魚就可以防治癰疽疾痛。
柢(dǐ)山:
山名,如今柢山在湖南省最南部臨武縣(郴州)境內(nèi)
鯥
有一種魚,形狀像牛,棲息在山坡上,長著蛇一樣的尾巴并且有翅膀,而翅膀長在脅骨上,鳴叫的聲音像牦牛,名稱是鯥,冬天蟄伏而夏天復蘇,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患癰腫疾病。
就是一只水陸空三息的牛形魚。
形態(tài)特征
鱸形目(Perciformes)鯥科(Pomatomidae)唯一的行動迅敏海產(chǎn)食用和游釣魚,學名Pomatomus saltatrix。遍布於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溫及熱帶海域,集群生活,貪食其他小型動物,尤其魚類。體長形,背鰭二個,尾鰭叉形,口大且具尖利牙齒,體藍色或淡綠,長達1.2公尺(4呎),重達11.5公斤(25磅)。
原文
????又東三百里曰亶爰 之山。多水,無草木,不可以上。有獸焉,其狀如貍而有髦,其名曰類,自為牝牡,食者不妒。
譯文
柢山往東四百里的地方,叫做亶(dǎn)爰山。山上水流眾多,但不生長草木,不可攀登。山上有種奇特的野獸,形體像野貓,頭生長發(fā),名叫類。這種野獸,一身具有雄、雌兩體,人們?nèi)舫粤诉@種野獸的肉,就不會產(chǎn)生妒忌。
亶爰(dǎn yuán)之山
即亶爰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在今廣東南雄市境內(nèi);一說可能是今廣東新豐縣的九連山。
類
一只長的有點怪小型獅子。
〔據(jù)明楊慎說,在云南蒙化府有此野獸,當?shù)厝朔Q這種野獸為香髦,一只香髦具有雄雌兩體?!?/p>
香貍。 明 楊慎《丹鉛總錄·鳥獸·文貍》:“《楚辭·九歌》:‘乘赤豹兮載文貍。’ 王逸注云:‘神貍而不言其狀?!础渡胶=?jīng)》:‘ 亶爰 之山有獸焉,狀如貍而有髦,其名曰類,自為牡牝?!嘣?大理 嘗見之,其狀如貍,其文如豹,土人名曰香髦?!眳⒁姟?香貍 ”。關于類的記載只有這么多,其它無考。
亶爰山的地址如今沒有文獻記載。
原文
????又東三百曰基山。其如多玉,其陰多怪木。有獸焉,其狀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犭専][讠也],佩之為畏。有鳥焉,其狀如雞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尚鳥][付鳥],食之無臥。
譯文
亶爰山再向東三百里的地方,叫做基山,山的南坡遍布玉石,山的北坡多產(chǎn)奇花異草。山中生長著一種獸,形體似羊,生有四耳九尾,兩只眼睛長在背上,這種獸叫做猼訑。猼訑?shù)钠っ浅U滟F。披戴猼訑?shù)钠っ墒谷擞職獗对?,無所畏懼。山上有一種撇付鳥,長相似雞,卻有三個頭,六只眼睛,六只腳,三個翅膀,由于三個頭經(jīng)常意見不一致,常常打架,把身體打得遍體鱗傷。人們倘若吃了它的肉,就可以不知疲勞地工作。富人買下它給自己的雇工吃,可以使他們多干活,少休息。
猼訑
猼訑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一種樣子像羊的怪獸。它有九條尾和四只耳朵,眼睛長在背上。有人說取它的皮披在身上,就不知畏懼。出自《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 郭璞在《圖贊》里說:“猼訑似羊,眼反在背。視之則奇,推之無怪。若欲不恐,厥皮可佩?!本褪且恢痪盼菜亩墓盅?。
尚付鳥
一只有三個頭,六只眼睛,六只腳,三個翅膀的怪雞,沒有任何危險,因為它連自己都搞不定。
【尚付闕如】指欠缺本應具有而竟無之事物,常用此語。
基山
河南箕山山系屬伏牛山系余脈的一支。位于魯西北平原上的基山,在陵縣境內(nèi),與臨邑縣交界,依山建有村莊,名子也叫基山。據(jù)山東通志記載:"基山在縣(德平縣)西二十里,高五丈,周三百六十步,土山也,狀如臺基,故名,上有寺"。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兜缕娇h志·祥異志》記載,曾經(jīng)有一位異人在基山隱居,有神跡,"王半仙逸其名,幼學道術,操作無異常人,久之稍稍厭人事,隱于邑之基山,嘗鼻息吹塵成穴,日中趺坐,頂露金光。有疾者聆其清談,輒沉疴若失。若叩其術,但云吐納采煉。雖有口訣,其實靜能生悟,無他繆巧也。后不知所終。"
據(jù)父老相傳,古時候有人看見正漸漸長高的基山,隨著金雞報曉而停下來,神奇莫測,所以叫"金雞寶山",簡稱"雞山"?;牵步刑祀u,看來這傳說也是有出處的。天上的箕宿是四顆星排列成簸箕狀而得名,想當初基山也應該是四峰聳立,人們所說的基山僅是其一而已,因為上有寺廟,人神不能同居,未被開鑿,所以才得以保留到最后。當?shù)赜兴渍Z:"田家的牛會倒車,基山的牲口會坐坡。"印證了從前這里交通不暢和起伏不平的地貌?;酱逑鄠魇冀ㄓ诿骷尉改觊g,到民國時分前莊、后莊、西莊,像小山岡分布在基山寺的周圍,正好對應箕宿四星,天造地設,不得不令人稱奇。民間神話中對此也有附會。在老德平縣一帶,輾轉流傳著鯀治水失敗后,在基山被殺升仙的故事,說三滴血落在大灣中,水里立刻冒出三座丘陵,供那些遭洪水襲擊的人們居住。
故事傳說在各地都有分化,鄉(xiāng)間有女媧娘娘在基山煉五色石補天的說法,這位造人的人文始祖,更突出了她抗洪英雄的形象;相傳舜曾在基山教人們掘井栽種、燒制精良的陶器,表達了人們對發(fā)展生產(chǎn)力的渴望;還傳說大禹治水時,基山附近開出了一種石頭狀的土疙瘩,不牙磣,能吃。水災使得餓殍遍野,禹就讓人們吃這種土塊而活下來。為紀念大禹,百姓叫它"禹糧石",據(jù)說如今還有發(fā)現(xiàn),被人收藏。
這些傳說應該與基山寺中供養(yǎng)的神像有關,在古人的觀念中,祭祀神圣者就有他們的靈魂蒞臨。神話故事雖然不能作為考古的憑證,但其中往往有史實為背景。
史載上古時洪水滔天,民不聊生。堯帝命鯀去治水,鯀采取不斷加高堤防的辦法,使河床越淤越高,最終堤倒水決,淹死無數(shù)黎民,鯀因此被舜帝殺死在羽山。鯀的兒子禹接替了父親的治水任務,采用疏導的辦法,一心撲在治水上,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順利地將洪水引入大海,使百姓得以安居樂業(yè),后來禹接替舜為帝。羽山山頂原有一口殛泉,有面盆大,常年不涸。古書上說鯀死后變成三條腿的鱉,住在這個泉中,所以殛泉每遇陰雨天氣,泉水便腥不可聞。遺憾的是1958年大躍進時期,李堰公社一名姓李的生產(chǎn)助理,異想天開地要引羽山的水灌溉農(nóng)田,結果派人用炸藥轟炸殛鯀泉,千古名泉毀于一旦。由于地質構造被破壞,再也沒有泉水流出來了。羽山上還有三縫石,高約10米,石上有3道整齊的劈縫,傳說是舜殺鯀時試劍的痕跡。
當?shù)仃P于羽山來歷的傳說:傳說玉帝妹妹因為下凡和一楊姓書生結婚,生了3個孩子,結果被玉帝抓回壓于華山之下。后來楊二郎楊戩劈山救母,因為楊戩母親被壓很多年,楊戩就讓母親曬太陽,玉帝看見很生氣,就派出9個太陽來曬楊戩母親,楊戩為了保護母親,就去追趕太陽,擔山把9個太陽壓在山下。在追趕太陽的時候覺得鞋子里有沙子不舒服,就停下把鞋子里的沙子倒出,就形成了兩座山就是羽山和另一座山--磨山。
史載上古時洪水滔天,民不聊生。堯帝命鯀去治水,鯀采取不斷加高堤防的辦法,使河床越淤越高,最終堤倒水決,淹死無數(shù)黎民,鯀因此被舜帝殺死在羽山。鯀的兒子禹接替了父親的治水任務,采用疏導的辦法,一心撲在治水上,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順利地將洪水引入大海,使百姓得以安居樂業(yè),后來禹接替舜為帝。羽山山頂原有一口殛泉,有面盆大,常年不涸。古書上說鯀死后變成三條腿的鱉,住在這個泉中,所以殛泉每遇陰雨天氣,泉水便腥不可聞。遺憾的是1958年大躍進時期,李堰公社一名姓李的生產(chǎn)助理,異想天開地要引羽山的水灌溉農(nóng)田,結果派人用炸藥轟炸殛鯀泉,千古名泉毀于一旦。由于地質構造被破壞,再也沒有泉水流出來了。羽山上還有三縫石,高約10米,石上有3道整齊的劈縫,傳說是舜殺鯀時試劍的痕跡。
當?shù)仃P于羽山來歷的傳說:傳說玉帝妹妹因為下凡和一楊姓書生結婚,生了3個孩子,結果被玉帝抓回壓于華山之下。后來楊二郎楊戩劈山救母,因為楊戩母親被壓很多年,楊戩就讓母親曬太陽,玉帝看見很生氣,就派出9個太陽來曬楊戩母親,楊戩為了保護母親,就去追趕太陽,擔山把9個太陽壓在山下。在追趕太陽的時候覺得鞋子里有沙子不舒服,就停下把鞋子里的沙子倒出,就形成了兩座山就是羽山和另一座山--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