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海風揉著桂花的甜香,漫過光明路13號時,院子里的桂花苗已長到齊腰高,枝椏間綴滿了細碎的米黃色花苞,風一吹,甜香就裹著暖意鉆進人心里。云杫剛把曬干的桂花裝進布包,就聽見院門外傳來清脆的車鈴聲——厲承嶼和陸則衍推著小推車來了,車上堆著印好的繪本再版,封面多了幅新畫:信天翁巢邊的小雛鳥正振翅,光明路與遺忘島的桂花苗枝椏相連。
“再版里加了夏天拍的信天翁照片,還有沈棠的貝殼手工教程!”陸則衍拿起一本繪本遞給云杫,翻開內頁,夾著一張小巧的貝殼貼紙,“老木匠還幫咱們做了配套的貝殼手工材料包,放在展柜里,來的人能跟著教程做?!眳柍袔Z則指著小推車角落的相機:“今天天氣好,正好用那臺舊相機拍桂花苞,等花開了,就能湊齊‘桂花生長記’的照片?!?/p>
正說著,穿校服的女孩領著幾個同學跑進來,手里舉著個厚厚的本子:“云姐姐!我們把夏天采訪的故事整理成‘沈棠小傳’了!”女孩翻開本子,里面貼著沈棠教鄰居做手工的老照片,還有孩子們畫的桂花苗成長圖,“出版社說下次再版能把小傳加進去,還問我們要不要寫‘時光展日記’,記錄大家的日常!”
午后的陽光越來越暖,守墓人背著藤編筐走進來,筐里裝著遺忘島的桂花和一罐珊瑚沙?!皪u上的桂花開得比這兒早,我摘了些帶來,”他拿出個小玻璃瓶,里面的桂花浸在蜜里,“還帶了新曬的海芙蓉,阿硯先生說煮茶配桂花糕正好。”說著,他從筐底掏出張畫,是遺忘島的孩子們畫的:滿島的桂花樹下,守墓人和孩子們舉著繪本,旁邊寫著“等你們來島上看桂花”。
云杫剛把畫貼在展架上,阿硯先生就提著竹籃來了,里面裝著剛烤好的桂花糕和新印的“念想手冊”?!拔以谑謨岳锛恿斯鸹鄣陌局品椒ǎ€有兩地桂花苗的生長記錄,”他翻開手冊,里面夾著兩地桂花的標本,“今天特意烤了桂花糕,等會兒街坊們來了,一起嘗嘗第一波桂香的味道?!?/p>
傍晚時分,老周端著一大罐糖桂花走進來,身后跟著之前送舊相冊和布偶的女人,她手里抱著個舊盒子:“我媽媽說,這是沈棠當年釀桂花酒的酒壇,現在正好用來裝咱們釀的新酒,等明年花開時開封?!痹茤y接過酒壇,壇身上還留著淡淡的桂花紋,她小心地把新釀的桂花酒倒進去,甜香混著酒香,在院子里散開。
這時,那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女孩拉著媽媽的手走進來,手里舉著個貝殼掛飾:“姐姐!我跟著教程做了掛飾,還畫了桂花苞的畫,能放進‘時光冊’嗎?”云杫蹲下來,接過掛飾和畫,笑著貼在“時光冊”的新頁面上,旁邊寫下:“2026年秋,我們收獲了第一波桂香,也收獲了新的故事與手工。”
夕陽西下時,街坊們都坐在桂花樹下,吃著桂花糕,喝著海芙蓉茶,翻著新到的繪本再版。守墓人說,等冬天來了,要帶遺忘島的孩子來光明路看雪;老周則計劃著,明年春天在院子里種更多桂花苗,讓香飄得更遠;女孩和同學們則約定,每周都來寫“時光展日記”,把每個季節(jié)的故事都記下來。
云杫看著眼前的場景,手里握著千年貝殼哨子,輕輕吹了一聲,清脆的哨聲裹著桂香飄向海面。她忽然覺得,光明路13號的故事,就像這桂花樹,從一顆小小的種子開始,慢慢抽枝、長葉、開花,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來澆水、施肥,讓念想長成了一片溫暖的林。
夜幕降臨時,云杫把今天的繪本、貝殼掛飾和桂花標本放進“念想收藏盒”,又在里面放了顆新的桂花籽——這是明年要種在遺忘島的,要讓兩地的桂花樹長得更密。窗外的燈光亮起來,映著滿院的桂花苞,風里的甜香越來越濃,像在預告著一場盛大的花開。
云杫知道,這個秋天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就像桂花每年都會開,念想每年都會長,光明路13號的燈光會一直亮在海風中,等著明年的桂花開得更盛,等著更多人帶著故事來,把這里的溫暖,傳得更遠、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