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王導(dǎo)的支持下北方諸多世族接連不斷的南遷,司馬睿才能在建康城中立足,后來皇帝被殺,司馬睿稱帝,史稱東晉。時光如梭十多年一晃而過,可是這十多年東晉在江南的政局卻很不穩(wěn)定,這十多年首先換了三個皇帝,現(xiàn)在的皇帝是司馬睿的孫子司馬衍 ,大將軍王敦,蘇峻先后發(fā)生動亂。時值咸和四年朝局初定,這天身為司徒,領(lǐng)尚書事的王導(dǎo)正在率領(lǐng)奉命群臣祭拜元帝司馬睿的陵寢。太常謝裒謝裒,大司馬陶侃,司空郗鑒在祭拜禮儀結(jié)束后與王導(dǎo)聊天,這四人如今是朝中可謂位高權(quán)重,他們談到了剛剛?cè)ナ啦痪玫拇髮④娾琢?,又說如今中原割據(jù),前趙軍屢次侵犯襄陽,應(yīng)該要適時的出擊,不然江南不穩(wěn)。說完各自乘車散去,郗鑒卻拉著王導(dǎo)的袖子說,“我有一女,正直芳齡,欲在你王家挑一個好女婿”王導(dǎo)哈哈大笑,說司空如今身為三公,朝廷重臣,時下雖然世族之間通婚比較時興,然而陛下必然會起疑心,“哦?”“王敦之事后我一直乞求退居閑職,只是陛下信用,否則我也不會有什么好下場。所以我的兒子自然是不能和你郗家有緣了,不過我的那些侄子尤其是王羲之比較適合。什么時候鑒公親臨我府邸,我安排一下?!薄昂谩薄?/p>
為了不讓皇帝察覺大臣公卿私下結(jié)交就說是以文會會友,重開月旦評。那天桓家子弟桓溫,謝家謝弈領(lǐng)著自己的弟弟謝安石也來了,王家子弟居多,卻說也奇怪,王羲之躺在床上看鐘繇的筆墨。郗鑒問王羲之在哪,王導(dǎo)看了半天不見,說等會在找,看一下今日是否有人才,開題為“中原局勢”這邊桓溫先說到“要說中原,必先北伐,今日我大晉好比昔日劉備居蜀,江淮退守自如,然久居江南人必?zé)o斗志何以平天下?!薄昂谩甭牭娜诉B連拍手,王導(dǎo)有些喜歡這個年輕人了,忘卻了王羲之這件事,郗鑒卻著急了,他今日不是來看這些的,于是一個人緩緩散步,不一會兒人群中也跑出來一個不滿10歲的小孩,可能是聽的半懂不懂也出來散步了,郗鑒看到他問“你是誰家的孩子,長的如此靈光”小孩也不懼怕,說我爹是謝太常,“你又是何人”“郗鑒”小人謝安見過司空,“你知道我?”“聽爹爹和大哥時常提起,說如今天下重臣如司徒尚書令王導(dǎo)大人,大將軍陶侃,在者就是大人你了”“哈哈哈,不想你小小年紀記憶卻如此好”說完拉起謝安的手說“進去休息一下”于是就隨意的來到了王導(dǎo)的書房門口,仆人看到是郗鑒在后面也沒有阻攔,行了禮就走了,謝安先跑進去,不一會兒郗鑒尾隨而來。只見書房中書籍囤積如山,《詩經(jīng)》《楚辭》《太史公書》《前漢書》《魏武文集》《諸葛武侯文集》等等.....忽然謝安看到了東邊窗子旁邊的床上躺著一個人“喊到你是誰”“王羲之”郗鑒走了過去說“你就是王羲之?”“怎么了”“你為什么沒出去?”“彼等說的是軍國大事,不才只好舞文弄墨”郗鑒離去了,出來見了王導(dǎo)說“東窗臥榻者我家婿也”王導(dǎo)不知其意,不一會兒王羲之出來了,謝弈慌忙之間找不到弟弟,看到謝安和一個散發(fā)的年輕人在一起,才舒了口氣。拉著謝安向王導(dǎo)辭別,王羲之“說這個小孩很有意思,一上來就說蔡鐘二人的差異,將來書法也必有所長”王導(dǎo)“問你剛才在哪?怎么不見人,我在伯父的塌下欣賞您臨摹鐘太尉的字帖,”“哦,哈哈哈,你小子艷福不淺”王羲之聽得云里霧里看著王導(dǎo)的身影遲遲沒有離去。這邊謝弈對謝安說,桓溫這個人前途不可限量,然而總覺得此人有大將軍王敦之風(fēng),恐怕不是好事,謝安默默記下,卻沒有說話。回來后拜見了父親,謝裒說:“今日月旦評遇到了誰呀?”所遇之人只有個叫桓溫的人比較有見識“桓溫,桓彝的兒子”“此人軍事頗有見解”“嗯嗯,安石你今天遇到誰了?”“孩兒遇到叫王羲之的,還有郗鑒大人,這個王羲之書法上很有天賦?!薄巴跛究站拖矚g書法”父子三人你一句我一句,說的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