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妃,隋末唐初人,名諱不詳,生卒年不詳。
楊妃的出生地史書無記載,《隋書》記載楊妃之父是隋煬帝。 [1-2] 唐初成為唐太宗李世民內(nèi)官“四妃”之一, [3] 徽號未載,安葬地亦不明。
楊妃為唐太宗三子吳王李恪 [1] 、六子蜀王李愔 [4] 生母。
史書對其本人的正面記載甚少,僅在吳王李恪的傳記提及,唯有寥寥數(shù)語。
九天之上
楊妃的生母,史料無載,會有多種可能,尚無定論。有一部分人認為是隋煬帝的高級嬪妃所生,有些人則認為是一般姬妾所生,也有少部分人認為是蕭后所生,爭論頗多。盡管在大業(yè)后期,隋煬帝妃嬪眾多,但在晉王和太子時期楊廣的妃嬪數(shù)量有限 [5] ,所載生子不過四人;且隋煬帝曾經(jīng)對侍臣說:“我只有楊暕一個兒子,不然的話,一定要當眾懲罰他,以正國法 [6] ”,可見其子嗣不多確為事實。因此,考慮《隋書》有遺漏記載其他公主的可能性,可以判斷除南陽公主之外,楊妃如有其他的同父姐妹,亦不會太多應為可信。
需要說明的是,生母外家的出身、地位如何,對楊妃“帝女身份”沒有任何影響,也就是說,楊妃的“帝女”身份是由其父楊廣所處的地位所直接定義的——古代男權社會中以父為尊,以父系血親形成的宗法關系構(gòu)成皇室統(tǒng)治權力的核心,母親對后代不起決定意義,但外家的尊卑有時會影響其可能的尊寵程度。
現(xiàn)有史書未記載其生辰,但是通過其子李恪生于武德二年(619年)推測,楊妃在至少應出生于大業(yè)初甚至更早,但最晚應不晚于大業(yè)三年。
作為楊廣為數(shù)不多的子女之一,楊妃在童年時代應當是衣食無憂,接受了皇室良好的教育。但其是否冊封、公主封號為何現(xiàn)已不存,或有待考古的進一步發(fā)現(xiàn)。參考同一時期比較著名的帝女如梁朝公主蕭氏(即后來的隋煬帝皇后蕭氏)、陳朝寧遠公主陳氏 [7] (即隋文帝宣華夫人)等,可見同一時代女性封號在正史中的缺漏相關記載,實非罕見。
至于其在與李世民結(jié)合之前,是否已有婚配、甚至是否生育其他子女,現(xiàn)有史料依然空白,也無確鑿結(jié)論。
隋煬帝一生熱衷于游歷,足跡從西北踏至江左。期間,其家眷兒女皆與之隨行,故楊妃早年隨父多有游歷,亦屬可能且為尋常 [8-9] 。
隋湮唐興
隨著隋煬帝登基以后修建大運河、長城和東都洛陽城,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三征高句麗,開創(chuàng)科舉。巨大的工程和連年的戰(zhàn)爭使民生不堪重負,加之隋文帝、隋煬帝政治改革觸動了門閥的利益,最終在隋朝末年引發(fā)大規(guī)模的叛亂 [10] 。中原 [11] 、關中 [12] 動蕩之際,一意孤行在外巡視的隋煬帝繼雁門之圍后再也無法回返國都大興,而是帶領十萬驍果南下江都,企圖割據(jù)江南茍且偷生,其家眷 [13] 大多隨行,不能排除楊妃亦在其中、隨父南下江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