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3:00 p.m.
地點:林映舒辦公室——
午后。
陽光透過窗,灑落在男人精致的臉龐上,安靜而美好。
“我好像忘記了什么?!?/p>
好聽而平穩(wěn)的聲線,帶著些沙啞,卻有種說不出的性感。
只見男人倚在沙發(fā)上,兩只白皙修長的手疊加在一起,垂直腦袋,清新的碎發(fā)掩住了眼里復雜的情緒。
林映舒哦?什么?
林映舒慵懶地撐著半邊臉,瞇了瞇眸子,眼底閃過一抹微不可見的深意。
男人不答,倒也并不在意林映舒話里的略帶盤問的語氣,仍是若有所思地垂著眸子。
沉靜的模樣,和先前的暴躁判若兩人。
林映舒邊伯賢……介意,談談老師嗎?
林映舒對邊伯賢的態(tài)度不置可否,很快又跳轉(zhuǎn)到了下一個話題。
邊伯賢搭在腿上的手驀地收了收,眸底閃過一抹微不可聞的暗沉,整個人周身都透著抑郁的氣息。
看那模樣,似乎真的,很在乎紀煙。
邊伯賢你問罷。
邊伯賢屏了屏呼吸,蒼白的臉龐看不出一絲血色來,眼神依然未同林映舒正視過。
林映舒不明意味地挑了挑眉梢,眼里似乎有置氣的成分,氣的……貌似就是因為邊伯賢逃避的眼神。
林映舒癟了癟唇,輕哼了一聲,這才引得邊伯賢莫名其妙地瞅了林映舒一眼。
林映舒其實不過是日常抽風,耍耍小性子,輕咳了咳,這才正色。
林映舒你覺得……你有病嗎?
嘖,要是換作一般人,估計條件反射就是毫不客氣地回敬一句——
“你才有病。神經(jīng)病。”
邊伯賢倒不蠻在乎這些形式上的東西,畢竟明星做久了,什么尖酸刻薄的話沒聽過,這算什么。
邊伯賢雖是討厭別個說他“抑郁癥”,可其實那個“別個”大概也只限于張藝興了。
別人說什么邊伯賢自是不在乎,可唯獨張藝興說不得。
雖然如今也曉得,張藝興其實待自己沒那么真誠。但張藝興畢竟還是張藝興,于他,自有一種莫名的情懷在。
邊伯賢抿了抿唇,心中劃過一絲苦澀。
邊伯賢醫(yī)生,沒人會覺得自己有病。
嘖,明顯話里帶刺。
不滿就直說嘛。
林映舒那……你和老師是怎么認識的?
林映舒撇了撇唇,輕笑道,眼里眼波流轉(zhuǎn)著,憑添幾分高貴神秘的意味來。
邊伯賢記不得了,她一直也是我很好的老師。
邊伯賢輕聲答道,眼里多了幾點落寞。
邊伯賢她人真的挺好的。
也不知是在肯定些什么,居然又重復了一遍。
林映舒隱約覺得這句話有點不對勁,總覺得怪怪的,似乎有什么深層含義。
拿著筆的手輕頓了頓,將這兩句話全記了下來。
或許說者不覺得,可就算是無意識的發(fā)言,那也是潛意識里真識的流露。
說不準,這話可能牽扯到邊伯賢失去的那部分記憶。
其實與其說是失去,不如換個講法……封存。
記憶可不是垃圾,說扔就扔,它只是被封存在了人內(nèi)心深處最不愿觸及的地方。
可藏得再深,林映舒也有把握,把那記憶一點不省地挖出來。
林映舒好……?能具體講述一下嗎?
林映舒這個人也挺矛盾的,平時高貴冷艷的,但一看起病來,可謂是可鹽可甜,比如現(xiàn)在,那說話的語氣簡直溫柔得讓人懷疑人生,不曉得的還以為林映舒才是個精分。
/注:精分;指精神分裂癥/
邊伯賢我是最近才知道,她是個精神病醫(yī)師的。
邊伯賢睫羽微顫,讓人看不清眼底的神色。清晰可見的是,那雙骨節(jié)分明的手狠狠地緊了緊。
林映舒輕挑了挑眉,似乎有點意外,但轉(zhuǎn)念一想,憑老師的能力沒什么不可能的。
邊伯賢我一直以為她只是我父親的朋友。
邊伯賢我很敬佩她,她教會了我很多,她是個很有涵養(yǎng)也很有才華的女人。
聽著,林映舒不由有些失神。
一年了,老師……走了一年有余。
可她什么都沒查到。
就像外公……
十年了吧?外公被害死已經(jīng)有十年了吧?
外公明明是那么好的人,可他……最后居然是被亂刀砍死。
林映舒深吸了一口氣,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有些失控。
可邊伯賢像是什么也沒察覺到似的,自顧自地講著,似乎根本不在乎是否有聽眾存在。
整個人很自我也很封閉,他認為,他講他的,而你,聽或不聽與他何干。
邊伯賢品茶、讀書、寫作、禮儀、表演……我那時以為她是個表演老師。
邊伯賢你應該知道,我母親走得早。所以是她……讓我記事以來真正感受到母愛。
邊伯賢我一度以為我父親要娶她……不然她為什么總是來看我?
邊伯賢默了默,低垂著的眉眼依舊。
邊伯賢可有一陣子她沒再來了……我慌了,我以為她會像母親一樣一直陪伴我的呀……
邊伯賢然后我得到的消息就是……她死了?
邊伯賢嘖,真有意思。
邊伯賢的貝齒死死咬住下唇,幾乎要滲出血來,臉色更是蒼白了一分。
不知何時,林映舒已經(jīng)起身,走到了邊伯賢面前。
邊伯賢感受到眼前打下的一片陰影,抬眸看了林映舒一眼,沒有出聲。
誰知林映舒竟毫無顧忌地俯身擁住了邊伯賢,察覺到他的僵硬,抬手輕輕順了順他的背。
意外的溫柔。
林映舒別緊張,我會幫你的。
邊伯賢仍未作聲,下垂著的手微不可聞地動了動。
別緊張,我會幫你的。
無疑,這句話成功安撫到了邊伯賢。
所以有時候,一個人對另一個建立起好感其實可以只在一瞬間。
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只要能觸到人們內(nèi)心最柔軟的地方,好感就很容易建立起來了。
可就是這種潛意識里搭建起來的好感,就那么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內(nèi)心。
最終,萬劫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