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而懷玉。
【譯文】
我的言語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做到;可天下卻沒有人能理解,沒有人能做到。
我說的每句話都是有意圖的,闡述的每件事都是有重點的;因為大家不理解,所以我很疑惑。
了解我的人不多,效仿我的人更少;因此,有道之人雖穿著樸素,卻品行高尚。
【心得】
1、“被褐而懷玉”這句話也可以反向理解。我曾經(jīng)這樣描述某些人:再昂貴的香水也難以掩蓋其腐臭的言語,再濃厚的胭脂也難以粉飾其丑惡的嘴臉,再華麗的服飾也難以美化其枯萎的靈魂。
2、這篇文章是重點應該是“言有宗,事有君”這句話。或許我應該等翻譯完整部【道德經(jīng)】后,再重新找一找、理一理每一篇文章的重點。
【注釋】
“吾言”是指:老子他老人家的言語。
“甚易知”是指:很容易理解。
“甚易行”是指:很容易做到。
“莫能知”是指:沒有人能理解。
“莫能行”是指:沒有人懂得做。
“宗”是指:主要意圖;即“宗旨。
“君”是指:主要部分;即:重點。
“唯”是副詞,即:由于,因為。
“無知”是指:不理解,不明白。
“不我知”是指:我很疑惑。
“?!笔切稳菰~,即:少。
“則”是動詞,即:效法;學習。
“貴”是形容詞,即:昂貴;難得。
“被褐”是指:衣著樸素,身穿布衣。
“而”是連詞,表示轉(zhuǎn)折;即:卻。
“懷玉”是指:冰清玉潔,品行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