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的風帶著桂花香溜進教室時,林小滿正把運動會獎牌和錯題本并排擺在桌角。銅牌邊緣蹭上了鉛筆灰,她用橡皮輕輕擦著,忽然聽見后排傳來窸窸窣窣的翻動聲——是前桌在整理月考卷,紅色的分數(shù)像枚印章蓋在卷首。
“小滿,這道物理題……”后桌的筆戳在電路圖上,像只迷路的螞蟻。林小滿湊過去時,余光瞥見自己的錯題本上,新添的便簽寫著“跳高擺臂角度=拋物線初速度”。她忽然笑出聲,拿起筆在草稿紙上畫弧線:“你看,就像起跳時要算好角度,解這題得先找電阻的關聯(lián)點?!?/p>
放學鈴響時,她抱著錯題本往籃球場走。月光把籃板鍍成銀色,上次練跳高的沙坑積了層落葉。她蹲下來扒拉樹葉,指尖觸到顆圓滾滾的石子,忽然想起決賽那晚,看臺上晃悠的熒光棒在黑暗里畫出的拋物線,和她越過橫桿時身體的弧度竟有些像。
“嘿!在找寶藏?”體育委員抱著籃球跑過來,鞋底碾碎了幾片枯葉,“下周末班級聯(lián)賽,要不要來當記分員?”林小滿搖搖頭,翻開錯題本指著某頁:“我在算上次跳高的助跑距離,你看這里……”男生探頭瞅了眼,上面貼著運動會照片——她騰空時,衣角揚起的角度恰好和拋物線公式的輔助線重合。
“原來學霸連跳高都要算公式??!”他笑著把籃球拋向空中,球體在月光下劃出銀亮的弧線。林小滿接住球時,發(fā)現(xiàn)球面沾著細沙,應該是從沙坑帶過來的。她忽然想起領獎那天,數(shù)學老師在她錯題本上寫的批注:“所有拋物線的落點,都是另一次起跳的起點。”
夜自習的鈴聲響起來時,她還在籃球場邊踱步。手里的石子被攥得溫熱,她對著籃板拋出去——石子劃過半空,“咚”地撞在籃筐上,驚起幾只停在電線上的麻雀。遠處教學樓的燈光星星點點,她的錯題本攤在石凳上,某頁用熒光筆圈著:“運動的物體終將克服阻力,就像越過橫桿時,風會變成托舉你的手。”
回到教室時,后桌正對著新的數(shù)學卷子嘆氣。林小滿把那塊石子放在他桌上:“試試把這道題當成跳高——別盯著橫桿,先算好助跑的每一步。”她翻開自己的錯題本,最新一頁貼著運動會的秩序冊,扉頁不知誰用鉛筆寫了行字:“當星光落進錯題本的紅叉里,那是未來的你在跟現(xiàn)在的自己擊掌?!?/p>
窗外的月亮升得更高了,把籃球場的影子拉得很長。林小滿看著卷子上的函數(shù)圖像,忽然覺得那些彎彎曲曲的線條,像極了她起跳時在空中劃過的軌跡。而桌角的銅牌正映著月光,仿佛下一秒就會化作一顆星,落進某道未解出的題目里,等著下一次騰空時被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