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太陽升至中天時,馬車回到了梅爾特村,停在村中央的廣場。
曾經(jīng)這里只有簡陋的茅草屋,但去年秋天經(jīng)過大規(guī)模修整后,房屋已整齊排列成嶄新的村落。
剛下馬車,食物的香氣便撲面而來。
簡易攤販沿路排開:有人在地上鋪草席擺放盛滿蔬菜雞蛋的竹籃,也有人用骨架搭成的攤位懸掛成串大蒜辣椒。
正值晌午時分,攤販前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生意真不錯呢。不過農(nóng)作物大多是自家田里種的吧?能賣出去嗎?"
"自從有了集市,大家就開始精簡自種品類,偶爾用的東西都來市場買了。雖然還有人拿自家雞蛋蔬菜來以物易物,但最近基本都用錢交易了。"
聽到尼德的話,她嘴角含笑點了點頭。
在這個商業(yè)往來長期依賴以物易物的梅爾特村,貨幣習慣的扎根無疑是件好事。
"攤販賣些什么呢?"
"大多是夾兩種當日配料的烤餅三明治,有的配湯,有的配麥酒,各家略有不同。"
尼德指向某個特別熱鬧的攤位:"那是村里年輕人開的,把蔬菜揉進面餅里,肉料既有大塊炙烤的也有剁碎煎制的,可選花樣多很受歡迎。我吃過幾次,明明用差不多的食材,不知為何就是比別人家美味。"
——所謂天分,大抵如此吧。
不過其他攤位也同樣人頭攢動。
"外來勞工的住處還夠嗎?"
"目前讓他們合住空置的長屋還算應(yīng)付得來,不過確實越來越擠了。畢竟人數(shù)只增不減。"
"把太多人塞在狹小空間容易引發(fā)糾紛。天幕廣場的使用率如何?"
"因為能停放運貨馬車,那邊也挺搶手。想圖自在的人似乎更中意那里。"
只見木樁上拴著驢子,主人或在帶篷貨臺睡覺,或并排支起帳篷落腳。
這個去年秋天才建成的場所,正是為了整治馬車夫露宿道旁影響觀瞻的問題。
雖收取少許費用,但配有公用水井與炊事場,總比風餐露宿強得多。
"買些午餐路上吃吧。尼德,方便去你家叨擾嗎?正好有些事想聊。"
"當然,艾莉也會高興的。"
得到爽快應(yīng)允后,瑪麗將幾枚銅幣交給村民代買午餐。
梅爾菲娜則先行前往尼德家。
"您不親自去買沒關(guān)系嗎?"
"我去的話,他們常不肯收錢。而且領(lǐng)主光顧過的攤位容易擠滿跟風的客人.......我不愿擾亂市場公平。"
"原來如此,換作是我也會想嘗嘗領(lǐng)主青睞的吃食呢。"
談笑間來到尼德家。
這棟拜訪過多次的屋子總是窗明幾凈,門前小花叢透著不動聲色的溫馨。
"哎呀,梅爾菲娜大人!歡迎您來。"
"艾莉,好久不見。氣色真好呢。"
屋內(nèi),久違的艾莉懷中抱著襁褓嬰兒相迎。
這位曾在領(lǐng)主府當值的女仆,因孕期不便而在去年初冬辭工。
此刻重逢讓梅爾菲娜不禁綻開笑顏——她始終是最得力的幫手。
“我是不是瘦了些?有好好吃飯嗎?”
“托您的福,每天都吃得飽飽的。這孩子把我的營養(yǎng)都吸走啦。”
“真可愛呢。聽說是個女孩?”
“是的,取名莎拉。”
被抱著的嬰孩睡得正熟,臉頰鼓脹如初綻的薔薇,任誰都看得出這紅潤色澤里蘊含的生命力。
“和艾莉長得真像,將來定是個美人。”
注視著嬰兒酣睡的可愛模樣,幸福感如蜂蜜般在梅爾菲娜胸中化開。
她向來喜愛孩子——王都時期常以慈善之名造訪孤兒院,對弟弟也極盡寵愛。
即便來到恩卡爾地區(qū),最先與她親近的也是村里的孩童們。
“梅爾菲娜大人要抱抱看嗎?”
“不了,我剛從田里回來?!彼砹四碚粗嗤恋闹讣?,“嬰兒嬌嫩得很。尼德、羅德還有蕾娜,你們從外面回來要抱孩子的話,記得先凈手。”
“原來如此啊?!?/p>
這倒非關(guān)農(nóng)奴出身——此間世界本就不重洗手之道。
梅爾菲娜暗忖,或許正是這般陋習助長了嬰兒夭折率。
“喂水也務(wù)必煮沸。于成人不過輕微腹瀉,對嬰兒卻是生死攸關(guān)?!?/p>
“謹記于心?!?/p>
見艾莉神色肅穆地點頭,她忽覺在歡愉時刻說教未免掃興。
但轉(zhuǎn)念想到恩卡爾地區(qū)營養(yǎng)改善后必將迎來生育高峰,推行洗手漱口的防疫之道確屬當務(wù)之急。
正思量間,瑪麗與村民已捧著餐食歸來。
安置艾莉去里間休息后,眾人開始布菜。
除家主尼德、梅爾菲娜、瑪麗與護衛(wèi)騎士塞德里克外,只有協(xié)助治理梅爾特村的數(shù)人留席,小個子塞爾雷涅也乖巧地坐在末位。
“梅爾特村可有難處?”
“暫無大礙。不過勞力們常念叨著想有個兼營旅店的酒館。”
“也是,夜間用膳確是不便?!?/p>
“大伙兒常勞作至日暮,星月出山時。長屋雖有地爐,但自炊終究麻煩,誰耐煩日日生火做飯?!?/p>
“容我思量。治安方面呢?”
“偶有誤闖宅邸之事。順手摘取未熟作物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p>
“如何處置?”
“口頭訓誡罷了。這些勞力多來自鄰村,想必是慣常的鄉(xiāng)里做派?!?/p>
梅爾菲娜了然———熟人社會里,這等事多半被視作"通財之義"。
余糧互換、將賣相不佳的作物接濟故舊,本是鄉(xiāng)間傳統(tǒng)。
那些無緣繼承家業(yè)的次子三郎,雖早早外出謀生,但扎根鄉(xiāng)土者往往缺乏私有觀念。
“為了防止小惡釀成大患,我欲盡早往恩卡爾村與梅爾特村派駐兵士,還需設(shè)立哨所與規(guī)章?!?/p>
“是否有些過于小題大做了?”
尼德略帶困惑地問道。
直到去年為止,這一帶家家戶戶不鎖門是常態(tài),倒不如說裝有門鎖的人家本就寥寥無幾。
即便現(xiàn)在,那些門上裝著鎖閂卻未養(yǎng)成上鎖習慣的住家也不在少數(shù)。
"鄰里互助能解決的問題自然最好。但若遇上醉漢擅闖民宅或踐踏農(nóng)田的情況呢?"
"那種時候,附近的男人會出手制伏。"
"鄰里守望確實是好傳統(tǒng)。不過遇到重大事件時,還是需要士兵來拘捕犯人予以警告,必要時將人逐出恩卡爾地區(qū)。"
若由個人執(zhí)行懲戒,仇恨就會集中到特定對象身上。
刑罰必須由公共部門來實施才妥當。
"人口聚集帶來的不全是好事。況且我想在貧民窟形成前就防患于未然。"
"貧民窟......."
尼德喃喃重復(fù)著這個陌生詞匯。
作為曾被編入恩卡爾地區(qū)的農(nóng)奴,他似乎難以理解這個概念。
人群聚集之處,必然會產(chǎn)生被淘汰者。
喪失勞動能力或意愿的人自發(fā)聚集,最終形成犯罪溫床———這個世界同樣逃不開這般法則。
而一無所有者,往往是最可怕的存在。
"比方說,如果某天尼德對我心懷殺意——"
話音剛落,尼德先是愕然張嘴,隨即臉色煞白。
"假設(shè)!只是假設(shè)!"
"啊,是,請您繼續(xù)。"
"你看,以尼德的立場,無論多么恨我,實施行動都很困難吧?你還有艾莉、羅德、蕾娜,以及剛出生的莎拉。"
重罪者將受連坐之刑。
若身為梅爾特村長的尼德對梅爾菲娜拔刀相向,血親皆處死刑,全村居民都將貶為農(nóng)奴。
"擁有社會地位與珍視之人,自然會畏懼失去。但世上多的是因赤貧而鋌而走險之徒。我想盡量避免催生這類人群,在事態(tài)惡化前未雨綢繆。"
對體力不濟者安排輕勞役,杜絕饑病交加的聚居區(qū)形成。
這固然困難———即便在遠比這里先進的文明世界,貧民窟與黑幫街區(qū)也未曾絕跡。
若恩卡爾地區(qū)持續(xù)繁榮,其陰影面勢必隨之擴張。
但這絕非放棄抗爭的理由。
"駐軍不僅能維持治安,更能在輕微犯罪階段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我正致力于構(gòu)建這樣的機制。"
————
兼任住所的酒吧≈妓院。
但梅爾菲娜對此并無實感,年輕的女性領(lǐng)主也未能明確向尼德表明,就這樣被輕描淡寫地帶過了。
不過站在后面的塞德里克似乎理解了,估計執(zhí)政官之后會委婉地傳達這件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