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那天,自習(xí)室的窗臺上擺滿了玻璃瓶,里面泡著孩子們采的金銀花。陽光透過玻璃瓶,在地板上投下細(xì)碎的光斑,像撒了把會跳的金粉。
穿校服的男孩又來了。這次他抱著個新畫夾,里面是給社區(qū)老人畫的“時光明信片”:給王奶奶畫了會開花的毛線團(tuán),紅的藍(lán)的線繞成藤蔓,頂端頂著朵絨球花;給張大爺畫了帶翅膀的郵戳,郵戳里裹著片銀杏葉,正往天邊飛;給修車師傅畫了會發(fā)光的扳手,扳手敲過的地方,都冒出了綠芽。
“每個爺爺奶奶都有一張。”男孩把畫夾往桌上攤,睫毛上還沾著點金粉——是剛才幫小畫筆撒亮片時蹭的。王奶奶捏著自己那張,突然把沒織完的圍巾往他手里塞:“來,幫奶奶拽著線,這朵絨球花得織得圓滾滾的才好看。”
化療女孩的向日葵已經(jīng)長到半人高了。她在花叢里插了塊木牌,上面是快遞小哥女兒寫的字:“請勿采摘,光要留給大家看。”有天傍晚,暴雨突然傾盆而下,她抱著塑料布沖進(jìn)雨里,紅裙阿姨和修車師傅也跟出來,三個人蹲在花叢邊,把塑料布搭成小帳篷。雨水打在布面上噼啪響,向日葵的葉子卻在帳篷里輕輕晃,像在說“謝謝呀”。
入夏后,張大爺?shù)摹皩懶耪n”多了個新學(xué)員——快遞小哥。他總在送完件的午后跑來,趴在長桌上給老家的父母寫信。字歪歪扭扭的,卻寫得認(rèn)真:“今天送了個畫框,里面是個姑娘畫的向日葵,比咱家院子里的亮多了……”張大爺坐在旁邊,幫他把郵票貼得端端正正:“對,就這樣,你爹娘收到信,就像看見你站在跟前說話。”
小畫筆的畫板上,最近總畫著同個場景:自習(xí)室的長桌旁,王奶奶在織圍巾,線團(tuán)滾到張大爺腳邊;張大爺教孩子寫信,信紙被風(fēng)吹到化療女孩的畫架上;化療女孩給向日葵澆水,水珠濺到修車師傅的工具上;修車師傅擦扳手的布,被紅裙阿姨拿去當(dāng)畫筆布……每個人的動作都連著別人的影子,像串繞在一起的光。
夏至那天,社區(qū)的“光的接力賽”展覽開幕了。最顯眼的位置擺著那頂化療女孩的毛線帽,旁邊是她現(xiàn)在扎馬尾的照片,照片底下壓著張紙條:“頭發(fā)長出來了,光也長出來了。”不遠(yuǎn)處是快遞小哥女兒畫的“飛人爸爸”,畫框邊粘著片向日葵花瓣;張大爺?shù)泥]戳本攤在玻璃柜里,最新一頁貼著孩子們寄給“明年的自己”的郵票,郵戳是“2024年夏至”,紅得像團(tuán)火。
閉展時,穿校服的男孩帶來個驚喜——他把媽媽的舊相冊做成了手賬本,每一頁都貼著新畫的貼紙:媽媽畫的菜市場里,多了他畫的“會笑的番茄”;媽媽畫的藍(lán)布衫旁,多了他繡的小雛菊?!拔野压饪p進(jìn)布里啦?!彼_最后一頁,是張全家福:爸爸舉著發(fā)光的扳手,奶奶抱著開花的向日葵,他站在中間,手里舉著媽媽的畫,畫里的晨霧正慢慢散開。
回家的路上,晚風(fēng)帶著向日葵的清香。小畫筆突然停下腳步,指著天邊的晚霞:“你看,光在跑呢。”姜稚魚抬頭,確實有片金紅的云正往西邊飄,像誰把白天的陽光揉碎了,要帶去給黑夜里的人。周硯拎著剛買的西瓜,笑:“跑再遠(yuǎn)也不怕,咱們這兒的光,正長著呢。”
二樓畫室的燈亮到很晚。小畫筆在畫《光的接力賽》的續(xù)篇:暴雨里護(hù)向日葵的三個人影,帳篷下的光斑連成了橋;張大爺教快遞小哥寫信時,郵戳的影子變成了翅膀;王奶奶分圍巾時,每個老人的脖子上都飄著朵絨球花。
畫的最后,她在角落添了只螢火蟲,翅膀上沾著金粉,正往更遠(yuǎn)的地方飛。旁邊寫著行小字:“光跑再遠(yuǎn),只要有人接著,就永遠(yuǎn)不會滅?!?/p>
窗外的蟬鳴剛起,像在為新的故事伴奏。明天,該去給向日葵澆新的水了,聽說它們的花盤,已經(jīng)開始跟著太陽轉(zhuǎn)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