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誡諸子
長孫皇后生性簡約,不喜歡浪費,所需的東西,夠用就可以。 [70-71] 對于皇子要求也很嚴格。她經常訓戒諸位皇子,要求他們以謙恭節(jié)儉為先。 [72] 即便對于自己的親生子女也不例外。
長孫皇后的長子李承乾,自幼便被立為太子,由他的乳母遂安夫人總管東宮的日常用度。遂安夫人對于太子十分上心,覺得東宮之內器物還不夠,于是在長孫皇后面前屢次要求增加費用。長孫皇后雖然愛護兒子,但并不想助長東宮的奢侈之風。她對遂安夫人說:“身為儲君,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揚,何患器物之短缺與用度之不足啊。”于是駁回了遂安夫人的請求。 [73] 貞觀的風氣從此處也有所體現。
調和直諒
長孫皇后御下平和,從不無故令人有冤。太宗長年行軍打仗,脾氣難免急躁。后廷之人常因小事觸怒太宗。長孫皇后深諳太宗脾性,總能讓在氣頭上的丈夫熄滅雷霆之怒。
有一次唐太宗一匹心愛的駿馬突然無病死掉了,唐太宗遷怒于養(yǎng)馬的宮人,“將殺之”,長孫皇后并沒有直接為宮人求情,而是對丈夫談起了兩人曾經共同讀過的一個故事:“過去齊景公因為馬死了要殺人,晏子就請求列舉養(yǎng)馬人的罪過,說:‘你養(yǎng)的馬死了,這是你的第一條罪;讓國君因馬死而殺人,老百姓知道了,必定埋怨我們的國君,這是你的第二條罪;諸侯聽到這個消息,必定輕視我們的國家,這是你的第三條罪?!R景公聽后便赦免了養(yǎng)馬人的罪。陛下曾經在讀書時看到過這件事,難道忘了嗎?”唐太宗聽了妻子的這番話后自然會意,養(yǎng)馬宮人也因此得以免罪。
唐太宗又對房玄齡說:“皇后在各種政務政事上都能啟發(fā)影響我,對我極其有好處。 [76]
養(yǎng)馬人這樣的宮人只是皇宮內苑里極其卑微的人物,但長孫皇后仍然以她的仁慈智慧照拂著他們,不因他們地位卑微而輕視他們的安危性命,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寬和明理的女主人,才能使得宮內沒有任何冤屈。
抑制外戚
唐太宗和長孫皇后情義深重,對于妻子的家族也十分恩寵。長孫無忌與唐太宗為布衣之交,又是皇后胞兄,還是輔佐元勛,李世民視為心腹,讓他自由出入皇宮內室,對他的待遇群臣無人堪比。幾度想要任命他為尚書右仆射,卻遭到長孫皇后的反對,她覺得自己身為皇后,家族的貴寵以極,不愿意家族子弟遍布朝廷。于是再三阻撓丈夫授予哥哥大權,太宗認為長孫無忌才兼文武,沒有聽從。但長孫皇后異常堅定,在無法說服丈夫的情況下,轉而私下命令哥哥讓他堅決辭職,拗不過妻子的堅持,李世民只得解除長孫無忌尚書右仆射的官職,但卻將他升為從一品地開府儀同三司,讓長孫無忌享受高官厚祿但不管事。 [77] 長孫皇后這才滿意的喜見顏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