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無賴”,即不會賺錢養(yǎng)家,許慎曰‘賴,利也’。“無賴”,即無利入於家也”
230. 司馬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jì)第八》六年,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禮。太公家令說太公曰:“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高祖雖子,人主也;太公雖父,人臣也。柰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則威重不行?!贬岣咦娉珦砗_,迎門卻行。高祖大驚,下扶太公。太公曰:“帝,人主也,柰何以我亂天下法!”於是高祖乃尊太公為太上皇。心善家令言,賜金五百斤。
235. 司馬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jì)第八》父曰太公。
236. 司馬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jì)第八》七月,太上皇崩櫟陽宮。
237. 司馬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jì)第八》母曰劉媼。
238. 司馬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jì)第八》令樊噲止定代地。立兄劉仲為代王。
239. 司馬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jì)第八》弟交為楚王,王淮西。
240. 《漢書·卷二十二·禮樂志第二》:又有房中祠樂,高祖唐山夫人所作也。【顏師古注引服虔曰:“高帝姬也?!庇忠f昭曰:“唐山,姓也。”】
241. 司馬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jì)第八》子肥為齊王,王七十馀城,民能齊言者皆屬齊。
242. 司馬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jì)第八》高帝八男:長庶齊悼惠王肥;次孝惠,呂后子;次戚夫人子趙隱王如意;次代王恒,已立為孝文帝,薄太后子;次梁王恢,呂太后時徙為趙共王;次淮陽王友,呂太后時徙為趙幽王;次淮南厲王長;次燕王建。
261. 司馬遷·《史記·卷五十七·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攻蒙、虞,取之。擊章邯車騎,殿。定魏地。攻爰戚、東緡,以往至栗,取之。攻嚙桑,先登。擊秦軍阿下,破之。追至濮陽,下甄城。攻都關(guān)、定陶,襲取宛朐,得單父令。
262. 《漢書·高帝紀(jì)》及高祖即位,置祠祀官,則有秦、晉、梁、荊之巫。
263. 《史記·秦本紀(jì)》二十一年,錯攻魏河內(nèi),魏獻(xiàn)安邑,秦出其人。
264. 《史記·春申君列傳》考烈王元年,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賜淮北地十二縣。后十五歲,黃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邊齊,其事急,請以為郡便。”因并獻(xiàn)淮北十二縣。請封于江東。考烈王許之。春申君因城故吳墟,以自為都邑。
265. 《漢書·高帝紀(jì)》豐公,蓋太上皇父。其遷日淺,墳?zāi)乖谪S鮮焉。
266. 《史記·貨殖列傳》夫自淮北沛、陳、汝南、南郡,此西楚也。
268. 班固·《漢書·卷三十九·蕭何曹參傳第九》漢王怒,欲謀攻項羽。周勃、灌嬰、樊噲皆勸之,何諫之曰:“雖王漢中之惡,不猶愈于死乎?”漢王曰:“何為乃死也?”何曰:“今眾弗如,百戰(zhàn)百敗,不死何為?《周書》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語曰‘天漢’,其稱甚美。夫能詘于一人之下,而信于萬乘之上者,湯、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漢中,養(yǎng)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睗h王曰:“善?!蹦怂炀蛧院螢樨┫?。
269. 《漢書注》文穎曰:“六國時,秦伐魏,劉氏隨軍為魏所獲,故得復(fù)居魏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