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父
薩郎阿(任吏部主事)
祖父
裕泰(任陜甘總督)
父親
原任戶部右侍郎長敘
母親
愛新覺羅氏(嫡母),趙氏(生母)
伯父
長啟(妻伍彌特氏),長善(任廣州將軍,妻瓜爾佳氏),長敬(任潼川綏定重慶府知府,妻赫舍里氏)
姑母
適正黃旗滿洲博爾濟吉特氏黑龍江將軍恭鏜
丈夫
光緒帝載湉
姊
適正黃旗滿洲博爾濟吉特氏山西布政使葆亨之子員外郎愃齡
妹
恪順皇貴妃他他拉氏(珍妃)
位份變化編輯 播報
瑾嬪(1888年)
瑾妃(1894年)
瑾貴人(1894年)
瑾妃(1895年)
皇考瑾貴妃(1908年)
端康皇貴妃(1913年)
端康皇貴太妃(1922年)
謚號:溫靖皇貴妃
注:瑾妃是在1922年溥儀大婚之前才被尊為端康皇貴太妃的,此前雖然也是溥儀的養(yǎng)母,但并不稱作太妃。
史籍記載編輯 播報
《清德宗實錄》
瑾嬪冊文
朕惟睢洲起化。必資佐理之賢。鸞綍頒恩。特重褎榮之典。爰循茂矩。用賁彝章。爾他他喇氏。秉性溫柔。持躬淑慎。禮嫻內(nèi)則。早著范于蘭閨。職備中宮??讼彘嘤诠鸬?。茲奉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皇太后懿旨。冊封爾為瑾嬪。爾其恪承芝檢。贊坤元而荷庥嘉。敬事椒涂。膺巽命以將柔順。欽哉。
《清史稿》
端康皇貴妃,他他拉氏。光緒十四年,選為瑾嬪。二十年,進瑾妃。以女弟珍妃忤太后,同降貴人。二十一年,仍封瑾妃。宣統(tǒng)初,尊為兼祧皇考瑾貴妃。遜位后,進尊封。歲甲子,薨。
恪順皇貴妃(1876年2月27日—1900年8月15日),即珍妃,他他拉氏,戶部右侍郎長敘之女,滿洲鑲紅旗人,光緒帝妃,光緒后妃之中最受寵愛。 [1] 《國聞備乘》:“惟珍妃生性乖巧、討人歡喜,工翰墨,善棋,日侍皇帝左右,與帝共食飲共樂,德宗尤寵愛之”。
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13歲的他他拉氏與15歲姐姐被入選宮中,分別封為瑾嬪、珍嬪。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慈禧太后六旬萬壽,二人加恩得晉妃位,同年又因忤逆慈禧,以“習尚浮華,屢有乞請”之名被褫衣廷杖,并降為貴人,次年復升為珍妃。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月,八國聯(lián)軍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強詞借口帶走珍妃不便,留下又恐其年輕惹出是非,有辱皇家顏面,將其投井殺害,年僅24歲。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清政府與列強簽訂《辛丑條約》,聯(lián)軍撤出京師,慈禧回鑾。慈禧回宮后見珍妃所投之井依然如故,便命人將尸骨打撈出來,裝殮入棺,葬于阜成門外恩濟莊太監(jiān)公墓南面的宮女墓地,以“貞烈殉節(jié)”的名義掩世人耳目,并追封為貴妃。慈禧死后,攝政王載灃將珍妃的死因從“投井自殺”改為“被崔玉貴投入井中溺亡”。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隆裕太后駕崩后,珍妃姐姐瑾妃尚在,此時已被尊為端康皇貴太妃,下令將珍妃遷葬回清西陵崇妃園寢,并在珍妃井北側(cè)的門房為她布置了一個小靈堂以供奉珍妃的牌位,靈堂上懸掛一額紙匾,上書“精衛(wèi)通誠”,頌揚珍妃對清德宗的一片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