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船上儲備了大量的生活物資。適合人們在船上長期生活。
所以說在海難發(fā)生時,必須盡量的保住母船,然而,在什么時候拋棄母船,登上子船這件事情。是相當重要的。決定這件事情的全船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船長。船長擁有完全的決定權。只有當他評估各種風險,認為母船已經保不住了,這個時候他必須做出棄船的決定。
棄船對于一個船長來說是艱難和屈辱的。不論是什么船,貨船,軍艦還是油輪,只要做出棄船。對于船長來說。本身就是一種侮辱。因為。在輪船上,不論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大大小小的事情,最終都要反饋的船長這邊,而且?guī)缀踝罱K船長都是要被問責的。當然,船長也是整個船舶上面待遇最高的,無論是工資也好,結束的服務也好。還是日常生活也罷。
船長根據現場的風險評估認為,母船已經不適合人員呆在上面,而且呆在上面可能會引發(fā)更大的災難和人員傷害事故,這個時候,他做出棄船決定,然后,他要拉動棄船警報。
在船舶上面。警報是最普遍的一種市井方式。船上四處都設置有警鈴。船員們根據鈴聲的聲響次數和聲音長短,來判斷船長發(fā)出了什么指令。
船上的警報一般分為以下幾種:火警警報,人員落水警報,棄船警報,油污溢油警報等等。
全體船員在聽到鈴聲以后,根據鈴聲做出反應,每一個人有對應的相應職責,然后分工協作。這幾乎就是戰(zhàn)斗的開始。
就拿汽船來說。船員們一旦聽到棄船警報之后,必須要馬上行動起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職責。有的負責。從外界進行聯絡,比如電報員要立即發(fā)出船舶遇險的信號。向四處進行求救。大副指揮艇員。開始準備釋放救生艇。船上的廚師長要在這個時間準備淡水和食物。二服,三服等等立即收集應急藥品毛毯。大家只有2到3分鐘的時間。
這個步驟完成之后,就準備去集合點集合,報告人數,確認全部船員到位之后,大家陸續(xù)登上救生艇。
注意在這里登艇的順序是按照職務倒序來的,也就是說在船上職務越低的人員優(yōu)先登艇脫離險境,船上職務越高的人越晚離開大船。
一般是實習生年齡最小的第一個登上救生艇。船長必須是最后一個離開母船的。
船員登艇以后,艇內控制脫鉤,小艇脫離母船,然后從發(fā)射架直接脫落掉入大海。然后有機艙里的輪機手和駕駛臺的駕駛員操縱小艇迅速離開母船。這是脫離母船之后必須要干的第一件事情,脫離之后必須全速前進,離開母船水域。
為什么是必須的操作?因為母船一旦沉沒,會在附近海面形成巨大的漩渦。很有可能將小艇和上面所乘人員帶入漩渦之中,造成二次海難。
小艇必須駛離到距離母船2到5海里的海面,此時需集結待命,因為前面的求救信號已經發(fā)出,附近可能有飛機或者是船泊過來救援,此時的等待是必要的。
一般等待的時間為24到48個小時。倘若這個時期沒有救援船只到來,那么就必須要采取自救行動了。
但是。這個時候如果有條件,比如海面上風浪不大,仍然有必要呆在原地。因為救助艇上面仍然有無線雷達應答器,還有甚高頻,可以利用這些裝備對外界發(fā)出求救信號。
救助艇尚有必要的求生設備,比如淡水。此時,儲存在小艇上的淡水是按全艇配員最低要求配置的,一般如果是十人艇的話,能配及最低消耗5至7天左右的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