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你家不就有這么一套嗎?”一個機(jī)靈點突然想起來。
被點到名的,是個五六歲的胖墩,一看就家境良好的樣子。聽到小伙伴的話,小胖墩挺了挺腰板,抬了抬下巴,得意非常,就差把尾巴翹起來了。
旁邊的男孩有的羨慕有的嫉妒,更有機(jī)靈的扯著老人的衣擺問到:“三爺爺,那村長爺爺家和狗叔家得了什么謝禮???”
老人撫須不語,倒是內(nèi)里一個小子,乃是村長家老三的獨苗,忙不迭的揭曉答案:“是一整套筆墨紙硯。我四叔看了,說是好東西呢!”
村長家的老四在京里的鴻運酒樓做活計,是村里見過大世面的人,聽他這么說,大伙都信了。
“那王揚買這么多地干嘛???”又有一小子問到。
這個,還真沒人知道,于是小子們又把目光轉(zhuǎn)向了老人,眼巴巴地望著。老人心內(nèi)有點得意,小樣兒,還不是我知道得多。因咧著嘴笑說道:“說是把家里的老本都拿了出來,成親用呢!”
變裝成王揚的金釧還未走進(jìn)村里,敏銳的聽覺就聽到了這一陣閑篇。王揚面無表情向前走,眾人看見事主來了,不僅不尷尬背后說人,反而異常熱情的招呼了起來:“王揚來了”“王揚來了”
“去,王揚是你能叫的嗎?你得叫揚叔?!?/p>
“你還不是這么叫了?!?/p>
“我跟你能一樣嗎?我只是打個比方。”
……
王揚心情不太美妙,勉強(qiáng)委屈自己做了個笑模樣,跟老人說幾句閑篇,跟小孩子們點頭招呼。雖然理智知道古代農(nóng)村的日常,根本沒有隱私一說,情感上還是不太習(xí)慣。幸好自己這次走得快,再遲些,說不定這些人就要談?wù)摰阶约旱母改鸽p親、七大姑八大姨了。
金釧不知道,自己走后,見到真人的村口眾,議論得更熱切了幾分,要不是王揚就是個馬甲,壓根兒沒有祖宗,說不得就得把家里調(diào)查個底兒朝天。
天色還早,村里人剛下田回來,家家戶戶都有炊煙升起。王揚熟門熟路得來到狗兒家。雖說在金釧眼里,劉姥姥才是一家之主,她行事,看得都是劉姥姥的面子。然而世情如此,還是不要給老人家惹禍比較好。
“王兄可在?”金釧禮貌的站在院門外詢問。雖然心里更想一個跨步,躍過院子外的柵欄,直接進(jìn)到人家院里,還是站住了沒動。自己現(xiàn)在扮演得是讀書人王揚,不是瘋子金釧,不能任性妄為。
劉姥姥正坐在門口擇菜,聽到聲音,連忙出來,“你是?揚哥兒!怎么這個時候來了,快進(jìn)來?!?/p>
“不知王兄在否,成今日冒昧前來,是有一事相求?!?/p>
這邊廂,劉姥姥沒急著答言,連聲詢問:“吃了沒?不如在家將就用一些?!?/p>
正說著,王狗兒聽到聲響,也連忙出來迎客:“什么事也不急在這一時,楊哥兒不如和我們一起吃點?!?/p>
金釧跑了一天,肚中確實空空如也,反正不急這一時片刻,遂爽快得點頭應(yīng)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