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
高坐在御座上的文帝看著下方的文武百官:“你們一個個平日里不是都挺能說會道?怎的現(xiàn)在一個個的都如被人灌了藥,毒啞了嗓子一般?”
文帝之所以如此生氣,是因為他問文武百官該如何處置通敵賣國,殘害忠良,卻又有從龍之功的罪臣凌益,而滿朝文武卻無一人站出來說出自己的想法。
文帝自然也明白文武百官為何不說話,只因他們都在擔心他不會處死凌益。
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凌益官居城陽侯數(shù)十載,自然有許多錯綜復(fù)雜的關(guān)系。
倘若他當真沒有處死凌益,凌益必然會對今日提出如何處置他(凌益)的人進行報復(fù)。
文帝也沒有想到自己的至交好友霍翀竟然是因小人的陰謀,才會落得滿門慘死。
若不是霍君華狠的下心,用自己的親骨肉的命換侄子的命,霍翀一脈的香火傳承便真的斷了。
他更沒有想到的事是霍君華為了保護兄長僅剩的血脈,竟然裝瘋扮傻十幾載,并且還將親眼目睹凌益殘殺霍府上下之事藏于心底,不曾告訴任何人。
此次若非凌……霍不疑那混小子找到了凌益通敵賣國,殘害忠良的證據(jù),霍君華恐怕要等到油盡燈枯之際,才會將這個秘密告知身負血海深仇的侄子。
盡管文帝發(fā)怒,跪在地上的文武百官依舊低著頭不說話。
文帝見這群人都如此貪生怕死,畏首畏尾,于是干脆開始點名:“徐亭林,你說!”
被點名的文官沉聲答到:“陛下,城陽……罪臣凌益犯下的自然是株連九族的死罪。然,凌益也曾有著些許功績,該……”
徐亭林的話還未說完,位于武將一列的霍不疑便打斷了他的話:“若是照徐大人的說法,霍某人雖不才,卻也算是為辰國立下過汗馬功勞。若有朝一日霍某人若是將徐大人滿門屠盡,也能將功抵罪?”
徐亭林:“凌將軍,本官絕無此意!本官的意思是該如何處置罪臣凌益,都由陛下定奪。”
霍不疑聽了冷嗤了一聲,不再說話。
文帝見狀,又點了幾名文官武將答話,可每個人的說詞雖不同,意思卻都與徐亭林的意思一般無二。
“九候,你來說說?!?/p>
位于文官一列最前面的九晚歌聽到文帝讓自己答話,將早就想好的說詞說出口:“回稟陛下,臣認為方才諸位同僚說的都對,又都不對?!?/p>
“正如幾位大人說的那般,凌益確是有些許功績,又有從龍之功在身。倘若他犯的是小錯,陛下念及君臣舊情,從輕發(fā)落并無太大的不妥?!?/p>
“然,凌益所犯下的是通敵賣國,殘害滿門將帥之才的忠良。這兩件事,單論一件都可讓他身首異處?!?/p>
“倘若陛下此次念及君臣之情,放了他一馬,難保日后還會有人仗著自己亦或家族有些功績效仿凌益?!?/p>
“不僅如此,若陛下連通敵賣國,殘害忠良的人都能放其一條生路,恐怕往后再無人夜華辰國拋頭顱灑熱血。畢竟,沒有一個將士愿意為了一個有著公私不分的皇帝的當權(quán)者與父母妻兒相隔千里萬里,甚至馬革裹尸?!?/p>
“因此,以臣之見,凌益當株連九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