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婠也知道自己這說法過于無賴,然而事到臨頭,急智之下也未能尋得更為妥善的解決之道,難道要就此答應袁慎,然后打道回府嗎?別鬧了,她寧可回去跟馬文才玩過家家。
文婠一刻也不敢耽誤,徑直奔赴山長的居所。山長聽聞此事,臉上瞬間掛上了愁云,顯然此事讓他頗為頭疼。他兩年前就已經請袁慎回來過,這次見到得意弟子還很高興,卻不知道他竟然是別有所圖。
山長嘆了口氣。“善見是個難得一遇的好孩子,他的天賦異稟、才情出眾,我實在愛惜他的才華,不愿看到他在名利場中追逐浮華,重蹈袁家先輩們的覆轍,最終在權力的渦旋里迷失自我,不僅埋沒了上天賦予的卓越才華,更可能因此招致滅頂之災,讓家族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原本我還以為他已經領悟到我的良苦用心,能夠避開這些世俗紛擾,沒想到……”
對于袁家祖輩的事情,文婠也略有耳聞。如今袁慎這一支,原本只是袁氏家族中的一支分支,他的叔祖父才是真正的袁家主宗。
前朝時期,膠東袁氏堪稱權傾一時,祖上有過四世三公的顯赫佳話,一度成為世人傳頌的美談。而到了袁慎的叔祖父那一輩,更是將家族勢力推向巔峰,手握重兵,割據一方。
前朝末年,那是一個烽火連天、人心惶惶的時代,動蕩不安的局勢如同狂風巨浪中的孤舟,飄搖不定。袁慎家族所擁有的強大勢力,在那時猶如一把雙刃劍,既是庇護也是禍端。袁慎的叔祖父袁路,眼見天下大亂,毅然決然地以勤王的名義揮師進京,預備挾持天子以令諸侯
然而世事難料,人心叵測。就在袁路大軍攻入前朝都城,看似即將實現其宏圖霸業(yè)之際,卻遭遇了最沉重的一擊——被身邊最為信任的心腹出賣。
這突如其來的背叛如同晴天霹靂,瞬間瓦解了袁路的所有努力與布局。隨著袁路的敗亡以及主宗血脈的慘遭滅門,前朝也在戰(zhàn)亂中大廈傾塌,陷入了分崩離析的境地。此時,各方諸侯趁勢而起,紛紛踏入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zhàn)的逐鹿中原舞臺,開始了新一輪的權力爭奪戰(zhàn)。
在這場動亂中,袁慎的祖父,當時還只是一名默默無聞的文官,因其低調內斂的性格和敏銳的政治洞察力,避開了這場血雨腥風的風暴中心。
他預感到了即將到來的災難,機智果敢地選擇了退守膠東老家,從而成功地避免了同主宗一樣遭受滅門之災的命運。此后他深思熟慮,讓自己的兒子,也就是袁慎的父親,通過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聯(lián)姻,迎娶了背景深厚的袁慎之母,使得袁家在逆境中找到了重生的機會。
隨著時局的變遷,文帝崛起并逐漸掌握大權,袁慎的祖父獨具慧眼,準確判斷形勢,果斷押注于這位新晉的統(tǒng)治者身上,這一明智之舉使袁家從旁系一躍成為核心家族,從此開啟了膠東袁氏嶄新的一頁。在袁慎父親的勵精圖治下,袁家不僅恢復了昔日的榮耀,更是進一步發(fā)揚光大,重振了膠東袁氏的輝煌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