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老板討要墨水,并答應(yīng)過幾天把畫交給他。老板欣然同意。
于是我邁著愉快的步伐走了。哦,不,是找靈感去了。
我溜達到了老橋,這個佛羅倫薩的著名景點。與其說是橋,它其實更像一排房屋。站在河邊就可以遙望河對岸的建筑。這建筑吧,在陽光的映襯下都是橙黃色調(diào)但又各有不同。
這情,這景,要在我國古代就適合送別。不過人家是隔江送,咱是隔河送。真要被那些文人墨客瞧見了說不定還真能出幾首千古名詩呢。
不知站了多久,感覺到有一只手在我的肩膀上拍了拍,我回身看去,發(fā)現(xiàn)是多年未見的老同學。
只見他笑道: “顧,好久不見?!?/p>
我點點頭調(diào)侃:
“Vilas,你終于憶起大明湖畔的顧了?!?/p>
他哈哈一笑,攬著我肩膀頗為瀟灑:
“不,不是大明湖畔是阿爾諾河畔?!?/p>
我 : “……”
這家伙是我大學和研究生同學,是個頗有毅力的人。遙想當年我們在Facebook上一見如故,距今已十年有余了。初相識這老狐貍說自己對中國特感興趣,想讓我給他當導(dǎo)游。當時腦子一抽就答應(yīng)了。后來才發(fā)現(xiàn)啥子有興趣嘞,這分明就是個富二代在計劃怎么逃離豪宅。為什么選擇中國還不是因為地大物博夠他藏啊。哦,最重要是因為遠。
總之,他來中國后在深入交流之下才發(fā)現(xiàn)我們有相同的愛好。都喜歡藝術(shù)。在我不斷哄騙下他選擇大學在央美上。錄取那年我十五,他十八。嗯~比這家伙小三歲。
總的來說有他在我就輕松多了。
我們在老橋邊聊了許久,最后累了。他提議去他家吃午餐,我點頭表示同意。
這家伙是一個做飯一刻鐘吃飯兩小時的人??粗雷由系囊淮蟊P沙拉,我吐槽道:
“好歹我也是客人,您就給我吃這個?”
他搖搖頭,笑著遞給我一盤抹了奶酪的面包:
“還有這個?!?/p>
接過面包,看著他頗有儀式感的點上蠟燭,不由在內(nèi)心感慨:
好像法國人天生就會營造這種氣氛。
他給我倒了一杯紅酒,“回神了,吃奶酪配面包的時候喝溫性的紅酒比較好。”
我點頭表示贊同,邊啃著手上的面包邊說:
“這次來意大利準備待多久?”
“不確定。”他答道。
“那太好了,閑暇時你就陪我找找靈感吧。”我愉快的說。
他挑眉,“什么靈感?”
我邊用刀叉在面包上施以酷刑,邊答:
“哦,就是一幅水墨丹青圖。”
“答應(yīng)送給一個朋友的畫,這幾天要交作業(yè)?!?/p>
“奈何江郎才盡,啥也想不出來。”我握著刀叉,內(nèi)心有些無力。
“想不出來?你是想不出來,還是畫的不遂人愿啊?”他慢悠悠評價道。
我停下手中的動作,抬頭正色道:
“Vilas,你用詞嚴謹,評價犀利,說的沒錯。”
他看著我這副神色笑罵道:
“少耍貧,趕緊說說怎么了,讓我開心開心?!?/p>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