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一百八十·列傳第六十八》:“當是時,帝更新庶政,言路大開。新進者爭,欲以功名自見。”
夏燮.《明通鑒·卷40》。
《明史·卷三百四·懷恩傳》:“一時正人匯進,恩之力也?!?/p>
. 《明史·孝宗紀贊》:“孝宗兒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p>
王天有、高壽仙 ,《明史:多重性格的時代·從弘治中興到正德亂局·嘉靖初政與大禮紛爭》.
102. 《明史列傳一百八十七·方伎·吳杰傳》“正德中,武宗得疾,杰一藥而愈,即擢御醫(yī)。一日,帝射獵還,憊甚,感血疾。服杰藥愈,進一官。自是,每愈帝一疾,輒進一官,積至太醫(yī)院使,前后賜彪虎衣、繡春刀及銀幣甚厚。帝每行幸,必以杰扈行。帝欲南巡,杰諫曰:“圣躬未安,不宜遠涉?!钡叟匙笥乙闯?。及駕還,漁于清江浦,溺而得疾。至臨清,急遣使召杰,比至,疾已深,遂扈歸通州。時江彬握兵居左右,慮帝晏駕己得禍,力請幸宣府。杰憂之,語近侍曰:“疾亟矣,僅可還大內(nèi)。倘至宣府有不諱,吾輩寧有死所乎!”近侍懼,百方勸帝,始還京師。甫還而帝崩,彬伏誅,中外晏然,杰有力焉?!?/p>
103. 大太監(jiān)劉瑾擅權(quán) .中國網(wǎng)
104. 姜公韜.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四章 明朝中后期的政局 》. 九州出版社.
105. 姜公韜.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四章 明朝中后期的政局·第四節(jié) 議禮與奉道—第五節(jié) 南倭北虜》. 九州出版社.
106. 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編》中記述嘉靖末年因海內(nèi)宴安,社會上書畫古玩收藏之風(fēng)的興起:“嘉靖末年,海內(nèi)宴安。士大夫富厚者,以治園亭,教歌舞之隙,間及古玩?!?/p>
107. 王天有、高壽仙 ,《明史:多重性格的時代·十三章,世宗失道與隆萬改革; 第十四章 北虜南倭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中信出版社,
108. 時濤,宋巖 .《圖說中國歷代君主帝王276——大明王朝》:中國長安出版社,
109. 張居正變法與萬歷怠政 .鳳凰網(wǎng)
110. 姜公韜.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四章 明朝中后期的政局 》. 九州出版社.
111. 樊樹志. 《萬歷皇帝傳》. 鳳凰出版社(原江蘇古籍出版社).
112. 《明史紀事本末?卷六七?爭國本》:“元子嬰弱,少俟二三年舉行”。
113. 王天有、高壽仙 ,《明史:多重性格的時代·第四篇 ·第十七章 神宗貪怠與東林會議》. 中信出版社,
114. 《明實錄·神宗實錄》卷一. "上明習(xí)政事,乾綱獨攬,予奪進退,莫可測識。晚頗厭言官,章奏概置不報。然每遇大事,未嘗不折衷群議歸之。圣裁中外,振聳四封。"
姜公韜.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五章 明清之際 》. 九州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