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資治通鑒·卷十二》:冬,十月,立皇后張氏。后,帝姊魯元公主女也,太后欲為重親,故以配帝。
8. 《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呂太后以重親故,欲其生子萬方,終無子,詐取後宮人子為子。
9. 《漢書·卷二十七上·五行志第七上》:其后,皇后亡子,后宮美人有男,太后使皇后名之,而殺其母。
10.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jì)第九》:宣平侯女為孝惠皇后時(shí),無子,詳為有身,取美人子名之,殺其母,立所名子為太子。
11.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惠帝即位,呂太后欲為重親,以公主女配帝為皇后。欲其生子,萬方終無子,乃使陽為有身,取后宮美人子名之,殺其母,立所名子為太子。
12. 《資治通鑒·卷十二》:初,呂太后命張皇后取他人子養(yǎng)之,而殺其母,以為太子。
13. 《資治通鑒·卷十二》:秋,八月,戊寅,帝崩于未央宮。大赦天下。九月,辛丑,葬安陵。
14.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jì)第九》:孝惠崩,太子立為帝。
15.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惠帝崩,太子立為帝………
16. 《資治通鑒·卷十二》:既葬,太子即皇帝位,年幼;太后臨朝稱制。
17.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jì)第九》:魯元公主薨,賜謚為魯元太后。
18. 《資治通鑒·卷十三》:夏,四月,魯元公主薨。
19.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jì)第九》:(劉恭)帝壯,或聞其母死,非真皇后子,乃出言曰:“后安能殺吾母而名我?我未壯,壯即為變。”太后聞而患之,恐其為亂,乃幽之永卷中,言帝病甚,左右莫得見。
20. 《資治通鑒·卷十三》:少帝浸長(zhǎng),自知非皇后子,乃出言曰:“后安能殺吾母而名我!我壯,即為變!”太后聞之,幽之永巷中,言帝病,左右莫得見。
21.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jì)第九》:帝廢位,太后幽殺之。五月丙辰,立常山王義為帝,更名曰弘。
22. 《資治通鑒·卷十三》:遂廢帝,幽殺之。五月,丙辰,立恒山王義為帝,更名曰弘,不稱元年,以太后制天下事故也。
23.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jì)第九》:辛巳,高后崩,遺詔賜諸侯王各千金,將相列侯郎吏皆以秩賜金。
24. 《資治通鑒·卷十三》:辛巳,太后崩,遺詔:大赦天下,以呂王產(chǎn)為相國(guó),以呂祿女為帝后。
25.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呂太后崩,大臣正之,卒滅呂氏。少帝恒山、淮南、濟(jì)川王,皆以非孝惠子誅。獨(dú)置孝惠皇后,廢處北宮………
26. 《漢書·卷四·文帝紀(jì)第四》:春三月,孝惠皇后張氏薨。
27. 《資治通鑒·卷十五》:春,三月,孝惠皇后張氏薨。
28.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孝文后元年薨,葬安陵,不起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