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尾的路燈壞了半盞,昏黃的光只夠照亮沈硯和陸燼面前的半張桌子。兩人對著手機屏幕,手指飛快地在“顧客名單”里滑動,每點一下“加入黑名單”,嘴角的笑意就深一分——屏幕上跳出的提示“該顧客后續(xù)無法下單”,在他們眼里比任何夸贊都管用。
“這個姓張的,上周跟我鬧著要退米粉錢,說吃到了石子,拉黑?!鄙虺幹讣庖活D,把那個頭像為貓咪的賬號拖進黑名單,“還有這個學生,天天備注‘多放蔬菜’,我沒放就給一星,也拉黑。”陸燼湊過來看,指著一個備注“要新鮮烤串”的賬號笑:“這個我早就拉黑了,上次他說我烤雞翅是凍的,還威脅要曬圖,我直接讓他再也下不了單,省得煩?!?/p>
所謂狗改不了吃屎,自從上次陸燼被顧客砸傷眉骨,兩人沒半分收斂,反而覺得“軟的怕硬的,硬的怕狠的”,拉黑顧客成了他們對付投訴的“新手段”。起初只是拉黑那些頻繁申請退款的人,后來連提“要新鮮食材”“多放調料”的顧客也一并拉黑——在他們看來,只要顧客有一點“不順從”,就是在斷他們的財路。
有次一個老顧客連續(xù)三天沒下單,沈硯覺得奇怪,點開后臺一看,才發(fā)現(xiàn)是陸燼上次順手把人拉黑了?!澳阍趺窗阉怖诹??他每次都點兩串烤腰子,從不挑毛病?!鄙虺幇欀紗?。陸燼滿不在乎地扒拉著烤串簽子:“誰讓他上次問我‘是不是換了肉’?這種人疑心重,遲早會找事,不如先拉黑,省得以后麻煩?!鄙虺幭肓讼?,也沒反駁——在他們眼里,沒有“老顧客”,只有“會不會找麻煩的顧客”。
拉黑的名單越來越長,后臺的訂單卻沒少多少。兩人更得意了,甚至琢磨出了“篩選顧客”的法子:只要看到訂單備注里有“新鮮”“足量”“不要辣油”這類字眼,直接取消訂單,理由填“商家暫時缺貨”,轉頭就把顧客拉黑。有次一個顧客連續(xù)取消三次訂單,忍不住打電話來問,沈硯接起電話就罵:“你是不是有病?沒貨還天天下單,故意找茬是吧?”說完直接掛電話,反手把人拉進黑名單。
陸燼的眉骨還貼著創(chuàng)可貼,每次拉黑顧客,他都會摸一摸那道疤,像是在提醒自己“別心軟”。“阿硯,你看,自從咱們開始拉黑,投訴少了一半,平臺還夸咱們‘服務提升’,給咱們漲了曝光量?!标憼a晃著手機,屏幕上的訂單提示不停跳動,“還是這招管用,比跟他們吵來吵去省事多了?!?/p>
沈硯沒說話,只是把剛煮好的預制米粉裝進碗里,撒上過量的味精。巷子里的風裹著寒意吹進來,吹得桌上的黑名單截圖微微發(fā)顫。他們沒看見,那些被拉黑的顧客,正互相在美團評論區(qū)提醒“慎點沈記米粉和陸記燒烤,商家會拉黑提要求的顧客”;也沒聽見,不遠處市場監(jiān)管的辦公室里,工作人員正對著一堆舉報信,準備下周再來一次突擊檢查——他們以為拉黑顧客就能堵住所有麻煩,卻不知道,那些被他們刻意掩蓋的貓膩,早已像堆在角落里的垃圾,只等著一場大風,就會把所有骯臟都暴露在陽光下。