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宗趙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原名趙宗實(shí),后改名趙曙,宋朝第五位皇帝(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在位),宋太宗趙光義曾孫,商王趙元份之孫,濮王趙允讓第十三子,宋仁宗趙禎養(yǎng)子。
趙曙幼年時(shí)被無子的仁宗接入皇宮撫養(yǎng),賜名為趙宗實(shí)。擔(dān)任左監(jiān)門衛(wèi)率府副率,后歷任右羽林軍大將軍、宜州刺史、岳州團(tuán)練使、秦州防御使。嘉祐七年(1062年),被立為皇子,改名趙曙,封巨鹿郡公。
嘉祐八年(1063年),趙曙即帝位。趙曙為帝之后,任用舊臣韓琦等人,與遼國和西夏沒有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治平三年(1066年),趙曙命司馬光設(shè)局專修《資治通鑒》。
治平四年(1067年),趙曙因病駕崩于宮中福寧殿,享年三十五歲,在位4年,謚號(hào)為憲文肅武宣孝皇帝,廟號(hào)英宗,葬于永厚陵(今河南鞏義孝義堡)。元豐六年(1083年)十一月,加謚體乾應(yīng)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圣宣孝皇帝。
本名趙曙
別名趙宗實(shí)、宋英宗
所處時(shí)代北宋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東京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市)
出生日期1032年2月16日
逝世日期1067年1月25日
主要成就命司馬光編修《資治通鑒》
在位時(shí)間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
廟號(hào)英宗
陵墓永厚陵
年號(hào)治平
謚號(hào)憲文肅武宣孝帝
司馬光:臣聞陛下昔在藩邸事濮王,承順顏色,備盡孝道。凡宮中之事,濮王皆委陛下干之,無不平允。
王稱:英宗皇帝之在潛藩也,允蹈恭儉,力行禮義,而天資明叡,物望攸屬。仁宗皇帝雅知其賢,授以重器。在位五載,盡循父道。雖以憂勤損壽,然甚盛之德,固已度越前王,憲章后嗣矣!
脫脫:昔人有言,天之所命,人不能違。信哉!英宗以明哲之資,膺繼統(tǒng)之命,執(zhí)心固讓,若將終身,而卒踐帝位,豈非天命乎?及其臨政,臣下有奏,必問朝廷故事與古治所宜,每有裁決,皆出群臣意表。雖以疾疹不克大有所為,然使百世之下,欽仰高風(fēng),詠嘆至德,何其盛也!彼隋晉王廣、唐魏王泰窺覦神器,矯揉奪嫡,遂啟禍原,誠何心哉!誠何心哉!
王夫之:然而英宗有難處者于此:君子之守道也,不昧其初。濮王之薨,英宗嘗執(zhí)三年之喪矣。未為天子而父之,已為天子而不父,則始末不相應(yīng)。而前之哀戚,以大位而改其素,安能不耿耿焉。此則仁宗之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