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至元年間,大都的翰林院外,常有個叫馬可·波羅的意大利商人駐足。他聽人說,這里藏著許多關于東方與西方情誼的典籍,便總想進去看一看。
有天,翰林院學士郭守敬見他總在門外徘徊,便問明緣由。馬可·波羅急忙取出一塊波斯錦緞——上面的玄鳥與獅子紋已有些磨損,卻是他從波斯商人手里換來的——雙手遞過去:“我從西方來,聽說這些紋在東方有很長的故事,想知道它們的來歷?!?/p>
郭守敬接過錦緞,笑著把他領進翰林院,從書柜里取出一疊泛黃的書卷:“你看,這是柳毅先生的《西域記》合訂本,這是趙承嗣先生記錄瓷紋的冊子,還有敦煌莫高窟的壁畫拓片?!瘪R可·波羅湊在燈下,逐字逐句地看,郭守敬則在一旁,給他講阿衡與鬼方女子、大流士與柳毅的故事。窗外的月光灑進來,落在書卷上,像是在為這跨越歐亞的對話,添上一層溫柔的底色。
后來,馬可·波羅離開大都時,郭守敬把這些書卷的抄本送給了他。馬可·波羅將抄本藏在行囊里,一路向西,還在書的空白處,用拉丁文寫下自己的見聞。許多年后,這些書卷在歐洲流傳開來,有人看著書里的玄鳥與獅子紋,感嘆道:“原來東方與西方,早就隔著山海,說著同一句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