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你不喜歡又離不開的地方。任何一種你不喜歡又?jǐn)[脫不了的生活,就是監(jiān)獄?!?/p>
如果你感到痛苦和不自由,希望你心里永遠(yuǎn)有一團(tuán)不會熄滅的火焰。不室麻木,不要被同化。
雖然和世界交手這些年你可能仍然平庸,但我知道你真誠而且勇敢,無論在深夜流過多少次眼淚,你都沒有真正被打敗過,拼命成為那個有力量破釜沉舟的人。
電影是昨天看完的,觀后感是今天想寫的,觀看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臺詞就是“hope is a good thing”—希望是件美好的事情,每個人都應(yīng)該是自由的,充滿希望的。
電影的開頭講述了主人公安迪,他的妻子與他妻子的情夫被殺害,安迪就成了“嫌疑人”鋃鐺入獄。我想他坦然的走進(jìn)監(jiān)獄、沒有反抗是因為他曾也動過殺掉他們心思,他在為這份邪惡的想法而懺悔。入獄后,德瑞的出現(xiàn)可謂是推動整個劇情的發(fā)展,電影鏡頭一次次的“駁回”,讓一個人從20年、30年、40年...到最后已經(jīng)不抱任何希望,說出內(nèi)心所想。安迪的到來就像是一束光,帶給了獄中所有人希望,他讓大家在天臺喝起了小酒,感受到了平等的對待;他讓大家聽到了歌聲,全體人民都站立在那里,眼神慢慢明亮仿佛看到了希望,他們好似也感受到了外面的世界;他憑借著理財?shù)拇竽X,典獄長把他捧在手心,讓他開了個圖書館,讓獄中的人們讀書,學(xué)習(xí)知識,感受不一樣的溫度??墒牵覀兿胍幌胍粋€人被制度化管理了40年、50年,突然讓他脫離這個環(huán)境,自己去生存,會怎么樣?答案就是那位老者。他在獄中呆了50年,出獄后顯然接受不了外面的變化與快節(jié)奏的生活,最終上吊自殺。我想他在房梁上刻的“老布來此一游”,是對這個世界最后的留念吧,他或許不想讓人們那么快忘記他。
我們來看主線,本片最大的“救贖”——安迪的越獄,他花了整整20年,在所有人都不會撕下查看的“女郎海報”后面,挖出了一條通往下水道的隧道,更不可思議的是,他爬出隧道后,在更狹小的、臟臭的下水道爬了整整500米,什么概念?——五個足球場那么長。不得不令人敬佩他的意志力與一顆向往自由的心。想知道他的挖洞工具是什么嗎?——一個小小的石錘。想知道他怎么躲過每次的查房嗎?圣經(jīng)重如典獄長的信仰,而他卻不知道圣經(jīng)的重量,石錘就藏于其中,——“親愛的典獄長,你說的對,得救之道,就在其中?!?/p>
故事的最后“安迪是光,德瑞是走向光的人”,他們會在這個小島上生活著吧,成為一個精神自由,肉體自由,充滿希望的人。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
消逝。
In our hearts, there is a place that cannot be locked. That place is called hope.
在我們心里,有一塊地方是無法鎖住的,那塊地方叫做希望。
I guess it comes down to a simple choice: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生命可以歸結(jié)為一種簡單的選擇: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趕著去死。
A diploma is not necessarily can create a person, just as a prison may not be defeated every one.
一紙文憑不見得就可以造就一個人 正如同牢獄生涯也不見得會打垮每一個人。
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
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Enough time passed,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ed.
監(jiān)獄里的高墻實在是很有趣。
剛?cè)氇z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慢慢地,你習(xí)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這就是體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