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她的背影遠去,玄翊才收回目光,與靖王對視一眼。靖王神色如常,仿佛未曾察覺異樣。兩人遂不再多言,邁步走進南書房。
屋內(nèi),青煙裊裊,檀香繚繞。皇帝端坐龍椅之上,目光如炬,手中翻閱著幾份折子,神情專注。見二人進來,他微微頷首,示意他們上前。
“兒臣參見父皇。”靖王率先跪下,玄翊緊隨其后,跪地呈上手中的折子:“兒臣玄翊,亦已將戶部所報軍需銀兩明細整理清楚,恭請圣裁。”
皇帝放下手中折子,目光先落在靖王身上,緩緩開口:“靖王,你呈的折子朕已看過,你說說如何才能確保北征一戰(zhàn)告捷?”
靖王抬起頭,目光堅定,語調(diào)鏗鏘有力:“回父皇,兒臣贊成六弟提議,欲勝敵于北疆,則赤納部為主導(dǎo),告蒙古四十九旗會盟,以定西北邊局穩(wěn)定。然后,當(dāng)以三路分進合擊為主策。一路由鎮(zhèn)北將軍統(tǒng)率五萬精兵,自雁門關(guān)出塞,牽制敵軍主力;一路由副將張懷義領(lǐng)兵三萬,從西陲繞道奇襲敵后糧道;第三路由父皇親自督軍四萬,居中策應(yīng),相機而動,或可一舉破敵?!?/p>
皇帝聽完,微微點頭,但并未立刻表態(tài),而是轉(zhuǎn)向玄翊:“玄翊,這軍需銀兩的調(diào)配,你可有十足的把握?
玄翊挺直脊背,朗聲道:“回父皇,兒臣已會同戶部尚書、兵部侍郎徹查各州府歷年稅賦收支,并核對各地倉儲情況。目前國庫實存白銀七百八十萬兩,其中五百七十萬兩可用于此次北征軍需。然若要維持三路大軍長期作戰(zhàn),尚缺一百三十萬兩?!?/p>
皇帝眉頭微皺:“缺口如此之巨,你有何對策?”
玄翊不慌不忙,繼續(xù)道:“兒臣建議采取三項舉措:其一,暫借京師各大商號現(xiàn)銀百萬兩,許以三年免息償還,并允其參與軍械采買,以資其利;其二,令江南漕運總督提前征收下半年漕糧,折價充作軍糧;其三,兒臣請命先入西陲聯(lián)合赤納部平定青海,重啟河西商道!”
皇帝聽罷,沉吟片刻,隨后緩緩點頭:“此議可行,然須謹(jǐn)慎行事?!?/p>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打破了書房內(nèi)的沉靜。一名小太監(jiān)慌慌張張地沖進南書房,臉色蒼白,喘息不止:“啟……啟稟陛下,不好了!七爺和九爺在內(nèi)閣打起來了!”
皇帝眉頭一皺,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他將手中的折子重重一拍在案上,發(fā)出“啪”的一聲脆響,震得殿中眾人皆是一顫:“成何體統(tǒng)!”話音未落,便起身快步朝著內(nèi)閣方向走去。腳步沉穩(wěn)而急促,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人心之上。靖王玄翊緊隨其后,個個神色冷峻,目光微沉。
待皇帝一行人趕到御花園東側(cè)時,只見七皇子玄竍與九皇子玄竔正扭打在一起,拳腳相加,招招狠辣。二人早已衣衫凌亂,發(fā)髻散亂,身上多處青紫,甚至還有血跡從嘴角溢出。圍觀的皇子、大臣和宮女太監(jiān)圍成一圈,人人面露驚恐之色,卻無人敢上前勸阻——誰都知道這兩位皇子素來不合,一個是軍營出身、性情剛烈的七皇子,一個是貴妃所出、嬌生慣養(yǎng)的九皇子,今日這一戰(zhàn),怕是遲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