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曇影·番外四·曇苗寄春
春分剛過,江南的雨就變得軟和起來,落在“婉繡坊”的窗臺上,把去年埋在“盼歸”樹下的曇花種子,催出了嫩黃的芽。蘇婉蹲在廊下,手里捏著把小木勺,正小心翼翼地給幼苗松土,指尖沾了些濕泥,卻笑得比枝頭新抽的柳芽還亮:“你看,這幾棵苗長得最壯,咱們把它們移到陶盆里,等夏天就能分給徒弟們了。”
我端來剛燒好的溫水,看著她把陶盆擺成一排,每個盆沿都用紅繩系了塊小木牌,上面寫著徒弟們的名字?!鞍⑿由洗握f想要棵曇花苗,放在她窗邊的繡架旁,”蘇婉系著木牌,聲音輕得怕驚著幼苗,“還有林姑娘,她寫信說婚禮后要在院子里種曇花,這棵最壯的就留給她。”
正說著,巷口傳來阿杏的腳步聲,她懷里抱著個竹編的小籃子,里面裝著剛采的春筍?!皫煾?!我娘說春筍嫩,讓你們做春筍炒臘肉!”阿杏湊到陶盆前,看見木牌上的名字,眼睛一下子亮了,“這是給我的嗎?等它開花了,我要繡一幅‘曇花伴繡’的絹帕!”蘇婉笑著點頭,把系著“杏”字的陶盆遞給她,又教她怎么澆水:“曇花苗喜陰,別放在太陽直射的地方,水也不能澆太多,像照顧剛學繡活的小徒弟一樣,要慢慢來?!?/p>
阿杏抱著陶盆回去后,蘇婉從抽屜里取出幾張素色絹帕,上面都繡著小小的曇花苗,旁邊繡著“春”字?!霸蹅儼堰@些絹帕和曇花苗一起寄給外地的徒弟,”她把絹帕疊進信封,眼里滿是期待,“讓她們看著絹帕上的苗,等著自己的曇花長大,就像等著自己繡的曇花開花一樣。”
寄完包裹的傍晚,我們坐在廊下喝茶,看著“盼歸”的枝椏上冒出了新的花苞。蘇婉忽然說:“下個月咱們辦個‘曇苗寄春’的小活動吧?讓來學繡活的人,都能帶走一棵曇花苗,再教她們繡曇花的基礎(chǔ)針法,讓更多人喜歡曇花?!蔽彝劾锏墓?,想起去年臘八埋種子時的光景,忽然覺得,這些幼苗就像我們的情誼,從一顆小小的種子,慢慢長成了滿巷的溫暖。
活動那天,繡坊里擠滿了人,有穿漢服的姑娘,有帶著孩子的婦人,還有特意從北方來的游客。蘇婉教大家繡曇花的花萼,我則幫著分發(fā)曇花苗,每個接過苗的人,都會收到一張繡著曇花的絹帕。有位老奶奶拿著絹帕,眼眶紅紅的:“我年輕時也繡過曇花,后來好久沒碰針線了,今天看著這曇花苗,倒想再學學?!碧K婉握著她的手,教她穿針引線,動作耐心得像對待幼苗一樣。
傍晚時,大家抱著曇花苗離開,巷口的青石板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帶著泥香的腳印。蘇婉站在門口,看著夕陽把大家的影子拉得很長,忽然握住我的手:“你看,這些曇花苗會在不同的地方長大,開花,就像咱們的繡活,會在不同的人手里,繡出不同的曇花故事?!?/p>
后來,外地的徒弟們陸續(xù)寄來照片,有的照片里,曇花苗已經(jīng)長得很高,旁邊擺著繡了一半的絹帕;有的照片里,曇花已經(jīng)開了,姑娘們站在花旁,手里舉著繡好的曇花絹帕。蘇婉把這些照片貼在繡坊的墻上,和之前的照片排在一起,滿滿一墻的曇花,滿滿一墻的笑容。
我常常坐在廊下,看著“盼歸”的花苞慢慢長大,看著陶盆里的幼苗漸漸長高,忽然明白,所謂傳承,從來不是留住某一樣東西,是把曇花的種子,撒在更多人的心里;是把繡活的溫柔,傳到更遠的地方;是讓江南的雨巷里,永遠都有曇花的香氣,永遠都有溫暖的情誼,像這年年盛開的曇花,歲歲不敗,歲歲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