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極“好些了嗎?”
他的聲音透過他手掌的阻隔,顯得有些悶,卻異常柔和。
我緩緩睜開眼。適應(yīng)了黑暗的眼睛,借著窗外微弱的天光,能看清他近在咫尺的臉部輪廓。那雙深邃的眼眸在黑暗中亮得驚人,盛滿了毫不掩飾的關(guān)切和心疼。
我點(diǎn)了點(diǎn)頭,喉嚨還有些發(fā)緊,說不出話。
他似乎松了口氣。捂著耳朵的手,極其緩慢地、帶著一種小心翼翼的珍重,移開了。但握著我另一只手的手,卻依舊沒有松開,反而收得更緊了些。
張極“睡吧?!?/p>
他低聲說,聲音帶著一種安撫的魔力
張極“我守著你。”
他沒有離開。只是調(diào)整了一下姿勢,依舊坐在床邊,背脊挺直,像一座沉默而可靠的山。他的手始終握著我的手,源源不斷地傳遞著溫暖和力量。
我重新閉上眼。這一次,沒有噩夢侵襲。窗外的雨聲成了催眠的白噪音。意識沉入黑暗之前,最后的感覺,是他掌心滾燙的溫度,和他低沉而均勻的呼吸聲。
那場驚雷,像一把鑰匙,意外地打開了一扇緊閉的門。
第二天清晨,雨過天晴。陽光毫無遮攔地灑滿山谷,草葉上掛著晶瑩的水珠,空氣清新得醉人。我醒來時,張極已經(jīng)不在床邊。廚房里傳來輕微的聲響和食物的香氣。
餐桌上擺著簡單的早餐:烤得金黃的面包片,煎得恰到好處的雞蛋,還有兩杯冒著熱氣的牛奶。張極坐在我對面,沉默地吃著。陽光透過窗戶,在他低垂的眉眼上投下柔和的光影。昨夜那場驚惶和脆弱,仿佛從未發(fā)生。
我端起牛奶杯,溫?zé)岬囊后w滑入喉嚨。沉默在餐桌上流淌,卻不再有之前的凝滯。
沈思硯“昨晚……”
我放下杯子,聲音還有些干澀,打破了沉默
沈思硯“謝謝?!?/p>
張極切面包的動作頓了一下。他抬起頭,目光平靜地看向我,沒有多余的情緒,只是很自然地接了一句:
張極“嗯。下次打雷,我還捂著你耳朵?!?/p>
很簡單的一句話,沒有任何煽情,卻像一股暖流,瞬間涌遍四肢百骸。他接受了我的恐懼,沒有評判,沒有追問,只是用最直接的方式宣告了他的存在和承擔(dān)。
一種難以言喻的悸動在心尖蔓延開來。我低下頭,掩飾著微微發(fā)熱的眼眶,輕輕“嗯”了一聲。
從那天起,一種微妙的、心照不宣的默契在我們之間滋生。他開始更主動地參與到木屋的日常里。劈柴時,會順手將最平整的木塊碼放在我露臺畫架的旁邊。去鎮(zhèn)上采購,會帶回一些我多看了兩眼的、包裝粗糙但顏色鮮艷的本地糖果,或者一本封面印著雪山風(fēng)光的舊雜志。他會在我試圖修理那扇吱呀作響的廚房柜門時,沉默地遞過合適的工具,然后在一旁看著,偶爾在我要出錯時,才簡短地提醒一句:
張極“榫卯,斜著敲?!?/p>
我則在他對著那本晦澀的農(nóng)牧指南皺眉時,用鉛筆在紙上畫出簡易的圖解。在他笨拙地試圖點(diǎn)燃壁爐卻被煙嗆得直咳時,忍著笑接過他手中的火鉗。在他深夜坐在露臺,望著星空沉默抽煙時,會默默倒一杯溫水放在他手邊的小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