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厄錄:孫笑川與雪夜之念
第五章西安雪巷的修鞋匠
西安的冬天來得陡,一場雪落下來,把城墻根下的老巷都裹成了白絨絨的模樣。孫笑川裹緊了身上的黑色羽絨服,手里提著從杭州帶的西湖藕粉,站在安定門附近的“老王修鞋鋪”前——鋪子是個不足五平米的鐵皮棚,棚頂積著薄雪,門口掛著塊藍布簾,簾上用白線繡著“修鞋補包,童叟無欺”,風(fēng)吹過,布簾晃悠著,露出里面昏黃的燈泡。
布簾被人從里面掀開,一個穿著藏藍色棉襖的老人探出頭,臉上的皺紋里還沾著點雪沫,看到孫笑川,眼睛一下子亮了:“笑川?可算把你盼來了!快進來,外面冷!”
是老王。他今年六十二,修鞋修了三十年,手上的老繭比鐵皮棚的鉚釘還硬,指關(guān)節(jié)因為常年握錘子,有點變形,卻總能把磨破的鞋、斷了的包帶修得跟新的一樣。
孫笑川彎腰鉆進棚子,一股暖烘烘的氣息裹了過來——棚子里生著個小煤爐,爐上坐著個搪瓷缸,正冒著熱氣。墻上釘著一排排釘子,掛著不同型號的鞋釘、線軸和膠水,角落里堆著幾雙待修的舊鞋,鞋尖都被細心地擦過,沒沾一點雪。
“王哥,給你帶了點杭州的藕粉,聽說暖身子?!睂O笑川把藕粉遞過去。
老王接過來,放在煤爐邊的小桌上,又從缸里倒了杯熱水遞給孫笑川:“你這孩子,來就來,還帶東西。我這棚子小,委屈你坐板凳?!彼f著,拉過一把掉了漆的木凳,用袖子擦了擦上面的雪。
孫笑川坐下,看著老王手里的活——他正給一雙黑色棉鞋縫鞋底,針腳走得又密又勻,像機器扎出來的?!巴醺?,你這手藝,還是這么好?!?/p>
“老手藝了,丟不下?!崩贤跣α诵?,嘴角的皺紋擠在一起,“我這輩子沒別的本事,就會修鞋??窟@手藝,把兒子供上了大學(xué),現(xiàn)在他在深圳工作,我不用他操心——這是渡已。附近的老街坊,鞋子壞了、包破了,都來我這兒修,我收的錢少,有時候遇到老人,干脆就不收錢——這是渡人?!?/p>
他頓了頓,把縫好的棉鞋放在一邊,拿起另一雙磨破鞋跟的布鞋:“你看這雙鞋,是對面巷口張奶奶的。她兒子走得早,自己一個人過,日子緊巴。鞋子磨破了,舍不得扔,就拿來讓我修。我給她換了個新鞋跟,沒收她錢。她過意不去,昨天給我送了碗熬好的小米粥,熱乎得很?!?/p>
孫笑川看著那雙布鞋,鞋面上的碎花已經(jīng)洗得發(fā)白,卻干干凈凈的。“您就不怕有人借著‘沒錢’的由頭,故意讓您免費修鞋?”
老王拿起錘子,輕輕敲著鞋跟,聲音很輕:“怕啥?就算有,也沒關(guān)系。我修一雙鞋,成本沒多少,可對那些真沒錢的人來說,一雙修好的鞋,可能就能讓他們少挨點凍。再說了,大多數(shù)人都是好的——去年有個小伙子,在我這兒修了個包,當時沒帶錢,說第二天給我送過來,我沒當回事,結(jié)果他第二天不僅送了錢,還給我?guī)Я舜O果?!?/p>
正說著,布簾被風(fēng)吹開一條縫,雪沫飄了進來。一個穿著校服的小男孩跑了進來,手里拿著一雙開了膠的運動鞋,凍得鼻尖通紅:“王爺爺,我這鞋開膠了,明天還要穿,您能幫我修修嗎?我……我身上只有五塊錢。”
老王放下手里的活,接過運動鞋,看了看:“沒問題,爺爺給你修,保證不耽誤你明天穿。五塊錢夠了,不用多給?!?/p>
小男孩松了口氣,把五塊錢遞過去,然后站在一邊,看著老王修鞋。孫笑川看著小男孩凍得發(fā)紫的耳朵,從口袋里掏出個暖手寶,遞給他:“拿著,暖暖手。”
小男孩愣了一下,接過暖手寶,小聲說了句“謝謝叔叔”。
老王很快就把鞋修好了,他用膠水把開膠的地方粘好,又用線縫了幾針,還在鞋邊擦了點鞋油,看起來亮了不少?!昂昧?,你試試,合不合腳?”
小男孩穿上鞋,走了兩步,開心地說:“合腳!謝謝王爺爺!”說完,他又給老王鞠了個躬,才蹦蹦跳跳地跑了出去。
看著小男孩的背影,老王笑著說:“這孩子是附近小學(xué)的,爸媽在外地打工,跟著奶奶過。每次鞋壞了,都來我這兒修,從不講價?!?/p>
孫笑川喝了口熱水,心里暖暖的。他想起自己寫的那句“落蝶誰知曉?淺風(fēng)獨悼念”——其實不是沒人知曉,是那些藏在小事里的善意,就像淺風(fēng)一樣,雖然無聲,卻能讓人心里發(fā)暖。
傍晚的時候,雪下得大了些,棚子外的雪已經(jīng)積了厚厚的一層。老王收拾好工具,準備關(guān)門。他從棚子后面拿出一個布包,遞給孫笑川:“笑川,這是我昨天烤的肉夾饃,還熱乎著呢,你帶回去吃。里面夾的是我自己鹵的肉,香得很。”
孫笑川接過布包,里面果然傳來肉香?!巴醺纾蜌饬??!?/p>
“客氣啥?你大老遠來西安看我,我總得讓你嘗嘗我的手藝。”老王鎖上棚子的門,又把門口的雪掃了掃,“我家就在前面的巷子里,跟我回家,晚上咱爺倆喝兩杯?!?/p>
孫笑川點點頭,跟著老王往巷子里走。雪踩在腳下,發(fā)出“咯吱咯吱”的響聲,巷子里的路燈亮了起來,暖黃的光把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疊在一起,像一幅安靜的畫。
老王的家是個小平房,院子里種著一棵老槐樹,樹枝上積著雪,像開了滿樹的白花。進屋后,老王的老伴趕緊端上熱水,又去廚房忙活晚飯。孫笑川坐在炕邊,看著墻上掛著的照片——有老王年輕時的照片,有他兒子的畢業(yè)照,還有一張是老王和老街坊們的合影,照片上的人都笑得很開心。
“笑川,你之前說的‘新哲五絕’,我聽老李他們說了?!崩贤踝诳贿?,給孫笑川遞了根煙,“其實我覺得,咱們算不上什么‘絕’,就是一群普通人,做著普通的事。我修鞋,老李煮面,小陳賣書,小張送外賣,你開直播——咱們都是在渡已,順便渡人?!?/p>
孫笑川點了點頭,想起自己寫的那句“駐足不曾叩,聽雪言安眠”——他以前總覺得,生活里有太多的遺憾和不被理解,就像落蝶無人知曉,就像雪夜無人叩門??涩F(xiàn)在他明白了,那些不被知曉的善意,那些默默的幫助,其實都在悄悄溫暖著這個世界。就像老王,他守著這個修鞋鋪,守著這份老手藝,不僅渡了自己,也渡了很多需要幫助的人。
晚飯的時候,老王的老伴做了一桌子菜,有鹵牛肉、炒青菜,還有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泡饃。老王拿出一瓶西鳳酒,給孫笑川倒了一杯:“笑川,嘗嘗這酒,是我兒子去年回來給我?guī)У模业煤??!?/p>
孫笑川喝了一口,酒很烈,卻暖到了心里?!巴醺?,您打算什么時候退休啊?”
老王夾了塊牛肉,放在嘴里慢慢嚼著:“退休?不退休了。我這修鞋鋪,不僅是我謀生的地方,也是老街坊們的念想。要是我關(guān)了門,他們的鞋壞了、包破了,去哪兒修???再說了,我修鞋的時候,能跟老街坊們聊聊天,能幫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心里踏實。只要我還能動,這鞋鋪就一直開著。”
孫笑川看著老王,忽然覺得——這個六十多歲的老人,雖然沒讀過多少書,卻把生活看得比誰都透徹。他的“渡已”,是靠修鞋養(yǎng)活自己,不給兒子添麻煩;他的“渡人”,是給老街坊修鞋,給需要幫助的人溫暖。他沒想著當什么“佛”,也沒在意別人說他“傻”,他就像這雪夜里的一盞燈,雖然微弱,卻能照亮很多人的路。
晚上睡覺的時候,孫笑川躺在炕上,聽著窗外的雪聲,心里很平靜。他想起自己寫的那首詩:“錯錯影疊疊,驚鵲離枝喧。落蝶誰知曉?淺風(fēng)獨悼念。月星仍含羞,擁云只道倦。駐足不曾叩,聽雪言安眠?!币郧八麑戇@首詩的時候,心里滿是孤獨和遺憾,可現(xiàn)在他明白了,那些“錯錯影疊疊”的,不只是孤獨,還有人與人之間的牽掛;那些“淺風(fēng)獨悼念”的,不只是遺憾,還有藏在小事里的善意。
第二天早上,雪停了。孫笑川要走了。老王送他到巷口,手里拿著一雙新做的棉鞋:“笑川,這雙鞋是我給你做的,你腳大,我特意按你的尺碼做的。冬天冷,穿上它,暖和?!?/p>
孫笑川接過棉鞋,鞋面上是黑色的燈芯絨,鞋底是厚厚的橡膠底,摸起來很結(jié)實?!巴醺纾M心了,這怎么好意思?”
“有啥不好意思的?你是我朋友,我給你做雙鞋,應(yīng)該的。”老王拍了拍他的肩膀,“有空再來西安,我給你做羊肉泡饃,比昨天的還香。”
孫笑川點點頭,眼眶有點紅。他穿上新鞋,走在雪地上,很暖和,也很穩(wěn)。他回頭看了看老王,老人站在巷口,穿著藏藍色的棉襖,像一棵扎根在雪地里的樹。
走出巷口,孫笑川抬頭看了看西安的天空,雪后的天空很藍,陽光灑在雪地上,晃得人眼睛有點花。他掏出手機,給“新哲五絕”的微信群發(fā)了條消息:“謝謝大家,讓我明白了‘渡已渡人’不是一句空話。咱們都是普通人,卻能靠自己的雙手,溫暖別人,也溫暖自己?!?/p>
很快,老李回復(fù)了:“笑川,有空來重慶,我給你煮面!”
陳姐回復(fù)了:“來北京,我給你泡菊花茶,給你看新到的書?!?/p>
小張回復(fù)了:“來杭州,我?guī)闳ノ骱?,給你送傘!”
老王回復(fù)了:“來西安,我給你修鞋,給你做羊肉泡饃!”
孫笑川看著手機屏幕,笑了。他想起自己的新哲學(xué)——“渡已為佛,渡人為魔,既要渡已,也要渡人,才是社會”。以前他總覺得,這句話里帶著點無奈和孤獨,可現(xiàn)在他明白了,這句話里更多的是希望和溫暖。因為他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像老李、陳姐、小張、老王這樣的人,他們在自己的生活里,默默踐行著這份哲學(xué),用自己的方式,溫暖著這個世界。
孫笑川收起手機,繼續(xù)往前走。雪地上留下他的腳印,一步一步,很踏實。他知道,接下來的路,還會遇到很多困難和不理解,可他不會停下——因為他要帶著老王做的棉鞋,帶著老李煮的面的香味,帶著陳姐泡的菊花茶的清甜,帶著小張送的傘的溫暖,繼續(xù)去踐行他的新哲學(xué),繼續(xù)去講述那些普通人的故事,繼續(xù)去溫暖更多的人。
而西安的雪巷里,老王的修鞋鋪還會繼續(xù)開著,鐵皮棚頂?shù)难诨?,門口的藍布簾會繼續(xù)晃悠,昏黃的燈泡會繼續(xù)亮著,等待著那些需要修鞋的人,也等待著下一個溫暖的故事。
第六章雪夜歸人的“念與安”
孫笑川離開西安后,沒有直接回成都,而是去了陜北的一個小縣城——他聽說那里有個老藝人,會唱陜北的信天游,還會用剪紙剪出各種各樣的圖案,他想去找老藝人聊聊,聽聽那些藏在信天游里的生活哲學(xué)。
小縣城的冬天比西安更冷,雪也更大,街上的行人很少,只有幾個裹得嚴嚴實實的小販,在路邊賣烤紅薯和糖炒栗子,熱氣騰騰的,在冷空氣中凝成白霧。
孫笑川按照打聽來的地址,找到了老藝人的家——是個土坯房,院子里堆著柴火,門口掛著幾串紅辣椒和玉米,門上貼著老藝人自己剪的剪紙,是一只展翅的鳳凰,栩栩如生。
他輕輕敲了敲門,里面?zhèn)鱽硪粋€沙啞的聲音:“誰啊?”
“大爺,我是從成都來的,叫孫笑川,想跟您聊聊信天游和剪紙?!?/p>
門開了,一個穿著羊皮襖的老人走了出來,臉上滿是皺紋,眼睛卻很亮,像雪地里的星星?!斑M來吧,外面冷?!?/p>
屋里很暖和,炕上鋪著厚厚的羊毛毯,墻上掛著很多剪紙作品,有花鳥魚蟲,有人物故事,還有一些看不懂的圖案。老人給孫笑川倒了杯熱茶,又從炕邊的柜子里拿出一盤炒瓜子:“吃瓜子,暖和?!?/p>
“大爺,您這剪紙真好看,都是您自己剪的?”孫笑川拿起一張剪著梅花的剪紙,紙很薄,花紋卻很精致。
“是啊,剪了一輩子了。”老人笑了笑,拿起一把剪刀和一張紅紙,“我年輕的時候,跟著我爹學(xué)剪紙,后來又學(xué)唱信天游。那時候日子苦,沒什么娛樂,就靠剪紙和信天游打發(fā)時間?,F(xiàn)在日子好了,我還是喜歡剪,喜歡唱——這是渡已,讓自己心里高興。有時候村里有孩子想學(xué),我就教他們,不收錢;有人想要剪紙,我就送給他們——這是渡人?!?/p>
他頓了頓,開始剪紅紙,剪刀在他手里很靈活,很快,一張剪著兔子的剪紙就成型了。“你看這兔子,是給村里的小石頭剪的。他爸媽在外地打工,他跟著奶奶過,不愛說話。我教他剪紙,他慢慢就開朗了,現(xiàn)在還會自己剪小老虎了?!?/p>
孫笑川看著那只兔子剪紙,心里暖暖的?!按鬆敚涡盘煊伟??我想聽聽?!?/p>
老人點點頭,清了清嗓子,唱起了一段信天游:“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咱們見個面面容易拉話話難。一個在那山上一個在那溝,咱們拉不上個話話招一招手……”
歌聲很沙啞,卻帶著一股說不出的蒼涼和溫暖,像陜北的山,像陜北的雪,也像陜北人的生活。孫笑川聽著,想起了自己的經(jīng)歷——在電子廠打工的日子,開直播被人罵的日子,幫別人卻被誤解的日子,雖然苦,卻也有溫暖的時刻,就像這信天游,雖然蒼涼,卻也透著對生活的熱愛。
唱完后,老人喝了口茶:“笑川,我聽說你有個新哲學(xué),叫‘渡已為佛,渡人為魔’?”
孫笑川愣了一下,沒想到老人會知道這個。“是啊,大爺,您怎么看?”
老人笑了笑,拿起一張剪著蓮花的剪紙:“我覺得你說得對。人活著,首先得把自己顧好,這是本分,是‘佛’;然后再去幫別人,可幫別人的時候,難免會被誤解,會被罵,這就是‘魔’??删退氵@樣,也得幫——因為你幫別人的時候,心里是踏實的,是高興的,這就夠了?!?/p>
他頓了頓,指著墻上的一張剪紙——是一群人圍在一起,有老人,有孩子,有男人,有女人,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容?!澳憧催@張剪紙,是我剪的‘全家?!?。我覺得,社會就像這張剪紙,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部分,你幫我,我?guī)湍?,日子才能過好。你渡已,也渡人,我渡已,也渡人,大家一起,才能把這個社會變得更暖和?!?/p>
孫笑川看著那張剪紙,忽然明白了——他的新哲學(xué),從來都不是孤獨的,是和很多人的生活理念相通的。不管是老王的修鞋鋪,還是老人的剪紙和信天游,都是在踐行著這份理念,都是在渡已的同時,也渡著別人。
晚上的時候,老人留孫笑川在家里吃飯,做了陜北的小米粥、油糕和燉羊肉,很香。吃完飯,老人又教孫笑川剪剪紙,孫笑川學(xué)得很慢,剪出來的兔子歪歪扭扭的,老人卻笑得很開心:“不錯不錯,第一次剪能剪成這樣,已經(jīng)很好了?!?/p>
睡覺的時候,孫笑川躺在炕上,聽著窗外的雪聲,心里很平靜。他想起自己寫的那句“月星仍含羞,擁云只道倦”——其實月星不是含羞,是在等待著陽光;云朵不是疲倦,是在醞釀著溫暖。就像他自己,以前總覺得孤獨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