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史記·外戚世家》:“聞衛(wèi)子夫大幸,恚,幾死者數(shù)矣。上愈怒?!?/p>
30. 《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皇后,堂邑大長公主女也,無子,妒。大長公主聞衛(wèi)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時給事建章,未知名。大長公主執(zhí)囚青,欲殺之。其友騎郎公孫敖與壯士往篡取之,以故得不死。上聞,乃召青為建章監(jiān),侍中,及同母昆弟貴,賞賜數(shù)日間累千金。孺為太仆公孫賀妻。少兒故與陳掌通,上召貴掌。公孫敖由此益貴。子夫?yàn)榉蛉恕G酁榇笾写蠓?。?/p>
31. 《史記·外戚世家》:“上憐之,復(fù)幸,遂有身,尊寵日隆。召其兄衛(wèi)長君弟青為侍中。而子夫後大幸,有寵,凡生三女一男。男名據(jù)。”
32. 《漢書·武帝紀(jì)》:“六年春二月乙未,遼東高廟災(zāi)。 夏四月壬子,高園便殿火。上素服五日。 五月丁亥,太皇太后崩。”
33. 《漢書·外戚傳上》:“后又挾婦人媚道,頗覺。元光五年,上遂窮治之,女子楚服等坐為皇后巫蠱祠祭祝詛,大逆無道,相連及誅者三百余人,楚服梟首于市。使有司賜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 ”
34. 《漢書·張湯傳》:“武安侯為丞相,征湯為史,薦補(bǔ)侍御史。治陳皇后巫蠱獄,深竟黨與,上以為能,遷太史大夫?!?/p>
35. 《漢書·武帝紀(jì)》:“五年春正月,河間王德薨。 夏,發(fā)巴、蜀治南夷道。又發(fā)卒萬人治雁門阻險。 秋七月,大風(fēng)拔木。 乙巳,皇后陳氏廢。捕為巫蠱者,皆梟首。 ”
36. 《資治通鑒·卷第十八·漢紀(jì)十》竇太主慚懼,稽顙謝上。上曰:“皇后所為不軌于大義。不得不廢。主當(dāng)信道以自慰,勿受妄言以生嫌懼。后雖廢,供奉如法,長門無異上宮也。”
37. 《漢書·外戚傳上》:“明年,堂邑侯午薨,主男須嗣侯。主寡居,私近董偃。十余年,主薨。須坐淫亂,兄弟爭財(cái),當(dāng)死,自殺,國除。后數(shù)年,廢后乃薨,葬霸陵郎官亭東。 ”
38.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五年,恭侯祿元年?!?/p>
39. 《史記·太史公自序》:“成皋之臺,薄氏始基。詘意適代,厥崇諸竇。栗姬偩貴,王氏乃遂。陳后太驕,卒尊子夫。嘉夫德若斯,作外戚世家十九?!?/p>
40. 《漢書·敘傳》:“詭矣禍福,刑于外戚,高后首命,呂宗顛覆。薄姬墜魏,宗文產(chǎn)德。竇后違意,考盤于代。王氏仄微,世武作嗣。子夫既興,扇而不終。鉤弋憂傷,孝昭以登。上官幼尊,類祃厥宗。史娣、王悼,身遇不祥,及宣饗國,二族后光。恭哀產(chǎn)元,夭而不遂。邛成乘序,履尊三世。飛燕之妖,禍成厥妹。丁、傅僭恣,自求兇害。中山無辜,乃喪馮、衛(wèi)?;輳?、景薄,武陳、宣霍,成許、袁傅,平王之作,事雖歆羨,非天所度。怨咎若茲,如何不恪!進(jìn)《外戚傳》第六十七。 ”
41. 《漢武故事》:“長公主嫖有女,欲與太子婚。栗姬妒,寵少衰,王夫人因令告栗姬曰:“公主前納美人得幸于上,子何不私謁長公主結(jié)之乎?”時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得貴幸也。故栗姬怒不聽,因謝長公主,不許婚。長公主亦怒,王夫人因厚事之。長公主更欲與王夫人男婚,上未許。 后長主還宮,膠東王數(shù)歲,公主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否?”長主指左右長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曰:“阿嬌好否?”笑對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dāng)作金屋貯之?!遍L主大悅。乃苦要上,遂成婚焉?!?/p>
42. 《萬里野獲篇·卷六·對食》:“太祖馭內(nèi)官極嚴(yán)。凡椓人娶妻者。有剝皮之刑。然至英宗朝之吳誠。憲宗朝之龍閏輩。已違禁者多矣。今中貴授室者甚眾。亦有與娼婦交好。因而娶歸者。至于配耦宮人。則無人不然。凡宮人市一鹽蔬。博一線帛。無不藉手。茍久而無匹。則女伴俱姍笑之。以為棄物。當(dāng)其講好。亦有媒妁為之作合。蓋多先締結(jié)。而后評議者。所費(fèi)亦不貲。然皆宮掖之中。怨曠無聊。解饞止渴。出此下策耳。近日福建稅珰高寀。妄謀陽具再生。為術(shù)士所惑。竊買童男腦髓啖之。所殺穉兒無算。則又狠而愚矣。按宮女配合。起于漢之對食。猶之今菜戶也。武帝時。陳皇后寵衰。使女巫著男子衣冠幘帶。與后寢居。相愛若夫婦。上聞窮治。謂女而男淫。廢后處長門宮。此猶妖蠱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